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消费升级需求的时代正在到来

中产阶级消费升级需求的时代正在到来

最近看到一组数据觉得很有意思,所以拿出来分享一下,是2015年波士顿咨询关于中产阶级/家庭消费能力的一个报告(后文会附上报告摘抄重点,大家可以对号入座)。

时代在变化,消费者特质在变化,2015年中国中产阶级人口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之首,正式进入中产阶级消费时代。中产阶级消费者的消费升级需求市场会在哪里?

一、消费去了哪里

如果大家稍微关注一下宏观经济形势就会发现,2015、2016这两年似乎是实体经济的低潮期,每天都会有各种实体店铺关门的新闻。同时会有很多 “中国经济不行了”的各种论调。

你认真观察一下,似乎这是真的。我们现在出去逛街的时候,路边上的实体店铺真的比以往冷清了许多,就连广州很繁华的北京路商业街,很多店铺都在打着“促销”“大减价”的招牌。加上之前大家都在风传的状元坊关店潮。似乎真的印证着实体店铺要干不下去的论调。

你这个时候可能在想,实体店铺都关门了,大家都去网购了吧,淘宝、京东肯定很繁忙。众所周知,网络购物平台的兴起给实体店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是电商的日子似乎也不是很好呀。再问一问自己,你现在的网购频率有多高,是不是比几年前(尤其是2010-2013年这个阶段)下降了许多,电商平台也不是很火热。

想了半天,你也许就会相信了,真的是经济不行了,今年生意都

难做。但是你明明每天还是在消费,而且消费的额度还不低,以至于每个月都会产生“赚钱真难花钱太快”的感慨,那么你的钱究竟是花去了哪里?你的消费去了哪里?

二、刚需型产品消费锐减

这里指的刚需产品剔除了房子这个大件物品,其实用“吉芬商品”更加合适。经济学里有个词语叫做“吉芬商品”,所谓的吉芬商品是一种商品,但是它在其他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非常重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增加,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减少。我来通俗的解释一下,这个理论来源于爱尔兰饥荒时期土豆销售的现象,在某一年,经济学家吉芬发现,随着土豆价格的上涨,人们对于土豆的需求量反而上升了。按常理,每个人对价格都是有敏感度的,一般情况下,价格上升需求量应该下降才对。然后他就研究了,发现人们之所以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对土豆的需求量还上升是因为消费者的收入较低,买不起其他商品,而同时土豆又是爱尔兰穷人的主食(几乎没有其他替代品),当土豆价格上涨了,他们预期价格还会涨,于是就去抢购了。

说到底,“吉芬商品”就是一种低档商品,在人们的消费能力不够或者是物资短缺的时代,这种现象才会发生。而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与消费能力的提高,对这种刚需产品或者说“吉芬商品”的需求会自然减少。

刚需型产品锐减,我觉得本质是在这里,不管是实体店还是电商平台,核心问题不是消费者没有需求,而是企业同质化的产品失去了打动用户的能力。

三、中端消费需求爆发

中产(阶级)家庭这个群体在不断扩大,伴随而来的是不断增加的中端消费需求,以及因为这个阶级相对受教育程度较高而带来的消费升级需求。这是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巨大消费市场。

先来看一下几组数据,高端市场,2015年,瑞士手表对香港的出口下滑了23%,劳斯莱斯汽车在华销售暴跌54%。低端快消品市场,中国方便面和啤酒销量分别下降12.5%和3.6%。这两组数据虽然不全面,但是可以看出一些问题,高端市场如奢侈品的黄金时期可能已经结束,低端快消品也在萎缩。而在高低端市场的风云变幻中,哪个市场活的最滋润呢?中档产品市场正如鱼得水。这类产品努力在质量和价格之间取得平衡,让人们感到物有所值的商品已经成为中国增长最快的消费领域。(此段引自李翔商业内参)

我们还是从自身出发来思考问题,以几个简单的问题为例。这些举例不是针对某个人,是我觉得比较能代表中产阶级人群的一些消费方式与消费观念(能不能代表欢迎大家发表不同意见,共同探讨)。

a为什么不去某宝和路边店买衣服了?

因为选择了去品牌店,能确保正品、可以试穿等等,只要性价比合适,你不再会纠结某宝便宜20块钱,只试穿然后扫一扫网购的人群越来越少。拿我自己来说,我发现这两年买衣服的模式跟以前有巨大的不同,频率方面,通常一年采购几次,每次采购前想好要买的东西,然后争取一次性购买完成;价格方面,对价格的敏感度降低,前提是每次采购几乎都是固定的几个地方,不会去太贵的地方(我真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