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

一、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是小学低段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遵循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和《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融科学教育、生活教育与社会教育于一体,构建现代大德育课程,整体塑造儿童健康人格,为儿童的发展和幸福生活服务。 一年级教材根据“课标”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特征、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有关规定进行编写,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教材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以“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这三条轴线和“健康安全地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其中上册包括四个单元,每单元各有一个主题活动:“认识你真好”、“快乐每一天”、“我像小树苗”和“冬爷爷来了”;下册也包括四个单元,每单元各有一个主题活动:“我爱我家”、“我的生活好习惯”、“爱心行动”以及“火热的夏天”。每册均有16课约28课时,每周上两课时,其余课时留给各校机动安排校本课程或其他有关的教学活动。

教材中的话题(课题)所体现的内容标准如下(带★号为体现): 上册教材:

健康安全地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

第1页 共7页

生活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认识你真好 拉拉手 交朋友 ★ ★ ★ 我们的校园 ★ ★ 我也想当升旗手 ★ ★ 小学生活开始啦 ★ ★ ★ 快乐每一天 上学路上 ★ ★ 盼盼迟到了 ★ ★ ★ 学习真有趣 ★ ★ 下课了 放学了 ★ ★

我像小树苗 我从哪里来 ★ ★ 坐立走 有精神 ★ ★ 皮若曹的鼻子 ★ ★ 小马虎旅行记 ★ ★

冬爷爷来了 冬爷爷在哪里 ★ ★ ★ 踏雪玩冰 ★ ★ ★ 过新年 ★ ★

送给新年的礼物 ★ ★ ★ 下册教材:

健康安全地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我爱我家 我的一家 ★ ★ 我是家中小成员 ★ ★ ★ 在爸妈关心下成长 ★ ★ ★ 过家家 ★ ★

我的生活好习惯 我掉了一颗牙 ★ ★ 眼睛与耳朵的诉说 ★ ★ 喝水的学问 ★ ★ 在餐桌上 ★ ★

第2页 共7页

爱心行动 关心老人 ★ ★ ★ 他们需要关爱 ★ ★ ★ 小手拉小手 ★ ★ 别把花草弄疼了 ★ ★ 火热 的 夏天 雷雨来了 ★ ★ 夏天的小虫 ★ ★ ★ 怎样才凉快 ★ ★ 过好暑假 ★ ★ 教材具有如下特点: 1、 生活性。

教材编排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如:“我爱我家”单元中共编排了4个主题活动,安排7课时教学。4个主题活动以家庭生活为核心,以“情感”为线索,逐层展开,逐步深入,引导儿童了解家庭,感受亲情,学习沟通,学会负责。 2、 开放性。

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教材内容从自身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空间可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如:《爱心行动》单元充分体现了儿童个体与其周围的自然、社会的内在整合。其中的4个主题活动,从不同层面,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通过开放时空的方式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

第3页 共7页

地成长。

3、 活动性。

教材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学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如:《我的生活好习惯》单元中的《喝水的学问》和《在餐桌上》并非单纯讲授“吃、喝”的学问,更多是引导儿童通过实际参与活动,感悟其中的科学道理,体验文明用餐的乐趣,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探究或解决问题,“行虽微,而旨趣远;出虽浅,而寓意更深。”当然具备活动特点的主题活动还有:《过家家》《喝水的学问》《他们需要关爱》等等。 二、教学建议: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第4页 共7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