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原:是指能与T细胞的TCR及B细胞的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2. IR:胰岛素抵抗(IR):是指必须以高于正常的血胰岛素释放水平来维持正常的糖耐量,表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处理葡萄糖的能力减退 3. Ig: 免疫球蛋白(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4.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指脊椎动物某一染色体上一组大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所编码的分子在免疫应答、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参入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 5. 补体 complement/C
是存在于正常人或动物血清中的一组与免疫相关并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电泳主要在?区。由30余种可溶性蛋白质与膜结合蛋白组成,又称补体系统。
6.超敏反应:是指以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的同时,所发生的生理功能紊乱和(或)组织损伤。 二、简答题
1.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 免疫球蛋白分子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heavy chain,H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ight chain,L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 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1)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刺激抗体产生的物质称为抗原,抗体分子与其相应的抗原发生结合称为特异性结合。例如,白喉抗毒素只能中和白喉杆菌外毒素,而不能中各破伤风外毒素,反之亦然。 (2)抗体与补体的结合在一定条件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抗体分子可以与存在于血清中的补体分子相结合,并使之活化,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称之为抗体的补体结合现象,揭示了抗体分子与补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3)抗体的调理作用抗体的第三种功能是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在体外的实验中,如将免疫血清中加入中性粒细胞的悬液中,可增强对相应细胞的吞噬作用,称这种现象为抗体的调理作用。自此揭示了抗体分子与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为了说明抗体分子这些生物学功能,必须进一步了解抗体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 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和吸入花粉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均属于Ⅰ型超敏反应. (1)发生机制是:青霉素具有抗原表位,本身无免疫原性,但其降解产物青霉噻唑醛酸或青霉烯酸,与体内组织蛋白共价结合形成青霉噻唑蛋白或青霉烯酸蛋白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致敏.当机体再次接触青霉噻唑醛酸或青霉烯酸共价结合的蛋白时,即可通过交联结合靶细胞表面特异性IgE分子而触发过敏反应,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吸入花粉引起的支气管哮喘也属于该类型,机体再次接触花粉后,可引起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从而发生过敏性哮喘. 3. ABO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为什么只有血型相合才能输血呢?因为当含有A(或B)凝集原的红细胞与含有抗A(或抗B)凝集素的血清混合时,由于相对抗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如A与抗A)的相互作用,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凝集成团的红细胞可以堵塞小血管,引起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接着这些红细胞又破裂溶血,放出大量的血红蛋白。当大量血红蛋白从肾脏排出时,又可以堵塞肾小管而损伤肾功能,引起少尿或无尿。这一连串的反应可以引起下列症状:皮肤发青、四肢麻木、全身发抖、胸闷、腰疼、心跳加速、血压下降,严重时甚至死亡。因此,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4. 减毒活疫苗是病毒或细菌经过了各种处理后,发生了变异的活病毒或活细菌。这种减过毒的活病毒或活细菌接种到体内后,可在机体内生长繁殖,引起机体反应,产生抗体,起到保护机体的作用。因为这些病毒和细菌已经发生变异,毒性减弱,不会引起疾病,注射一次可获得长时间或终生的保护。然而,减毒活疫苗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虽然是减了毒,但毕竟还是活的病毒或细菌,对胎儿没有绝对的安全保证,故这类疫苗孕妇不能用。
减毒活疫苗接种禁忌
1.一般禁忌
●最近4周内曾使用丙种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或其他被动免疫制剂者,应推迟活疫苗的预防接种 [1] 。
●急性传染病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及恢复期。有某种传染病既往病史者,考虑其已获得病后免疫,可不必接种相应疫苗。
●对发热者(特别是高热者)、急性疾患者、严重营养不良者,应暂缓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