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水拒油整理

验人员检验出的结果差异较大。 6.4织物的透气性测试

根据GBl2799-91的标准,对于劳保用拒水服装,其透气性能要满足:夏季≧6×10-2m3/(m2?s); 冬季≦2.3×10-2m3/(m2?s)。

织物的透气性主要决定于织物表面的孔隙,孔隙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织物的组织和密度。

织物的透气性能可以用织物透气仪测定。

7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7.1存在的问题

长氟碳链基团在降低表面自由能,改善表面疏水疏油性能方面有很好的作用,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长氟碳链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在人体和动植物体内长期蓄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全氟辛基磺酰基类化合物(PFOS)和全氟辛酸铵(PFOA)等在国际社会中的应用已经受到了限制。 7.2、发展方向

7.2.1短氟碳链型拒水剂

向着具有相同拒水拒油性能又不含有长氟碳链段的方向发展。而

对短氟碳链化合物经研究表明,在环境中能降解它没有长氟碳链的毒性,所以短氟碳链的研究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7.2.2含氟和其它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有研究表明,在碳氢表面活性剂中只要加入很少量的含氟表面活性剂,其降低水表面张力的能力就大幅提高,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可以发挥含氟表面活性剂的独特性能,将含氟表面活性剂和碳氢表面活性剂复配,有可能大大减少含氟表面活性剂的用量,降低成本,最主要的是减少PFOS的污染。 7.2.3含硅氟化物拒油整理剂的开发

含氟硅整理剂有望同时具备含氟和含硅整理剂的优点,美国阿托费诺化学公司通过含氟烯烃、含氟烷烃链烯基醚与含有烯基醚或烯基的有机硅氧烷共聚,制成了防水拒油效果很好的含氟有机硅氧烷。 7.2.4纳米技术应用

纳米技术应用于织物拒水拒油整理是基于研究成果“荷叶效应”原理。原来在荷叶叶面上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纳米和微米级的超微结构。在超高分辨率显微镜下可以清晰看到,荷叶表面上有许多微小的乳突,乳突的平均大小约为10微米,平均间距约12微米。而每个乳突有许多直径为200纳米左右的突起组成的。在荷叶叶面上布满着一个挨一个隆起的“小山包”,它上面长满绒毛,在“山包”顶又长出一个馒头状的“碉堡”凸顶。因此,在“山包”间的凹陷部份充满

着空气,这样就在紧贴叶面上形成一层极薄,只有纳米级厚的空气层。这就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降落在叶面上后,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只能同叶面上“山包”的凸顶形成几个点接触。雨点在自身的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球状,水球在滚动中吸附灰尘,并滚出叶面,这就是“荷叶效应”能自洁叶面的奥妙所在。它在理论上与常规的防水拒油整理剂研制不同,只是要把降低材料的表面能和产生纳米微观结构的粗糙程度结合。通过纳米材料整理后,织物表面形成如荷叶的粗糙表面,达到防水拒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再生.纤维化学与物理[MI.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2]池卫波.纤维素纤维织物的拒水拒油整理[D].大连轻工业学院,2006.

[3]李慰.硅胶法棉织物拒水拒油整理研究[D].江南大学,2008. [4]王亮,姜文军.含氟织物整理剂概况[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3, 10(5):4一6

[5]朱顺根.含氟织物整理剂[J].有机氟工业,1997(4):2.

[6]程时远,陈艳军.氟化丙烯酸酷聚合物的制备及表面性能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学与工程,2003,19(3):49一53.

[7]刘振波,朱亚伟.有机氟树脂拒水拒油整理研究[J].四川丝绸,2007,1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