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的伞》说课稿
一、说教材
《倾斜的伞》是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感受亲情。《倾斜的伞》这篇叙事兼抒情的散文,以“雨中倾斜的伞”为线索,将外公对“我”的爱和“我”对外公的爱,这一“爱的感情线”连缀起来,使我们感受到爱的传递与延续。
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有着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前后两部分内容穿越了时空,人物发生了变化:外公已经苍老,“我”已经长大。两部分情节相似,语言描述也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不管岁月如何变迁,那份隔了时空依然传递着的浓浓的亲情却永恒不变,愈久愈浓。 二、说学情
当今,孩子们不论吃的,穿的,玩的,就连上学,无一不在享受着亲人的呵护,那么他们是否感受到了爱的温馨与幸福呢?他们又是否懂得去感恩,回报这些爱?事实上,现在的孩子对爱的感受确实缺乏,更不用说主动献出自己的爱了。相信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一定对亲情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与感悟。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虑,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认读本课的五个生字,掌握十三○个要求会写的生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
2提高学生随文识字,随文理解词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及长大了的“我”在雨中对年迈外公的照顾。体会祖孙间的亲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而语文重在读,在读中悟情、读中悟理。这篇文章文质兼美、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腻,所以把“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有情感地朗读课文”作为教学重点。从字里行间悟情,找到语言感悟点,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因此,我认为本课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边读边体会外公和“我”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关爱他人,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学会感恩和回报。 五、说教法、学法:
因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将关注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
围。为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个性,塑造个性。新课标对中年级学段的阅读教学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六、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将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主要是通过学生预习课文,自己掌握生字、词,并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是对全文的剖析,也是本次我说课的重点,在这一课时中,我将采用多种阅读方式,抓住重点进行教学,下面我就说一下第二课时我所安排的几个环节。
(一)复习导入,质疑激趣: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下方法: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先写了“我”小时候,外公为我撑伞的事。再写了多年后“我”为外公撑伞,这伞中传递的是晚辈对长辈的浓浓亲情。最后写“我”永远珍爱这把充满温情的伞。这是一把倾斜的伞,也是一把充满温情的伞。下面就让我们来继续学习伞下感人的故事吧!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是由于这是第二课时,学生们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引导学生围绕这样的话题阅读思考,可以使学生达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基本的阅读要求,同师生共同走进课文,去感受“我”外公之间浓浓的爱。
(二)、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我”小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我”长大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场景有哪些相似?人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通过仔细阅读,不难说出雨中倾斜的伞的情景的相似,而通过进一步的阅读,品味外公和“我”的对话,“我”给外公递毛巾的细节等,从而感悟到祖孙之间的亲情。(让同学们用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读一读,出示重点句子,让学生先自由读,然后指名读,最后进行小组比赛读)
(2)、请同学们说一说文中那些词语或语句,给你感触最深,谈谈自己看法。(引导学生抓住“伞歪了”“总是一半干一半湿的”和两次描写外公的笑容处,让学生体会)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中对中年级阅读要求中说: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重点词语的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把抓住文中的重点词作为深入阅读文本,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主要手段,这是教给学生的又一阅读方法,更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三)、拓展升华、深化主题
(1)、结合课文最后一句话,以“那把倾斜的伞是( )的伞”为基本句式,给这句话换种说法。
(2)、提问:有时,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个小小的举动……往往能给人带来温暖和快乐,你在生活中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学文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育人。此环节将语文课堂延伸至家庭生活,教育学生感恩回报、珍惜亲情,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美好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