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

王:咱们学校四位教师,四个年级,个个都是班主任吗? 贾:个个都是班主任。包括校长在内。(笑) 王:你是哪个年级的班主任?

贾:我负责一年级。语文、图画、国情等,除数学外,都由我教。四年级数学也由我带。音乐课一周一次,由女教师(马占梅教师)给全校的学生教唱歌。别的老师音乐知识没有,带不来。

王:您的学生对您的评价很高,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您是怎么备课的。 贾:现在方便一些,因为有现成的教案。上课前看一看课上面的主要问题。 王:你是说特级教案?

贾:对,特级教案。看看上面的要求、做法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那是特级教案,而我们的学生见的少,完全按特级教案,学生接受不了。当然,我们作教师的也不一定完全了解特级教案。(笑)

王:有没有别的备课用书? 贾:其它基本上没有。 王:有没有教学大纲? 贾:教学大纲有哩。

王:人教社出版的那套教学参考书,有吗? 贾:没有。

王:你平时上课时所采用的方法和今天所采用的方法都一样吗? 贾:都一样,平时就这么上,你们来听课,我也没做什么准备。 王:你为什么那么上课,依据是什么?

贾:我是根据教学内容,看学生的情况,和大夫象呢,大夫是根据病情,打针吃药,把病治好,老师想把自己的知识全面、系统的教给学生,所以,想些办法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给他们讲。老师在课上讲的多一些。

(资料中 “王”为研究人员 , 研究生 , 年龄 25 岁 , 男性 , 汉族。“贾 ”为临夏某小学教师 , 男性 ,52 岁 , 教龄 30 年 。)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这段访谈有什么不足之处?请结合访谈记录一一列举出来。

⑵如果您是这位访谈者,为了了解受访者对孩子教育的看法,下面将提出哪些问题?为什么?

⑶ 请您结合自己的访谈实践,选择谈谈访谈中的听、回应、记录或资料整理技巧。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教育调查研究:教育研究者围绕一定的教育问题或教育现状,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事实材料,并进行整理分析,从中弄清事实现状、趋势与规律的教育实践活动。

2.访谈调查研究:以谈话为主要方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或态度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二、填空题

1.教育调查研究自身突出的特点有:⑴调查对象的广泛性,⑵ 调查手段的多样性 ,⑶ 调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

2.一份完整的问卷,一般包括 标题 、 指导语 、 问题与选择答案 。 3.问卷中的问题可以分为 事实性问题 和 态度性问题 两大类。 三、选择题

9

1.( C)在每个问题后面列出多种答案,要求按一定标准填写其先后顺序。 A是否式 B选择式 C排序式 D等级式

2.当回收率达到( D )或以上时,方可作为研究结论的依据。 A30% B40% C50% D70% 四、判断题

1.无论受访者回答对与错,访谈者都不要给予任何评价。 错(可以做出中性反应,以鼓励对方把话说下去) 五、简答题

1.网络调查研究有什么优势?

(1)打破了空间对调查形式的限制,最大限度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2)由于网络的多媒体性,调查者完全可以在网上充分调动声音、图画、动画甚至影视手段,使得调查活动生动活泼、多姿多彩,令被调查者饶有兴致地作答。(3)调查者可以在网上开发对问卷的自动统计功能,免除了研究者整理问卷的劳累,并保证了统计结果的准确性。 2.教育调查研究的步骤有哪些?

(1)确定调查研究课题(2)选取调查研究对象(3)制定调查研究计划(4)收集调查研究资料(5)整理调查研究资料(6)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3.问卷中问题表述必须符合哪些基本要求?

(1)简明扼要,通俗易懂(2)保持中立(3)措辞委婉 4.访谈调查研究的特点有哪些?

(1)信息来源直接、可靠(2)操作过程灵活、深入,有整体感(3)适用对象范围广(4)成功率较高

六、综合应用题

1.下面的调查问卷题目存在什么问题,请进行辨析改正。 ⑴你是否喜欢物理和化学? A喜欢 B不喜欢

同一题中不能包含两个以上的概念或事件。题中如选A,则表示对两者都喜欢,选B则表示对两者都不喜欢,如果被调查者喜欢其中一种,则无法选择。因此,这类题目要分别以两上题目来表示,一个题目考察一种事特,如“你喜欢物理吗?”和“你喜欢化学吗?” ⑵晚上在家时,你是否经常看电视?

A经常看 B有时看 C很少看 D不看

词语语义模糊和有歧义。如要用应予以注释。题中的A、B、C三个选项比较模糊,各人理解不一致,应在其后面加以解释,修改为

A经常看(每周5次以上) B有时看(每周3—4次以上)C很少看(每周1—2次以上) D不看

⑶你是否赞成高考中采用标准分计分吗? A赞成 B不赞成

如果被调查对象由于他们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人可能不理解“标准分”这一专有名词,所以通过该题收集到的资料就不准确。因此最好不用“标准分”这一专有名词,如果要用也要做出解释。 ⑷作为一名差生,班主任是否对你进行过个别辅导? 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 C从不这样

题中的“差生”可能对被调查者产生一些刺激,从而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可将提问方式改为“班主任是否对暂时落后的同学进行过个别辅导”。

10

2.

⑴这段访谈有什么不足之处。略。

⑵如果您是这位访谈者,为了了解受访者对孩子教育的看法,下面将提出哪些问题?为什么? 我将提出的问题是“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什么意思?”“能否结合您的教学实际,谈谈您是如何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给他们讲的?”等。

原因:首先,语境的自然过渡之需要;其次,对教育的理解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关键。 ⑶ 请您结合自己的访谈实践,选择谈谈访谈中的听、回应、记录或资料整理技巧。

在听时,忌轻易打断受访者的谈话;戒急用忍,容许沉默。回应中,忌论说,忌评价。记录时,语言要具体、清楚、实在。

第六章 教育实验研究

一、名词解释 1.实验法 2.内部效度 3.外部效度 二、填写题

1.教育实验研究的主要特点有:预见性、 、 。

2.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因素:一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二是 ;三是 。 3.最常用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有:⑴ 。⑵ 。⑶ 。⑷ 。⑸ 。 三、选择题 1.( )是指实验主试的情感偏向对实验结果产生了干扰。 A顺序效应 B期望效应 C霍桑效应 D生成效应

2. 一个好的教育实验的基本特征有(ABCD)。 A.有较为明确具体的理论假说 B.有合理的控制

C.实验的设计、程序较为规范

D.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可望生成一定的模式 四、简答题

1. 教育实验研究的作用是什么? 2. 良好实验设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 提高实验效度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4. 实验设计的内容有哪些? 5. 简述实验设计的程序。

6. 用图表示教育实验的逻辑过程。 五、综合应用题

1、完善以下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模式,在下列表格相关的地方打上“√” ⑴单组后测设计基本模式 组别 实验组 ⑵单组前后测设计

前测 实验处理 后测 11

组别 实验组 组别 实验组 控制组 组别 实验组 控制组 ⑸所罗门四组设计 组别 1.实验组1 2.实验组2 3.控制组1 4.控制组2 前测 前测 前测 实验处理 实验处理 后测 实验处理 后测 ⑶实验组、控制组仅施后测设计 ⑷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后测 前测 实验处理 后测

一、名词解释

1.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地,从某种理论和假设出发,为突出研究的实验因子,有意识的控制某些条件,促使一定的现象产生,然后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有关实验因子的科学结论。 2.内部效度:指实验结果是否归因于自变量的变化,或者说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 3.外部效度:指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它反映实验研究的结果推广到同类事物和现象上去的程度和范围。

二、填写题

1.教育实验研究的主要特点有:预见性、 控制性 、 可重复性 。 2.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因素:一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二是 实验组与控制组 ;三是 前测与后测 。

3.最常用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有:⑴ 随机抽样 。⑵ 消除法 。⑶ 恒定法 。⑷ 平衡法 。⑸ 统计处理 。 三、选择题 1.( B )是指实验主试的情感偏向对实验结果产生了干扰。 A顺序效应 B期望效应 C霍桑效应 D生成效应

2. 一个好的教育实验的基本特征有(ABCD)。 A.有较为明确具体的理论假说 B.有合理的控制

C.实验的设计、程序较为规范

D.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可望生成一定的模式 四、 简答题

1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