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邻采掘工作面交汇期间现场安全管控措施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相邻采掘工作面交汇期间现场安全管控措施分析

作者:田国炜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9年第02期

摘 要:针对8111掘进工作面与8101回采巷道交汇期间巷道变形量较大的问题,通过加强巷道顶板及两帮支护,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管控,巷道的围岩变形得到了显著控制,保证了巷道掘进安全,提升了巷道掘进效率,也为类似情况下巷道支护及安全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采掘交汇;安全管理;巷道支护

随着矿井机械化开采程度的不断提升,矿井采掘工作面同向推进,相互交锋情况日益增加,虽然现阶段采掘工作面交汇有一些经验借鉴,相关研究还需要更加深入研究。文中山西某矿8号煤层8111掘进巷道与相临近的8101回采工作面相互交汇为工程背景,对采掘交锋期间现场管理进行分析探讨,以便更好的促进矿井安全生产。 1 概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8111掘进巷道与迎头回采的8101回采工作面之间留设宽度为20m的护巷煤柱,回采工作面为综合机械化开采工作面,掘进巷道采用综掘方式进行。8号煤层的赋存较为稳定,煤层厚度在5.5~9.3m,平均厚度在6.8m,煤层平均倾角在3°,属于近水平开采煤层。煤层的直接顶为中砂岩、细砂岩以及砂质泥岩,平均厚度在5.2m。直接底为砂质泥岩,含植物化石,平均厚度在4.5m;老底为粉砂岩,中、粗砂岩,平均厚度在4.3m,成分主要以石英砂为主。 2 巷道原支护设计

8111掘进巷道断面为矩形,巷道断面宽、高分别为5.4m及3.5m。巷道顶支护采用螺纹钢锚杆、W钢带、菱形金属网等支护方式。巷道两帮的支护采用螺纹钢锚杆并配合金属网支护。具体的巷道支护参数如下所示:

顶板支护采用直径为20mm,长度为2400mm高强螺纹钢锚杆,顶板支护配合采用钢带,在锚杆使用规格为150mm×150mm×10mm垫片,侧边锚杆与巷道顶板的夹角不小于75°,巷道顶板两肩锚杆与巷道顶板的夹角呈80°且向煤壁帮进行施工。顶板锚索采用直径为21.8mm,长度为8000mm钢绞线进行支护,锚索支护锚具采用型号为KM22锚具,采用的W钢带长度为5100mm,钢带上的孔口间距为800mm。角部锚索采用直径为21.8mm,长度为8000mm钢绞线。锚索施加的预应力为75kN,锚索与巷道顶板的夹角不小于87°。巷道顶板以及两帮采用的金属网为直径4mm的铅丝,金属网的网孔尺寸为50mm×50mm。金属网与金属网之间的搭设长度为200mm,并采用14号铅丝进行连接。 3 巷道掘进与回采面交汇时巷道支护设计 3.1 交汇时巷道支护设计

8111掘进巷道与8101回采工作面交汇期间的巷道支护如图1所示。8111巷道顶板支护采用锚索、金属网、工字钢支护方式,巷帮的支护仍采用原有的锚杆+金属网支护方式。巷道顶板锚索支护采用直径为21.8mm,长度为8000mm钢绞线,采用的锚索锚固锚具型号为KW22。顶板采用的11号工字钢长度为4200mm,配备采用的碟形垫片,长、宽、高规格分为别150mm、150mm以及10mm。锚索施加的预应力为75kN,施加的锚索与巷道顶板间的夹角不应小于87°,同时角部锚索排距设计为1600mm。在巷道掘进距离8101综采工作面50m位置时开始采用上述设计,待工作面与巷道掘进工作面间距在50m以上时采用原支护方式。 3.2 采掘交汇安全管理措施 3.2.1 准备工作

在掘进巷道与回采工作面交汇钱50m位置,巷道掘进工作面技术人员与综采工作面技术人员应相互沟通,及时的掌握掘进巷道与开采工作面间的位置关系;在巷道与回采面交汇前,掘进技术人员派专人标注巷道掘进距离8101回采面距离;加强对回采巷道顶板矿压显现情况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行监测,每隔20m距离对护巷煤柱内安设应力检测装置,同时在巷道顶板上布置顶板离层监测装置,对巷道顶板岩层离层情况进行技术的监测分析,为矿压观测提供支撑。

派专人对8111掘进巷道的锚杆、锚索以及钢带等变形情况进行监测,对交汇期间出现松动的锚杆或者锚索进行加固,保证巷道支护的可靠性;加强对矿压观测人员沟通,及时对矿压显现情况进行监测,以便对巷道顶板进行支护及管理。同时加强对掘进工作人员的培训,掌握巷道顶板冒顶征兆,以便增强对巷道掘进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 3.2.2 采掘交汇期间的安全管理措施

在巷道掘进工作面与回采工作面交汇时,巷道掘进支护采用短掘短支方式,以便更好的保证巷道围岩的稳定,按照规章制度采用前探梁,严禁空顶作业。当巷道掘进遇到8101回采工作面周期来压时,应立即停止8111巷道的掘进,待回采面矿压显现过后根据矿压情况,再恢复巷道的正常掘进,应避免矿压出现叠加,影响巷道周边岩层稳定。8111掘进巷道在距离8101回采面前方100m时就应对巷道顶底板的变形进行监测,当发现巷道围岩变形出现异常时,及时的进行汇报,以便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例如:巷道掘进出现超挖或者煤壁片帮造成巷道过宽时,需要在对应的区域采用响应的增设支护锚杆或者支护锚索。

当8111掘进巷道遇到顶板破碎或者煤层较为松软,需要及时的施工锚杆控制巷道掘进面前方煤体或者两帮煤壁,采用的锚杆规格为直径20mm,长度240mm,将巷道掘进迎头以及两帮支护牢靠之后,方可继续掘进。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施工,巷道掘进过程中严格准守“敲帮问顶”以及“四位一体”制度,当发现存在片帮或者聋煤等不安全隐患时及时进行处理,当发现锚杆或者锚索出现破坏时,及时进行更换并加强巷道支护。

巷道与掘进工作面交汇期间名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对交汇期间瓦斯涌出的监测,如果出现瓦斯涌出异常时,及时将相关技术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 4 结束语

8111掘进工作面与8101综采工作面在交汇期间,应增强对8111掘进巷道两帮及顶板支护,并采区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进行安全技术管理,掘进巷道的顶底板以及两帮的变形量值均控制在25mm、20mm以内,巷道顶板、底板以及两幫均未出现显著的变形,保证了巷道的掘进安全及工作效率,也为矿井掘进巷道与回采面交汇的支护及安全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杰.煤矿掘进巷道超前支护方式的应用及选择[J/OL].当代化工研究,2019(02):96-97.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