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1.1项目的目的
近年来我国精铅产量稳步增长,10年间年均递增14.9%,铅产量占全球总量的比例从1996年的12%增长到2013年的31%,2013年铅产品产量达到320万吨,我国已成为全球铅生产消费中心,铅产量和消费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由于铅产量的增长速度高于铅精矿产量和铅消费的增长速度,国内铅精矿供不应求与铅冶炼产品供过于求的矛盾日益显现在铅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企业的数量也迅速增加。但相反的是我国铅锌业的销售收人在减少,生产成本及环境成本增高。与国际铅锌巨头相比,我国产业集中度较低,2012年,精铅产量10万以上的企业有3家,5~10万吨的有8家,3万吨/年以上的18家。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的铅锌冶炼企业有521家,比2012年增加55家,企业平均冶炼能力仅1.6万吨,大多采用简单的反射炉冶炼技术,产能低,规模小,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技术装备水平低,行业集中度低,循环利用率低,有价金属综合利用率低,节能减排压力大等问题。
随着炼铅工业的发展,高品位和容易处理的铅矿会越来越少,而低品位和复杂多金属铅废料的比例会逐渐增加。针对火法炼铅的这些问题,近年来许多冶金工作者把注意力集中到铅的湿法冶金方面来。这主要是因为湿法炼铅过程不会产出SO2 气体,也没有含铅烟尘和含铅挥发物逸出。而且,湿法炼铅过程对低品位和复杂多金属含铅物料的适应性也比较强。
工业上用于处理铅物料的各种火法炼铅过程不仅产出二氧化硫气体和
含铅烟尘,而且还会造成一部分铅和铅的化合物挥发。烧结焙烧—鼓风炉还原熔炼这种传统的火法炼铅过程,目前仍然普遍被采用。该过程产出的烟气含二氧化硫浓度低,不易回收。因而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挥发出来的铅和铅的化合物也会污染车间的生产环境, 损害工人的身体健康。尽管象基夫赛特和Q-S-L这样一些现代火法炼铅过程产出的烟气含SO2浓度较高,可用于制酸,但产出的含铅尘和含铅挥发物的污染是无法彻底根除的。除污染外,火法炼铅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不适合处理低品位物料和复杂含铅多金属废物料。
有色冶金过程产出的含铅多金属废物料含有不同的有价元素,如铜、铅、锌、锑、锡、镍及金、银等贵金属。我国是有色金属生产大国,据统计,我国有色冶金含铅废物料产量已达7438×l04吨,占地865×10m2,而且还在以每年产出量约920×l04 吨的速度逐年增加。我国有色冶金含铅多金属物料的处理主要以火法处理为主,综合利用率较低,平均利用率约为45%。我省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尤其是铅锌及多金属资源。据统计,我省的主要冶金企业驰宏、金鼎、蒙自矿业、祥云飞龙等企业每年产出的含铅多金属冶金废料约85×l03吨,这不但给企业带来了处理这些物料的经济负担,同时堆放也存在很大的困难,环保方面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本项目针对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的含铅多金属冶金废物料,开发湿法电积铅的工艺,获得了纯度大于99.8%的电积铅,同时综合回收金、银、铜、锌、锗。有效利用了这些有色冶金含铅物料,使其资源化、无害化,改善了环境、节约了资源,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2项目的意义
含铅多金属冶金废物料是铅冶金及铅产品生产、使用过程中排出的废料。它既是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也是提取有价成份的二次资源。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综合处理,以达到“开源节流”、资源化利用的目的。传统的含铅多金属物料烧结-鼓风炉还原冶炼工艺,已经被国家强行淘汰,我国目前新建或粗铅冶炼工厂,广泛采用底吹炉氧化熔炼-鼓风炉还原(SKS)和顶吹氧化熔炼-鼓风炉还原熔炼两种工艺。这两种工艺对提升我国粗铅冶炼水平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共性的缺点是氧化熔炼产生富铅渣,富铅渣再送入鼓风炉进行还原熔炼。生产过程连续性弱,浪费部分热量,热能综合利用效果差,各种有价金属分散进入烟尘及粗铅中,不利于节能减排及综合回收。
为解决铅冶炼污染问题,我国先后引进了QSL法、卡尔多法,但因氧化、还原过程难于控制,渣含铅高,而没得到推广应用。最近引进并工业化设计的基夫赛特炼铅技术,其综合能耗较高,另外,在同一炉子内同时实现两个截然相反的过程,无论从冶炼气氛维护,还是过程控制难度都是不易实现的。如想实现这样一个过程,也需要在同一炉内分阶段实现。氧化和还原段分开,并在不同反应器内完成不同过程的氧气底吹-鼓风炉炼铅法和浸没顶吹-鼓风炉炼铅法,结合国内生产实际,与传统工艺集成嫁接,用熔池技术替代烧结工艺,解决了过程中SO2和粉尘污染问题。
然而浸没顶吹-鼓风炉还原法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两工艺的还原段仍采用半密闭的鼓风炉还原,工艺缺陷明显:都将高温液态渣冷却铸块后入鼓风炉,重新消耗大量的冶金焦加热还原,造成高铅渣潜热的浪费,高铅渣铸块、储运时粉尘飞扬,污染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