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 习题第六章 流动资金管理

现金持有量

B.在存货模式中,最佳现金持有量指的是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 C.存货模式的一个缺点是假定现金的流出量稳定不变

D.随机模式建立在企业的现金未来需求总量和收支不可预测的前提下?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63-169页相关内容。提示:在存货模式中,不考虑管理成本。

10.采用随机模式控制现金持有量,计算现金返回线的各项参数中包括( )。 A.每次有价证券的变动转换成本 B.现金存量的下限 C.有价证券的日利息率

D.预期每日现金余额变化的标准差?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现金返回线表达式中,b表示的是每次有价证券的固定转换成本;i表示的是有价证券的日利息率;δ表示的是预期每日现金余额变化的标准差;L表示的是现金存量的下限。

三、判断题。

1.经济订货量与确定合理的保险储备量相关。(?? )? 【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合理的保险储备量是指缺货成本和保险储备成本之和最低的储备量,缺货成本=单位缺货成本×一次订货缺货量×年订货次数,年订货次数=年需要量/经济订货量。

2.年订货成本等于年储存成本时的进货批量即为经济订货量。(??? )?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经济订货量指的是总成本最低的进货批量,在基本模型中,指的是变动订货成本等于变动储存成本时的进货批量。

3.经济订货量影响缺货成本,但不影响保险储备成本。(??? )? 【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缺货成本=单位缺货成本×一次订货缺货量×年需要量/经济订货量,由此可知,经济订货量影响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保险储备量×单位存货成本,与经济订货量无关。

4.在市场正常的情况下,一般说来,流动性强的资产,其收益性较强。(??? )?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在市场正常的情况下,一般说来,流动性强的资产,其收益性较低。

5.为了满足交易性需要、预防性需要和投机性需要,企业应该尽可能多地置存现金。(?? ).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如果企业置存过量现金,会因这些资金不能投入周转无法取得盈利而遭受另一些损失。

6.企业现金管理的目标,是要在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之间作出抉择,以获取最大的长期

利润。(??? )? 【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企业现金管理的目标,是要在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之间作出抉择,以获取最大的长期利润。

7.由于竞争引起的应收账款属于商业信用,由于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而形成的应收账款不属于商业信用。(?? )? 【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发生应收账款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商业竞争,由于竞争引起的应收账款属于商业信用;二是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距,由于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而形成的应收账款不属于商业信用。

8.如果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的其它条件都满足,计算经济订货量的其它数据都相同,则集中到货时的经济订货量相关的存货总成本一定会大于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时的经济订货量相关总成本。(??? )? 【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集中到货时的经济订货量相关总成本=(2KDKc)开方,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时的经济订货量相关总成本=[2KDKc×(1-d/p)]开方,由此可知,原题说法正确。

9.现金持有量控制的随机模式是建立在企业的现金未来需求量和收支不可预测的前提下,因此计算出来的现金持有量比较保守,往往比运用存货模式的计算结果小。(?? )?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现金持有量比较保守意味着现金短缺的可能性比较小,因此,正确的理解应该是:计算出来的现金持有量往往比运用存货模式的计算结果大。

10.假定现金每次的交易成本是固定的,在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使用量确定的前提下,现金的交易成本与现金的平时持有量成反比。(?? )? 【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假定现金每次的交易成本是固定的,在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使用量确定的前提下,每次以有价证券转换回现金的金额越大,企业平时持有的现金量便越高,转换的次数便越少,现金的交易成本就越低。反之,每次以有价证券转换回现金的金额越小,企业平时持有的现金量便越低,转换的次数便越多,现金的交易成本就越高。 四、计算题。

1.已知:某公司现金收支平衡,预计全年(按360天计算)现金需要量为250000元,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500元,有价证券年利率为10%。 要求:

(1) 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 (2) 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全年现金转换成本和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

(3) 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和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

(4) 若企业全年现金管理的相关总成本想控制在4500元以内, 想通过控制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达到此目标,则每次转换成本的限额为多少?

?

【正确答案】?(1) 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 最佳现金持有量=(2×250000×500/10%)1/2=50000(元) (2) 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现金管理总成本、全年现金转换成本和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

全年现金管理总成本=(2×250000×500×10%)1/2=5000(元) 全年现金转换成本=(250000/50000)×500=2500(元) 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50000/2)×10%=2500(元) (3)交易次数=250000/50000=5 交易间隔期=360/5=72(天) (4)4500=(2×250000×F×10%)1/2 ?每次转换成本的限额F=405(元)

2.甲公司是电脑经销商,预计2007年度需求量为7200台,购进平均单价为3000元,平均每日供货量100台,每日销售量为20台(一年按360天计算),单位缺货成本为100元。与订货和储存有关的成本资料预计如下:

(1)采购部门全年办公费为10万元,平均每次差旅费为2000元,每次装卸费为200元; (2)仓库职工的工资每月3000元,仓库年折旧6万元,每台电脑平均占用资金1500元,银行存款利息率为2%,平均每台电脑的破损损失为200元,每台电脑的保险费用为210元; (3)从发出订单到第一批货物运到需要的时间有三种可能,分别是8天(概率10%),9天(概率20%),10天(概率40%),11天(概率20%),12天(概率10%)。 要求:

(1)计算经济订货批量、送货期和订货次数; (2)确定合理的保险储备量和再订货点; (3)计算2007年与批量相关的存货总成本;

(4)计算2007年与储备存货相关的总成本(单位:万元)。? 【正确答案】?(1)每次订货成本=2000+200=2200(元),单位变动储存成本=1500×2%+200+210=440(元), 经济订货批量=[2×2200×7200/440×100/(100-20)]开方=300(台),送货期=300/100=3(天),订货次数=7200/300=24(次)。 (2)平均交货时间=8×10%+9×20%+10×40%+11×20%+12×10%=10(天) 交货期内平均需要量=10×20=200(台) 再订货点=200+保险储备量

1)当再订货点为200台(即保险储备量=0)时: 平均缺货量=20×20%+40×10%=8(件) TC(S、B)=100×8×24+0×440=19200(元) 2)当再订货点为220台(即保险储备量=20)时 平均缺货量=20×10%=2(台) TC(S、B)=100×2×24+20×440=4800+8800=13600(元) 3)当再订货点为240台(即保险储备量=40)时 平均缺货量=0

TC(S、B)=100×0×24+40×440=17600(元)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知,合理的保险储备量为20台,再订货点为220台。 (3)与批量相关的存货总成本=[2×2200×7200×440×(1-20/100)]开方=105600(元)

或按下列方法计算: 变动订货成本=24×2200=52800(元)

平均库存量=不存在保险储备时的平均库存量+保险储备量=300/2×(1-20/100)+20=140(件)

变动储存成本=140×440=61600(元)

固定储存成本=3000×12+60000=96000(元) 固定订货成本=100000(元) 缺货成本=100×2×24=4800(元)

3.某企业全年需用某种零件72000件,每件价格为3元,若一次购买量达到4000件时,则可获3%的价格优惠。已知固定订货成本每年为10000元,变动订货成本每次600元,固定储存成本每年为50000元,变动单位储存成本15元/年。如自行生产,每件成本为2.5元,每天可生产400件,每天耗用200件,固定的生产准备费用每年12000元,变动每次生产准备费用240元,自制零件的单位变动储存成本12元,固定储存成本每年为50000元。 要求:

(1)企业每次订购多少件才能使该零件的总成本最低?

(2)若自制该零件,应分多少批生产才能使生产准备成本与储存成本之和最低? (3)比较企业自制与外购的总成本,应选择何方案? (4)计算最高库存量和平均库存量。

【正确答案】?(1)经济订货批量=(2×72000×600/15)^1/2=2400(件) 按2400件订货时:

存货总成本=年订货成本+年储存成本+年购置成本 =10000+50000+(2×72000×600×15)^1/2+72000×3 =60000+36000+216000 =312000(元) 按4000件订货时:

存货总成本=年订货成本+年储存成本+年购置成本

=(年固定订货成本+年变动订货成本)+(年固定储存成本+年变动储存成本)+年需用量×单价

=(10000+72000/4000×600)+(50000+4000/2×15)+72000×3×(1-3%) =20800+80000+209520 =310320(元)

因为310320小于312000,所以,每次应订购4000件。 (2)自制时的经济批量=[2×72000×240/12×400/(400-200)]^1/2=2400(件) 每年的生产批次=72000/2400=30(次) (3)自制总成本=72000×2.5+12000+50000+[2×72000×240×12×(1-200/400)]^1/2 =180000+62000+14400 =256400(元)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