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九寨沟》听评课记录
刘老师执教的《九寨沟》,在信息技术手段的帮助下,引领学生去“倾听文本发出的声音”。课堂围绕从具体到概括,从概括到具体,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
一、检查预习巧概括。
开课伊始,刘老师单刀直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读生字标红的这段话;明确这段话与课文的关系是对课文内容的概括。检查生字,概括内容,一气呵成。这样,一篇课文“读”成了一段短文。
课文最后一段,也是对课文的概括,比老师的这段话还要精炼。学生找到后,齐读。
找出四个词语概括课文内容: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汇报词语,读。
“如果用这段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课文内容,你用哪个词语?”找出一个词语:人间仙境。板书,读。
“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非常重要。”师生把一篇长文章读成一篇短文章,读成一段话,读成四个词语,读成一个词语。
至此,从具体到概括,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把书读薄了。 二、抓住词语巧赏析。
这部分,师生根据四个词语(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找出文中对应的描写,进行朗读训练和赏析。
对这个部分,我们仔细看师生的活动,就会有所发现。
我们先看学生的活动:默读课文,寻找与四个词语相对应的描写,做上记号,交流所得,读相应的语句和语段。
我们再来看老师的提问:
“这四个词语既然能概括课文的内容,那么,课文中就一定有与这四个词语相对应的描写。请默读课文,找出来,做上相应的记号。”
“作者是平均使用笔墨的吗?”
“作者是怎样写‘平湖飞瀑’的?你喜欢哪些句子?” “同学们真会读书,发现了作者写作的奥妙。再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要重点描写‘平湖飞瀑’呢?”
“怎么把九寨沟的美景通过我们的朗读表达出来呢?老师教给同学们一个方法——想象。想象自己来到了九寨沟,置身美景中。”
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活动都是因老师追问而生发的!追问什么呢?追问的是,对应这些词语课文具体描写的语句(一一对应);追问的是,课文是怎样具体去写的(重点写水,因为“九寨归来不看水”);追问的是,我们怎么才能读出这种具体的美景来(边朗读边想象)。概而言之,老师追问的是作者写作的奥妙:写的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
至此,从概括到具体,学生在老师的提问中,把书读深了。 三、着眼语言文字训练。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如果说,本课上面两个环节,学生在概括和具体中走了一个来回,把书读薄了,又读厚了,是“读”出来,是“训”出来的;那么,这个
环节,就是“写”出来的,“练”出来的。而这“写”来自于“读”,这“练”源自于“训”。
刘老师怎么让儿童写练的呢?
让儿童去发现!第一次发现:“这段课文写到了哪些‘异兽珍禽’?”(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第二次发现:“你发现了第四段课文在句式的排列上有什么特点吗?”(课文用了四个“也许”,“也许”用得很准确);第三次发现:“第四段课文写的是‘异兽珍禽’,你发现有什么问题吗?”(只写了异兽,而没有写珍禽。) 让儿童去练笔!第一层练笔:请男同学写“锦鸡”,女同学写“天鹅”,用上“也许”开头。第二层练笔:将自己的作品加在课文异兽的描写后面(太长);拿掉课文中写的两种异兽的句子,再补上我们写的两种珍禽的句子(不错,银点子)。第三层练笔:在第四段课文中不添加任何文字,只做一点小小的改动即可(把句号改为省略号,金点子)。 抓住课文的疏漏,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根据“异兽珍禽”,去发现,去写练,写具体,写生动,写出自己的想象,最后这些文字和想象,概括归结为一个“……”,恰当、得体。如此训练,由学生发现而来,由学生写练而来,平实;如此训练,超越作者,发挥想象,让学生经历语言的丰富去“也许”“也许”,好不过瘾,最后又在各种异兽与珍禽练写的比较中收束为一个标点,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高妙! 至此,课堂实现了对概括走向具体的深入(语文知识)和深刻(学生体验)。
四、回读课文巧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