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小学“三个课堂”建设初探-2019年教育文档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小学“三个课堂”建设初探

DOI:10.16657/jki.issn1673-9132.2016.23.140

“三个课堂”是指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专递课堂是利用多点音视频全双工同步通讯技术在网上同步上课的方式,能使边远地区上不齐课、上不好课的农村学校与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好的学校同上一堂课,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名师课堂是指一些经验特别丰富的高级教师、教学名师开设网络课堂,形成更多更好的优质网络教育资源,探索网上教研活动的组织形态,使名师资源得到更大范围的共享;名校网络课堂是指利用网络课堂的形式,使名校丰富的教育资源扩散到更广的范围,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

我认为“三个课堂”从技术层面来讲,它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窄带天网地网--点播时代;宽带互联网--直播时代;音视频全双工同步通讯技术--互动交流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名师课堂。 农村小学课堂相比城区小学师资要薄弱一些,办学条件要差一些,教师无法离开岗位去外地参加专门的培训,又缺乏与一些名师面对面交流的条件,而学生也无法享受到更好的优质课堂、更新的学习模式、更先进的学习环境。那么,如何才能让农村小学尤其是教学点也享受到城区优质的教学资源、高效的教学模式和先进的学习环境呢?我认为“三个课堂”应该可以解决这个

问题。

一、“三个课堂”的模式

(一)教师应用“三个课堂”模式

在新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模式的背景下,教师和学生要先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方法。而怎么改、改什么就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尤其是对于农村小学的教师来说,交流范围狭窄,无法外出学习,所以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对他们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偏远农村小学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名师课堂教学模式,与名师互动交流有关新的课堂模式的知识与技术,让他们真正坐在名师的“课堂里”,像学生一样享受名师的讲座,享受到最新的教学模式和最先进的教学环境,掌握后再内在消化,才能体会到它们为学生带来的效益有多大,才能让学生受益。所以,应该多为教师搭建这样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坐在办公室就可以观摩名师、名校课堂,并就本节课堂的教学模式、方法、内容等实时与主讲的名师学习、研讨和交流。 (二)学生应用“三个课堂”模式

当然,在当前的新背景下,不仅教师要改变教的模式,学生也要改变学的方式方法。学校应想法设法让学生享受到国内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名师、名校课堂,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时代,更应该要删除“教室围墙”,让他们与城区学校或发达城市的师生同上一堂课,在课堂上实现远程与名师、名校同学在线实时音视频互动交流,与名校同学共同探讨一个问题。如果条件允许,

还要让学生人手一台平板,并有配套的教与学的云平台等,学生的预习、讨论、学习、测试等环节都能在云平台上进行,这样,不仅可以远程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层次定制学习内容,实现点对点的个性化教学、自主化学习,还可以实现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效率、学习效果的智能分析,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三个课堂”。 (三)“三个课堂”听课环境

如果听课的学生不能配套移动终端、平板电脑和相应的教学平台等这些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的学习环境,我还是认为名师、名校课堂更应该以教研教改、教学研讨的形式为学生开设,主要让学生学习先进的学习方式方法,而不是以授课或学知识的形式为学生开设。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远程主讲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兼顾远程听课的无数学生,也不可能与远程听课的学生交流,更谈不上点对点的个性化教学、自主化学习;二是课程的进度、难易度的掌握会显得很被动。 二、教学环境搭建 (一)教师远程学习环境

一是要有名师、名校课堂网络直播、点播、互动平台的开放,包括用户、权限、时间的开放等,让农村偏远学校在相应的时间段能坐在教室里收看名师课堂直播、点播,并有权限与名师音视频实时在线互动交流或网上互动交流;二是听课教师多媒体电脑(带耳麦、摄像头)、互动终端等硬件学习环境的配套;三是要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