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系统腐败典型案件的探究与分析
周波
(广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高校本来应是象牙塔,是教书育人和培养社会人才的地方,理当是一片只有书香没有铜臭的净土。然而现实却是,近年来高校腐败案件频发,就连那些所谓的“211”、“985”名校也陷入高校腐败的旋窝中,这些都颠覆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大学精神日益沦落,高校已成为腐败犯罪新的高发区。因而本文在此举出几例高校腐败的典型案例,对这些高校腐败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找出高校腐败的频发领域,并且进行高校腐败的原因分析,从而寻求一条在高校中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光明道路。
关键词:高校:腐败问题:成因:治理:措施
一、高校系统腐败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人民大学原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腐败案
2014年5月30日,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向公众宣布:以涉嫌受贿罪决定对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予以逮捕。
经查,2006年至2013年期间,蔡荣生利用职务便利,在学校特殊类型招生过程中为考生提供帮助,收受贿赂1000余万元。2013年11月20日,经上级指定管辖,南京秦淮区检察院对蔡荣生立案侦查。同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暂缓自主招生一年,文体特长生和体育特长生除外。 中国人民大学确认,蔡荣生因涉嫌违法违纪接受调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胡
1
娟也被免职协助调查。
案例二、教育部公布四起高校科研经费使用违规违纪案
2014年10月16日,从教育部官方微信“微言教育”获悉,在近期召开的直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情况第二批专项检查动员部署会上,教育部通报了4起科研经费使用违规违纪典型案件,并对即将开展的专项检查工作进行部署。
此次通报的4起典型案件是:浙江大学原教授陈英旭将科研经费划入自己控制的公司,贪污945万余元,被判刑10年;北京邮电大学原教授宋茂强借用他人身份证件办理银行存折,冒名领取劳务费,将68万元科研经费据为己有,被判刑10年6个月;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教授李澎涛、王新月夫妇二人以虚假采购耗材的方式向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支付264万余元,涉嫌贪污,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山东大学刘兆平采取虚开发票的方式,骗取科研经费等公款
2
341.8万元,被判刑13年。
案例三、重庆师大教授张世友论文涉抄袭案
2014年5月7日,重庆师范大学正式通报,张世友的部分学术论文存在抄袭、引用过度等学术不端与学术不规范行为。决定解除其教授岗位聘任、撤销其校内所有学术职务和学术称号、调离教学工作岗位。 作者简介:周波(1991-),安徽合肥人,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广州发展研究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从事公共服务与绩效评价研究。 1
屈胜文.人大招生处原处长受贿千万被捕[N].西安日报,2014-5-31(4). 2
姜杰.教育部通报四起高校腐败案N].人民日报,2014-10-17(9).
1
重庆师范大学启动了对张世友学术论文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程序,经同行专家评议鉴定、校学术委员会审议等程序,得出调查结论:张世友的部分学术论文存在抄袭、引用过度等学
3
术不端与学术不规范行为。
案例四、合肥工业大学原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孙佩石受贿案 2014年8月12日上午,合肥工业大学原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孙佩石收受教材供应商贿赂18万元一案,在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003年8月至2012年7月,孙佩石在担任合肥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院长、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期间,分管学院教材采购工作。期间,孙佩石决定学院教材由院办公室统一采购, 并确定滕安源经营的合肥科育图书有限公司、安徽博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教材供应商。滕
4
安源为表示感谢,在2005年至2012年春节、中秋节期间,共送给孙佩石人民币1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