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第一课时 加减法的关系预习稿
主备人: 廖丛英、王亚非、杨柳 学生姓名 班级 预习内容:教材第34页例1、议一议。 预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景体会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让学生掌握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进行验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在计算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预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加减法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难点:加减法之间的互逆运算。 预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用60、110、170三个数写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 = + = - = - = 2、说出下面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 8 + 1 7 = 3 5 3 5 – 1 7 = 1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自出预习。
1、看教材第34页例1情境图。
① 回答:成年大熊猫( )只,大熊猫宝宝( )只,一共有大熊猫( ② 根据上面的信息列出算式。
)只。a. 18+17=35(只)
这是求 的算式。
b. 35-17=18(只)
这是求 的算式。
c. 35-18=17(只)
这是求 的算式。
③ 在18+17=35这个算式中,18和17叫做( ),35叫做( );在35-17=18这个算式中,35叫做( ),17叫做( ),18叫做( );在35-18=17这个算式中,35叫做( ),18叫做( ),17叫做( )。 2、讨论: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算式里名称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 3、练习。
① 根据算式,写出另外两个相关的算式。
36+12=48 39+21=60
- = - = - = - = ② 填空。
68+( )=100 ( )-300=600 ( )+350=900 140-( )=50 ( )+350=800 450-( )=150
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第二课时 加法交换律预习稿
主备人: 廖丛英、王亚非、杨柳 学生姓名 班级 预习内容:教材第36页例1、课堂活动第一题。 预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懂得用字母表示的意义。 2、探索并理解一个数加(或减)接近整百数的运算灵活性。
3、通过经历对加法交换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预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并能应用它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懂得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预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计算下面各题。
1 2 + 2 5 =( ) 2 5 + 1 2 =( ) 500+300 =( ) 300+500 =( ) 3 0 + 2 0 =( ) 2 0 + 3 0 =( ) 1200+650=( ) 650+1200=( )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