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县委副书记扶贫调研工作座谈会汇报材料

20XX年县委副书记扶贫调研工作座谈会汇

报材料

尊敬的xx副局长、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谨代表xx县各族人民对公安部近年来对我县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xx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和公安部帮扶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xx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xx县位于xx省xx中部,地处滇、黔、桂三省结合部中心,属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左右江革命老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国土面积1785平方公里,辖10镇1乡4个街道,151个村(居、社区),居住有汉、布依、苗、彝、回等17个民族,总人口55.74万人(常住人口54.90万人、流动人口0.84万人),农村户籍人口45.96万人。18年以来,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坚持“一切工作围绕扶贫,一切工作指向扶贫,一切目标为了脱贫”的工作思路,按照“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总体要求,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用心用情用力回答“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大问题。18年,全县所有乡镇实现减贫摘帽,贫困村出列20个,易地扶贫搬迁完成9134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2487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7.16%,截至18年底,全县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664户32913人。18年计划减贫2.75万人以上,实现5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摘帽目标。

1 / 9

一是聚焦对象精准,着力解决“扶持谁”的问题。按照“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要求,对全县农村户籍人口开展户户见面、全员精查,通过“五比五看”“六看法”等工作方法,全面掌握各村、组具体情况,逐户摸清户籍农户家庭人口结构、生产资源、收入来源、生活现状、发展意愿等详细信息,真正做到贫困对象底数清、人口结构明晰。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开展以来,按照建档立卡信息系统、贫困户家庭情况、纸质档案“三统一”要求,对18年3579户脱贫户和10264户贫困户及生活困难人员进行大回访,拾遗补缺,进一步核实生产条件、生活条件、收入状况等基本信息,核准致贫原因、脱贫路径、帮扶措施、贫困退出时限。通过“大回访”,修改增补各类信息3200余条,将992户1913人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省扶贫云系统进行帮扶,使扶持对象更加精准。

二是聚焦责任精准,着力解决“谁来扶”的问题。强化作战体系建设。38名副县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对全县38个贫困村实行1对1包保,其余贫困村由州直部门副县级及以上领导包保,实现了副县级领导包保贫困村全覆盖。整合县委党建办、县扶贫办、县小康办、县创建办、县移民局等力量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实行脱贫攻坚战区制,成立县级脱贫攻坚突击团、15个乡镇(街道)脱贫攻坚冲锋队和151个村级脱贫攻坚尖刀班,形成协调一致、便于指挥的脱贫攻坚工作体系。建立村级“5+N”领导机制。在向村级派驻党建扶贫“五人小组”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特”原则,充分利用农村信贷员、离任支书、退休返乡干部、寨老、致富能人等力量,建立村级“5+N”

2 / 9

领导机制,形成党建统领、多方参与的脱贫攻坚工作格局,充实壮大了村级领导力量,让村级决策更加民主,让扶贫措施更加精准科学。建立“常务家长”帮扶机制。按照“精准识人”和“因村派人”原则,选派396名驻村干部组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选派77名村级党组织“第一书记”、39名村主任助理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建立1名驻村干部、1名村组干部、1名农村信贷员+1户贫困户的“3+1常务家长”帮扶机制,对18年3579户脱贫户和10264户贫困户进行包保。强化基层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民生特派员监督工作,每村聘用1名兼职民生监督员,每人每月1000元报酬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将村级常务干部报酬从每月1600元提高到每月2400-2900元,切实激发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全县“五人小组”“常务家长”共走访群众71856人次,召开共商会1871次,制定村规民约151个,帮助基层谋划发展思路1408条,解决实际困难问题1011个,办实事好事1486件,化解矛盾纠纷706起,群众满意度得到不断提升。

三是聚焦措施精准,着力解决“怎么扶”的问题。着力抓好产业扶贫。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10”配套政策文件精神,研究制定xx县脱贫攻坚“1+N”工作方案,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方案23个,全面保障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要求,以“四方五共”为方法路径,广泛与群众共商,切实找准符合群众发展意愿和发展实际的产业路子。深入实施乡村发展倍增计划,以“三变四化”为切入点,借助互助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600余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合作组织+村集体经济+贫困户”联结机制,

3 / 9

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带动农户增收。18年以来,共落实脱贫攻坚资金9亿元,整合涉农资金4.5亿元、特惠贷2亿元,盘活历年扶贫资金1亿元、脱贫攻坚基金5000万元、惠农脱贫贷1亿元,落实帮扶项目7362个。18年6863户拟脱贫贫困户共得到资金扶持1.2亿元,发展到户项目4085个,2058户入股企业、滚动发展、股份分红,实现稳定增加收入。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三”改革配套经验,围绕解决搬迁群众后续发展难题,制定《xx县易地扶贫搬迁生计保障和后续发展实施方案》“1+N”保障措施,出台21个具体方案,确保搬迁群众一步住上好房子,逐步过上好日子。“十三五”期间,我县易地扶贫搬迁总任务为6691户290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441户23772人),18年已搬迁2188户913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78户9093人)。严格落实生态补偿制度。针对建档立卡系统中的退耕还林贫困户,争取最优惠的政策补助,通过设立护林员、防火员等生态公益岗位,优先安排贫困人口就业。同时,支持贫困群众直接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增加其生态建设管护收入,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目前,全县已有260名贫困人口成为护林员,每人每年可获10000元工资性收入。稳步推进教育资助帮扶。严格落实贫困家庭子女就学资助和优惠政策,实现全县建档立卡贫困生资助全覆盖。18年以来,共资助2686名贫困学生,资助资金475.71万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救助、卫计扶助、财政救助“五重医疗保障”体系,8大类39种重大疾病基本实现免费治疗。取消建档立卡

4 / 9

贫困户县内住院起付线,采取医疗机构垫付、合管中心审核报销的方式,按不同比例报销医疗费用。设立500万元医疗保障基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五重医疗保障”报销后剩余部分费用进行兜底,防止群众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18年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582.9万元,救助1179人次。实施减量提标,大力推进“两线合一”,稳步提升兜底贫困户生活水平和质量,城乡养老金发放实现全覆盖,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4万人,参加社会保险8.22万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从每人每年5280元、2580元提高到5808元、3060元。

四是聚焦动态精准,着力解决“如何退”的问题。严格执行退出标准。坚持“收入达标,吃穿不愁,教育、医疗、住房有保障”的贫困户退出标准,按照“七种不能脱”要求,进村入户逐项核实、补齐短板,确保退出精准。严格退出程序。严把“脱贫提名、入户核实、贫困户认可、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一榜公示、乡镇(街道)核准、县级备案、签字消号”的脱贫程序关,实行县、乡、村签字背书制度,按照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压实脱贫责任,严防数字脱贫、算账脱贫。 我县脱贫攻坚工作有成绩、也有短板,有压力、也有动力,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但有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公安部各位领导的关怀指导,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做细做实各项工作,我们会坚决把中央、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各项要求和“大比武”部署落实到位,努力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和年度减贫摘帽目标,举全县之力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硬仗。 二、xx公安工作情况

5 / 9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