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传统化学文化教学案新人教版

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 传统化学文化

考纲定位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6.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7.了解化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要点网络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1.物质的组成 (1)构成粒子

(2)元素、物质及粒子间的关系

①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②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此时元素以?组成? 游离态形式存在

元素――→?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 此时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3)同素异形体

①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②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

变化。

(4)物质类别

①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②混合物:由几种不同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③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O2、SO2。

b.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aO、CuO。

c.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Al2O3。 ④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⑤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⑥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补短板]

(1)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为纯净物,如O2与O3的混合物。

(2)分子式相同的物质组成的物质不一定为纯净物,如正丁烷与异丁烷的混合物。 (3)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如淀粉、聚乙烯)。

(4)一个一元强酸分子一定能电离出一个H,电离出一个H的不一定是一元酸(如NaHSO4)。

(5)盐中的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阳离子,也可能是NH4。

(6)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如金刚石由原子构成,NaCl由离子构成。 (7)测定固体是否为纯净物的一般方法是测定是否有固定的熔点。 2.物质的分类

(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

(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补短板]

物质分类的“三大误区”

(1)误认为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分类结果

实际上同一种物质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属于不同的类别,如:Na2CO3属于钠盐、碳酸盐、含氧酸盐、正盐等。

(2)误认为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一定是碱 如:①NaHSO4、CuSO4、NH4Cl溶液呈酸性,这些物质均属盐。 ②Na2CO3、NaHCO3溶液呈碱性,这些物质均属盐。

(3)误认为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相对应 如: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