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1.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__电解第2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课时练1.3化

精选中小学试题、试卷、教案资料

原电池工作原理

学习目标:

1、以铜锌原电池为例,熟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会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3、学会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学习重难点: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自主学习 【知识回顾】

1.原电池是借助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分析下图所示原电池装置并填空。

原电池总反应式:Zn+2H===Zn+H2↑。

2.原电池构成的条件:具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二者直接或间接地连在一起,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且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图示装置能形成原电池的是AD。

2+

【自主探究】

探究点一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按右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的实验现象是①锌片溶解,铜片加厚变亮,CuSO4溶液颜色变浅。②检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该装置中的能量变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电子流动方向和电流方向

①外电路:电子由锌电极经过导线流向铜电极,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②内电路:电流由锌电极流向铜电极。

(3)电极反应:负极反应式是Zn-2e===Zn;正极反应式是Cu+2e===Cu; 总反应式是Zn+Cu===Zn+Cu。

(4)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其变化是溶液的温度略有升高,原因是还有部分Cu直接在锌电极上得电子

2+

2+

2+

2+

2+

精选中小学试题、试卷、教案资料

被还原,部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2.按下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你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①锌片溶解,铜片加厚变亮;②检流计指针发生偏转;③CuSO4溶液的颜色变浅。

(2)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其结果是溶液的温度不升高(或无变化),由此可说明CuSO4溶液中的Cu不能移向锌片得电子被还原。 (3)离子移动方向

①硫酸锌溶液中:Zn向盐桥移动; ②硫酸铜溶液中:Cu向铜极移动;

③盐桥中:K移向正极区(CuSO4溶液),Cl移向负极区(ZnSO4溶液)。 (4)若取出装置中的盐桥,检流计的指针是否还会发生偏转?为什么?

【答案】不偏转。如果要使检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则该装置中必须形成闭合回路,若取出盐桥,很显然该装置未构成闭合回路,检流计指针不会发生偏转。

3.实验结论:与问题1中的原电池装置相比较,问题2中双液原电池具有的特点是 (1)具有盐桥。取下盐桥,无法形成闭合回路,反应不能进行,可控制原电池反应的进行。

(2)两个半电池完全隔开,Cu无法移向锌片,可以获得单纯的电极反应,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归纳总结]

1.原电池原理是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进行,还原剂在负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通过导线流向正极,氧化剂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2.原电池电极及电极反应特点

(1)负极为电子流出极,相对活泼,通常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或某些还原剂,电极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2)正极为电子流入极,相对不活泼,通常是活动性较差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一般是电解质溶液中的氧化性强的离子被还原或电极上附着物本身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3.原电池的设计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电解质溶液和两个电极。

(1)电解质溶液:一般能与负极反应,或者溶解在溶液中的物质(如O2)与负极反应。 (2)电极材料:一般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作正极。 [活学活用]

1.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形管)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下

2+

2+2+

2+

精选中小学试题、试卷、教案资料

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Ag+e===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A.①② C.②④ 【答案】C

【解析】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盐桥构成一个原电池,Cu作负极,Ag作正极,两

极电极反应分别为负极:Cu-2e===Cu,正极:2Ag+2e===2Ag,盐桥起到了传导离子、形成闭合回路的作用,电子的流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流向相反,因此C正确。

2.利用反应Cu+2FeCl3===CuCl2+2FeCl2设计一个原电池,正极为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为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质溶液是______________。

【答案】Pt(或C) 2Fe+2e===2Fe Cu Cu-2e===Cu FeCl3溶液

【解析】根据已知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的思路:首先将已知的反应拆成两个半反应(即氧化反应和还

原反应):Cu-2e===Cu,2Fe+2e===2Fe;然后结合原电池的电极反应特点,分析可知,该电池的负极应该用Cu作材料,正极要保证Fe得到负极失去的电子,一般用不能还原Fe的材料,如Pt或碳棒等,电解质溶液只能用含Fe的电解质溶液,如FeCl3溶液等。 探究点二 原电池的电极判断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原电池电极(正极、负极)的判断依据有多种。试填写下表:

判断依据 电极材料 电子流向 电极反应 电极现象 正极 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导体 电子流入 还原反应 电极增重或产生气体 负极 活泼金属 电子流出 氧化反应 电极减轻 3+

3+

3+

2+

3+

2+

3+

2+

2+

2+

B.②③ D.③④

2.写出下表中原电池装置的电极反应和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 (2) 负极材料 铁 铜 正极材料 铜 银 电解质溶液 稀硫酸 硝酸银 (1)正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