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套试卷合集】江苏省南京雨花台区七校联考2018-2019学年七下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历史上和秦朝相似,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都因暴政,只历二世而亡的朝代是( ) A.西晋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2.每年征发大批劳力,营建东都洛阳,修筑长城和驰道,三次征辽东……人民不堪其苦,最终起义推翻了他的统治。“他”是( )

A.秦始皇 B.隋文帝 C.隋炀帝 D.唐玄宗

3.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

A.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B.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C.导致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D.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4.有位大臣,他敢于直言,曾向唐朝第二代皇帝先后进谏200多次。这位大臣是( ) A.狄仁杰 B.姚崇 C.房玄龄 D.魏征

5.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开垦土地),家有余粮”者升官。这反映了武则天( ) A.创立殿试制度 B.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C.严惩贪官污吏 D.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6.如图中材料反映的诗人是( )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苏东坡

7.某班要制作一期“盛唐气象”的黑板报,以下材料不可选用的是( ) A.都城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会 B.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C.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 D.闻名中外的唐三彩 8.安史之乱的影响是( )

A.直接导致唐朝的灭亡 B.使唐朝朝政开始腐败 C.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D.加强了唐朝中央权力

9.下列关于五代十国时期内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B.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 C.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D.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10.宋代实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策,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这表明当时( ) A.重文轻武 B.重武轻文 C.文武并重 D.文武并轻

11.北宋初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其中,为“制其钱谷”而设置的官职是(( ) A.知州 B.通判 C.转运使 D.枢密使

12.“其地可植五谷,阿保机率汉人耕种,为治城郭邑屋廓市,如幽州制度,汉人安之,不复思归。”与材料中描述的生活相关的民族是( )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党项族 D.匈奴族

13.北宋开封城里曾流传有这样的民谣:“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与“寇老”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①澶州大战②宋夏议和 ③澶渊之盟④北宋灭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若穿越回南宋时期,我们不可能见到的是( ) A.苏轼正创作《念奴娇》 B.配备了指南针的海船 C.棉纺织业兴起 D.文天样等组织抗元

15.下列诗句或谚语中,体现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选项有( )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③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④“苏湖(常)熟,天下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此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元朝国内交通发达 B.元朝疆域最辽阔 C.元朝时期人口众多 D.元朝海外贸易繁荣

17.剧院正在上演一部古典名剧,舞台上出现了“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据此情节可知这部剧本的原著应是( ) A.《牡丹亭》

B.《西游记》

C.《红楼梦》

D.《窦娥冤》

18.《明朝那些事儿》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掀起一股读史热海。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 )

A.京剧流传四方 B.设立锦衣卫 C.朱棣迁都北京 D.李自成起义

19.以下是某位同学整理的关于明朝“八股取士”的笔记。其中错误的一处是( ) A.考试题目:必须出自“四书”“五经” B.答卷文体:必须严格以“八股文”答卷 C.考试特点:考生可自由发表对朝政的见解 D.考试结果:考中者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20.“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明朝时,荡平东南沿海倭患,实现“海波平”的民族英雄是( ) A.明神宗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明成祖 21.实现如图图示中两种变化的历史人物是( )

A.阿保机 B.努尔哈赤 C.皇太极 D.阿骨打

22.“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此话中“贵国”指的是( ) A.西班牙 B.英国 C.葡萄牙 D.荷兰

23.明朝末年曾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歌中的“闯王”指的是( )

A.黄巢 B.吴三桂 C.李自成 D.李时珍

24.如图为清朝前期疆域简图。②处应填写的地点是( )

A.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B.南海诸岛 C.西伯利亚 D.巴勒喀什池

25.明朝废除丞相,实行八股取士;清朝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其主要目的都是( ) A.促进文化繁荣 B.防止人民反抗 C.防范腐败发生 D.强化君主专制

二、材料解析題(26分)

26.(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