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职院校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作者:胡 宁 杨 洋 陆 勤 彭远方 来源:《职教论坛》2010年第03期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直接关系到办学特色的形成,学校办学历史、办学条件和专业定位都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影响。在以就业为导向,兼顾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提出了以面向岗位群职业能力结构,优化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想,并探讨了基于这种思想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作者简介:胡宁(1959-),男,浙江宁波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汽车动力学、汽车运用技术、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0)03-0049-04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经历了十几年发展以后,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何根据自身的办学实力和优势,将职业教育内涵融入国家和地区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之中,依托行业凸现办学特色,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是高等职业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式,关系到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率,是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反观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实践可以发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正在从传统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艰难地分离出来,一种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具有明确职业取向,强调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正在逐渐形成。但是,在各种职业教学理念的撞击下所引发的多种教学模式探索。以及各院校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清晰地表明,这种探索过程既充满活力,也充满艰辛。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更多地理性思考与分析,惟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其内在的本质规律,从而更好地让高等职业教育为受教育者的职业生涯服务。

一、专业课程体系的作用和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指在一定的培养目标指导下,选择和组织串联各种课程的过程。其所形成的课程体系一方面能够展示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导向。另一方面它体现了人才培养整体性功能。它既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质和改革方向,也是专业特色的表现载体,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在很大程度上它还决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因此,它构成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进入实用化设计的首要课题。 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注重体现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即:确立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以培养能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培养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适应行业岗位群要求为具体目标,不仅要满足当时社会和经济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要,还要兼顾学习者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

解决好在此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如:既要符合学校组织教学的规律,又要适应企业偏爱“顶岗”的用人特点:既要适应学校自身教学装备能力,又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感受生产实际环境氛围:既要满足企业“上手快”的用人标准,又要兼顾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一)高等职业院校类型的影响

从学校办学渊源上看,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类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成,在实训教学方面它们一般具有较强的能力和丰富的经验,也具有较好的实习实训装备,但普遍缺乏较高理论素养教师,尽管通过引进可以使得教师的学历结构迅速提高,但多数在学科型环境中培养起来的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企业实践经历,与高等职业教育对教师要求的差距一时难以弥补:第二类则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