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高话务量场景的优化策略及保障方案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LTE高话务量场景的优化策略及保障方案研究

作者:答嘉曦

来源:《移动通信》2017年第08期

【摘 要】为提高LTE高话务量场景下的通信保障能力,对包括覆盖、干扰、容量三个方面的主要优化策略和保障方案进行了研究,重点介绍了其中的系统优化策略和硬件保障方案,并结合高话务量场景的保障实施案例,给出了多种手段结合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成效分析,以指导高话务场景的优化与保障工作。

【关键词】LTE 高话务量 系统优化 硬件保障

doi:10.3969/j.issn.1006-1010.2017.08.002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7)08-0010-07

引用格式:答嘉曦. LTE高话务量场景的优化策略及保障方案研究[J]. 移动通信, 2017,41(8): 10-16.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Strategy and Guarantee Scheme in the Scenario ofHigh Traffic Load for LTE DA Jiaxi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guarantee capability in the scenario of high traffic load for LTE, the main optimization strategy and guarantee scheme on coverage,

interference and capacity were investigated. Eepecially, system optimization strategy and hardware guarantee scheme were elaborated. According to the guarantee implementation case in the scenario of high traffic load,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steps and effects from multiple aspacts were presented to guide the optimization and guarantee in the scenario of high traffic load. [Key words]LTE high traffic load system optimization hardware guarantee 1 引言

随着LTE网络建设的规模推进,4G用户渗透率不断提高,数据业务迅猛发展,在大型演唱会、体育赛事、节假日集会等大量用户密集接入的场景下,都可能出现既有的移动通信网络无法承担的突发超大话务负荷,从而导致网络质量及用户感知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网络设备瘫痪的极端情况。为有效应对类似场景的高话务量冲击,宜根据高话务量场景的具体特征,采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先评估后实施的方式,在完成覆盖、干扰、容量等各方面评估之后,实施有针对性的优化方法及保障措施,以确保高话务量场景下业务畅通及保障工作的顺利完成。 2 高话务量冲击下的应对及保障策略

各类高话务场景的共同点主要包括:高话务集中在某个区域或某个时段;高话务时通常伴随着高拥塞。其差异点主要如下:

(1)高话务出现的时间不同,如车站高话务出现在节假日、会展中心高话务出现在展览时;

(2)高话务出现的区域不同,如车站高话务出现在候车楼、体育馆高话务出现在观众席;

(3)表现出的问题不同,如实际资源不足、资源分配不合理、网络指标及用户感知影响程度不一等。

因此,对于高话务场景冲击下的网络质量及研究场景的保障措施和方案,需要遵循先评估后实施的策略,并根据场景的异同点选取该类场景最具针对性的系统优化策略或硬件保障方案。

LTE高话务场景的优化策略及保障方案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通过多维度的评估结果,确定并开展覆盖、干扰、容量方面的优化,以确保场地所在区域网络设备正常稳定运行。

在现场保障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时的故障告警、网络性能告警、设备负荷告警等信息,及时开展相应的故障问题处理和应急网络调整,确保网络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性能指标)稳定、用户体验良好、业务功能顺畅,并在完成保障工作后及时做好评估总结。

3 覆盖、干扰及容量的评估方法、优化 策略和保障措施 3.1 覆盖评估及优化

覆盖评估需要对所需保障的高话务量区域(如道路、室内等)进行拉网测试,识别弱覆盖区域、过覆盖区域,通过增加基站、增加延伸覆盖系统(如无源/有源器件、小微设备等)和RF(Radio Frequency,射频)优化(天线工参、网络参数)来提升覆盖、降低干扰,并通过网络及设备调整达到以下要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主覆盖小区信号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105 dBm;

(2)邻区的电平和主小区电平差大于-6 dB,且满足以上条件的邻区数目不大于1; (3)覆盖边缘RSRP为-105~-95 dBm。

同时,通过系统仿真手段输出的场地覆盖仿真结果也是覆盖评估的一个重要参考信息。 3.2 干扰评估及优化 干扰检测方法如下:

(1)用KPI观察保障区域相关小区长期噪声曲线,分析干扰小区随时间变化关系,将干扰长期曲线与传统话务忙闲时比对,判断是否常规通信系统形成的干扰;

(2)使用网管工具提取每个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的噪声,分析噪声频谱特征;

(3)提取RRU(Radio Remote Unit,射频拉远单元)运行日志作仿真分析,估计干扰来源;

(4)分析噪声曲线,与RRU日志对比系统外干扰噪声特征库,判断干扰来源。 为有效控制用户增长后系统内干扰的增加,需要从频率、站型、天线、仿真、测试、参数优化等维度做好工作。具体如下: (1)多频覆盖

通过合理规划小站、宏站等多种站型,充分利用各个频段(D、E、F)资源,以减少同频干扰。

(2)多形态站点覆盖

除了传统的宏基站、分布式基站以外,还可以利用小微设备作为主要容量吸收层。 (3)避免多制式干扰

针对TD-LTE系统与GSM900、GSM1800、WCDMA、TD-SCDMA、WLAN等系统之间的隔离度要求以及干扰源类型特征,做好清频,以避免其他制式产生的外部干扰。 (4)窄波赋形天线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