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川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济川中学初二语文期末试题

请注意:考生须将本卷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优秀的书jí是一种由高贵的语言和闪光的思想所构成的财富,为人类所míng记,所珍惜,是我们永恒的伴侣和慰藉。她把良师益友介绍给我们,使我们认识qì今为止人类最伟大的灵魂;她把智慧勇气赐予我们,让我们从狭ài的山谷走向广阔无垠的草原。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

A.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B.原产墨西哥的大丽花,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的品种。 C.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D.“什么呀!”赵小桢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读得不对?”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A.纪录片《大国工匠》所介绍的24位工匠,技艺精湛,业绩非凡,令人叹为观止。 ....B.人们听了巫漪丽和吕思清合奏的经典曲目——《梁祝》,不由得触目伤怀。 ....C.吊脚楼因地制宜,依山而建,每根木柱、每片青瓦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D.5月14日,川航一客机出现机械故障,机长刘传建力挽狂澜,将飞机成功降落机场。 ....4.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7分)

① 为山九仞, 。 ② ,智者见于未萌。 ③ 浮光跃金, 。

④ 文人墨客常借典故表情达意。秋瑾的《满江红》中引用典故,抒发了词人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心情的句子 ? !

范仲淹的《渔家傲》运用典故,表达功业未建、有家难回的矛盾心理的句子“ , ”。 5. 名著阅读。(6分)

(1) A 道:“我这几日也曾寻思,想这事必然要发,如何在此安身得牢?止有

一个哥哥,又被嫂嫂不仁害了。甫能来到这里,又被人如此陷害。祖家亲戚都没了! (2) 今日若得哥哥有这好去处叫我去,我如何不肯去。——只不知是那里地面?”

(3) 张青道:“是青州管下一座二龙山宝珠寺。我哥哥鲁智深和甚么青面好汉杨志 (4) 在那里打家劫舍,霸着一方落草。青州官军捕盗,不敢正眼觑他……”

A (人物),他投奔二龙山的原因是

(3分) (2) 下列关于《水浒传》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两项是(3分)( )( )。 ...

A. 宋江人称“及时雨”,他在怒杀阎婆惜后刺配孟州,在浔阳楼上题了反诗“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后被逼上梁山。

B.传神的细节描写使作品耐读。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林冲买酒时将火炭盖了,来时草厅已被大雪压塌,林冲探身去摸,火种已被雪水浸灭,为后来草料场被大火燃烧必是奸人所为埋下伏笔。

C. 林冲是坚决反对招安的英雄之一。平定方腊回京,途中染患风瘫不能痊愈,留在杭州六和寺中让鲁智深看视,半年后不治而亡。

D. 《水浒传》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小说生动地描写了被压迫者先后走上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揭示出“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E.史进“九纹龙”,因为与少华山落草好汉朱武等人交往,受到官府迫害,不得不逃出家园,拟去关西经略府投奔师傅王进,途中遇到鲁达。 6.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7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狼专题和探究古诗词中的科学,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你也乐在其中。

【填成语】下面是三个有关狼的成语,请根据提示将它补充完整。(3分)

【寻科学】我国大量的古代诗词是宝贵的文学遗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阅读下面的诗句,探寻其中的科学奥秘。(2分)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感悟】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不少于两点)。(2分)

一只狼吃饱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睡觉。另一只狼气喘吁吁地从远处跑来。这使躺着的狼十分惊奇,它问:“你在追赶羚羊吗?”“没有!” “有人在追赶你吗?”“没有!”“那你为什么没命地奔跑呢?”那只狼说:“听说狮子要来了。”

“狮子要来?”听了这话,它放下心来,“狮子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可怕的呢?你去跑你的吧,我要睡觉了。”

后来,狮子真的来了。由于它的到来,整个草原上的羚羊的奔跑速度变得极快,这只狼不再那么容易得到食物了,不久便饿死了。临死前它不住地怨恨,认为狮子破坏了自己平静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 阅读郑锡的《送客之江西》诗歌,完成第7题。(4分)

乘轺奉紫泥,泽国渺天涯。 九派春潮满,孤帆暮雨低。 草深莺断续,花落水东西。 更有高唐处,知君路不迷。

注:①轺:使者乘坐的车辆。②紫泥:古人用泥封书信,泥上加盖印章。皇帝的诏书用紫泥,这里即指诏书。③九派:长江流至湖北、江西九江一带,分成九条支流。④高唐:指父母。 7. (1) 发挥合理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九派春潮满,孤帆暮雨低”展现的画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面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首联说明他此行的使命和去向,是要到那遥远的水乡泽国去。

B. 颔联两句诗人没有正面抒写自己的别情,而别情已在景中。这一联对仗工整,状物入微。 C. 颔联是从细处着眼,颈联是从大处落笔;颔联侧重于行程,颈联则侧重于玩赏。 D. 最后两句说到此行尚可顺道探望父母,当不致因留连风光而耽误行程。全诗写得轻快流

③①

丽,富有生气,乃送别诗中的佳作。 (二) 阅读《宫他亡西周》(节选),完成 8~11 题。(14 分)

宫他亡西周,之东周,尽输西周之情于东周。东周大喜,西周大怒。冯且曰:“臣能杀之。”君予金三十斤。冯且使人操金与书,间遗宫他。书曰:“告宫他:事可成,勉成之;不可成,亟亡来。事久且泄,自令身死。”因使人告东周之候曰:“今夕有奸人当有矣。”候得而献东周,东周立杀宫他。

注释:①宫他:西周的大臣。②候:古代在国境和道路上负责守望、侦察及迎送宾客的官吏。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