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2020年)简介

运输系统;相应建设为旅游服务为主的库区客运码头。

集装箱运输系统重点建设九江港、南昌港、吉安港集装箱码头;煤炭运输系统重点建设九江港、南昌港、以及信江黄金埠煤炭码头;矿石运输系统要适应新钢、南钢、萍钢等钢厂的进口矿石持续增长的要求,重点建设九江港、改扩建樟树港;通用散杂货运输系统应建设相应码头泊位的港口主要有九江、南昌、吉安、新干等港口;同时需要对鹰潭龙虎山、新余钤阳湖、永修柘林湖等省内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客运码头的建设。

表五:2010年港口重点建设项目表

项目名称 合 计 一、九江港 阎家渡港区集装箱码头 官湖港区滚装、件杂货码头 湖口港区集装箱码头 二、南昌港 南昌港集装箱码头(二期) 樵舍港区散货码头 东新港区件杂货码头 东新港区集装箱码头 南昌港液体化学品码头 昌东港区件杂货码头 三、瑞昌港金丝散货码头 四、彭泽港散货码头 五、吉安港 河东港区集装箱码头 石溪头港区综合码头 峡江王家村货运码头 六、樟树港散货码头 七、赣州港储潭货运码头 八、新干港河西货运码头 泊位性质、货种 集装箱 商品车、散杂货 集装箱 集装箱 散货 件杂货 集装箱 液货 件杂货 散货 散货 集装箱 件杂货 件杂货 散货 件杂货 件杂货 泊位个数 5 2 3 2 12 2 2 2 2 2 2 1 1 5 2 3 2 2 2 4 吨级 5000 5000 5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500 5000 5000 500 500 500 1000 500 500 通过能力(万t/万TEU) 130万吨/40TEU/10辆 /10 130万吨/10万辆 /30 200万吨/10TEU /5 80 40 /5 40 30 100 100 38/2.5 /2.5 50 30 80 30 80 ――2020年港口规划:

在九江、南昌港建设的基础上,随着高等级航道的延伸、航道条件的改善,加快建设主要港口、区域重要港口以及其它港口、

港站等,继续加强集装箱运输系统、煤炭运输系统、矿石运输系统、通用散杂货运输系统有关货运码头的建设,加强旅游客运码头的建设,实现港口规划目标。需要建设货运泊位82个,客运泊位18个。

(三)支持系统分期实施意见 ――2010年前实施意见:

2010年以前,根据全省航道发展和行业管理的总体要求,重点实施赣江、信江、赣江东河、信江西大河、昌江等航道的航标工程,建设浮标、岸标等航标总计3140座;新建航标艇、海巡艇、挖泥船、测量船等86艘;建设航道工作用房23000m2;建设航道专用码头11个并配布趸船14艘;建成江西省水上搜救中心以及鄱阳湖、仙女湖、柘林湖分中心,建成赣江南昌至湖口VTS监控系统和仙女湖、柘林湖GPS监控系统;启动港航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并完成部分子系统的建设。

――2020年实施意见:

按照支持保障系统规划要求,在2010年前发展基础上,继续建设和完善全省水上航标工程、航道维护设施、工作船艇、水上搜救中心、港航管理信息系统等,为江西省内河航运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支持保障服务。

八、赣粤运河远景规划展望

赣粤运河北起江西省湖口,南至广东省广州市,全长1237km,其中江西省境内长度为759km,广东省境内长478km。运河线路由湖口经鄱阳湖,沿赣江而上,经南昌、吉安、赣州、信丰,越赣粤边界的分水岭,接广东省北江源浈水,顺北江而下,经南雄、韶关、清远至广州。

赣粤运河的航运最早始于唐朝。历史上,赣粤运河就已经成

为我国南北运输的重要通道。赣粤运河建成后,将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将我国内河航运最为发达的两大水系联系起来,形成长江以南地区南北向的水上运输大通道,对于加强南北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经济交往,特别是促进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合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考虑到赣粤运河的组成部分赣江、北江等尚未全部实现三级航道标准,近期对运河的资金投入还受到较大程度的制约,全线贯通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从远近结合、分期实施的角度出发,并考虑为长远发展留有余地,赣粤运河规划为远景通航,通航标准为三级。

赣粤运河江西段主要涉及到赣江、桃江、贡江等,其中,赣江赣州以下为规划的国家高等级航道。桃江、贡江作为赣粤运河的组成部分,其地位十分重要。赣粤运河江西段的千吨级航道随着赣江航道条件的改善与提高,将逐渐向越岭段延伸。因此,贡江和桃江远景均规划为三级航道。

近期应加快赣江、北江等航道的建设,为赣粤运河的全线贯通逐步创造条件。

九、实施效果评价

江西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的实施,将产生显著的行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

(一)形成现代化的航运基础体系,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完善 江西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实施后,全省500吨级以上的高等级航道里程将由目前312km提高到1326km,能够有效沟通南昌、九江、赣州、吉安、鹰潭等大中城市,形成全省完善的集装箱、煤炭、金属矿石、油气等专业化运输系统,构筑起以长江干线、赣江、信江为国家高等级航道,以九江、南昌为主要港口的层次

分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的全省航运基础设施体系。全省高等级航道建成后,5000吨级海轮通航至九江的通航期将进一步延长,2000吨级船舶可达南昌,1000吨级船舶经赣江可达赣州、经信江可达贵溪,江西省的水运通江达海运输能力和对周边省市的物资运输能力大幅提高。因此,内河航运的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并与公路、铁路、民航、管道等运输方式共同构筑起各展其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

(二)全面提升内河航运的形象和品质,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规划的实施后,江西内河航道布局将进一步完善,航道等级结构更趋合理,四级以上航道里程比重由现在的5.5%提高到23.2%;港口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运输货物的货损、货差大幅减少;船舶大型化明显,运输效益和内河航运竞争力明显提高。支持保障服务完善,航道更加通畅,内河航运的形象和品质全面提升。内河航运的全面发展,不仅能够为江西省的煤炭、矿建材料、集装箱、油气品等货物提供优质、高效的运输条件外,改善沿江地区的投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加强江西省同长江沿线各省以及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为江西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航电结合开发江河水资源,为内河航运建设增加“造血”机能

江西省航道多属山区河流,需结合水利水电开发,通过梯级渠化的方式提高航道等级,达到规划标准。交通部门在“联合建设、航电结合、滚动开发、渠化航道、发展航运”的思路下,实施航电枢纽工程,不仅可以高等级渠化赣江等航道,而且还可以

利用发电收益作为航运建设基金,拓宽全省航运发展筹资渠道,提高江西省内河航运自我发展能力,使航运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四)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促进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内河航运具有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等特点,发展内河航运可充分利用现有河道,与陆路运输方式相比,基本不占或很少占用土地,是一种能够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运输方式。内河航运是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从水资源综合利用中获益,又能通过自身发展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航道建设将使河床断面普遍得到拓宽和浚深,河道排洪、蓄水能力都能相应提高,同时还对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具有促进作用。江西省内河航运规划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必将为内河航运自身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