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升格——病文修改——点题[优质文档]

点题

病文:

品味快乐

快乐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领导者认为快乐是为人民服务;工作人员认为快乐是工作;小偷认为快乐就是能偷到更多的钱,学生就是快乐就是努力学习。那么快乐究竟是什么呢?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只要你心去品味,你就会发现快乐其实就是给予,就是奉献。)

有人曾说过:“如果你有一份快乐,但你把它讲述给别人,那么你就有两个快乐。”所以,我认为快乐就是不断的给予他人。

我就有过亲身经历。一天,家中来了几个客人,妈妈让我到街上去买菜。我兴高采烈地来到街上,突然,一阵悠扬的歌声传入了我的耳朵。我循声找去,原来有两个人在大街上唱歌。他们的前面立着一个牌子,写着“聋哑人募捐”。这时,我仔细一看,原来拉二胡那个人是聋子,唱歌的那人是个瞎子。他们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靠卖艺来换回一点生活费。

“乡亲们,求求你们行行好,帮帮我们吧!”一曲演奏完后,他们双膝跪地,向围观的人道。有许多人都把钱投向他们,有十元的,五元的,还有五角,甚至壹角的,看到这一切,我握钱的手不禁握得更紧了,同情之心也不禁油然而生。

“捐,还是不捐?”我在心里问自己。捐吧,就没钱买菜了,可妈妈还等着要菜招待客人呢。不捐吧,两个残疾人也着实太可怜了,我实在不忍心看着他们受苦。

捐,我下定了决心。于是,我把妈妈给的买菜钱全都给了他们。没钱买菜了,我只好空着手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无比地轻松,把可能会受到妈妈责骂的恐惧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我一路哼着欢快的曲子,蹦着跳着。这时,天空也格外的蓝,空气也特别清新,小鸟也和着小溪的韵律在空中、树林间飞舞着,嬉戏着。

同学们,(在品味过去的快乐中,我明白了:)生命需要快乐,快乐源于给予,源于奉献。

所以,同学们,尝试着给予吧!那样你的人生将会变得无比地快乐。

【点评】这篇文章的材料选得不错,也写出了快乐,但由于审题不到位,文中只有“快乐”,而没有“品味”。就这个题目来说,“快乐”是“品味”出来的。因而扣题不紧。因而只能属于三类作文。

其实只要在开头和结尾点一下题就可以变为一类作文。具体修改是把文中红色部分换成批注里的文字就可以了。

【修改感悟】

一、点题对一篇文章(特别是考场作文)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1、开篇点题,能让你明确写作的中心,不至于跑题。

2、行文中点题,能及时的调整写作思路,把目标集中到写作中心上来。行文中点题犹如车的方向盘,它能及时的调整你的航向,不至于发生事故。

3、结尾点题,能收束全文,升华主题。使得文章结构紧凑,再次点明主题,让主题更深刻。 二、如何点题

1、开头点题的方法,开头点题就是要把文章题目或题目中的关键词或直接或间接(指暗示性的话语)的巧妙的放进开头。好的开头应做到:①精炼,简洁,做到小巧精美。让读者一看就明白后面要写什么。②点题也要为后文打好基础。也就是说开头点题的同时,要把后文写作的内容用最精练的语言做以概括。

2、行文中点题要做到以下两点:

①要自然。所谓自然就是说该点就点,不该点就不要点。 ②要适度。适度就是指点题的强度要与行文过程中的感情或主题的需要而定。

3、结尾点题:结尾时再次把题目或题目中的重点词语或直接或间接的放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中。结尾点题应做到:总结全文并升华主题。 亮 点

作文要有亮点才能吸引人。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

有个“萤火虫”吧! 何谓亮点?

让读者觉得精彩、动情的东西。可以是引人眼球的标题、春云初展即倾人的开头、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结尾;可以是新颖独特的见解,深邃丰厚的哲思,奇特瑰丽的想象;也可以是描写精彩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一处景物、一种修辞、一番感受 ……

怎样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写出亮点—— 1把概括性的词语,换成具体形象的描绘或叙述。 2抓住特征举些例子。 3分解动作。4运用修辞 学方法: 重视修饰语

“傍晚,我打着伞走在路上,突然一位同学跑来说,‘咱俩挤挤吧。 ”__(只有主干,不具体,你能如何加以扩句,使语句生动起来?) 加上修饰成分后:“(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我[一个人]打着伞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从身后窜上来]一位同学,[一下子用手搭住我的肩膀]说:‘雨真大,咱俩挤挤吧.’”__(风雨交加的景象和借伞者的恳切诙谐情态跃然纸上)

国庆节,来了客人,母亲亲自下厨。外婆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夹了菜放在塑料袋里。

当上完最后一道菜,母亲也坐了下来,一边同客人客套,一边吃

剩菜。这时,外婆一下子站起来,把母亲拉到厨房门口,把装有菜的塑料袋,放到母亲的手上:“欣欣,你快吃吧”母亲愣住了,看着菜,抬起头,使劲儿盯着外婆异样的笑脸。哇的一声,她大哭了。 国庆节,来了客人,母亲亲自下厨。这时外婆的动作十分怪异:她朝四周看了又看,就像一个正要准备偷糖的孩子。当她确定没有人注意她的时候,大大方方地夹了几大筷子菜放在塑料袋里,客人见了顿时大惊失色,却又装着没看见。只有外婆一个人兴高采烈,似乎自己的手法十分高明。

当上完最后一道菜,母亲也坐了下来,一边同客人客套,一边吃盘中剩菜吃。这时,外婆忽地从座位上弹了起来,一把抓住母亲的手往外拉。母亲莫名其妙,只好顺从地起身…

一到厨房门口,外婆便警惕地用身子挡住众人的视线。然后把刚才的菜,放到母亲的手上:“欣欣,你快吃呀,快吃呀。”母亲愣住了,看着那还冒热气的菜,半晌,抬起头,使劲儿盯着外婆异样的笑脸。哇的一声,她大哭了。

存在问题——走如急马,意犹未足

妈妈递过一杯牛奶。我喝了一口,继续做作业。 如何写好细节? 在关键处驻足 细微之处慢说

妈妈递过一杯牛奶。我喝了一口,继续做作业。

妈妈递过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我赶忙喝了一口,一股暖流立刻从嘴中传到了胃里,接着又传遍了全身,我的精神为之一振,信心百倍地继续投入 “战斗”。

七年级刚住校,我很想家,想着想着就哭了

七年级刚住校,我是那么的不适应,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陌生的同学,陌生的教师,陌生的教室,陌生的学习内容,连自来水里流出来的水都是陌生的,晚上醒来,想起妈妈的笑脸,爸爸的大手,奶奶的唠叨,爷爷的叮咛,泪水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二、抓住特征举出例子。 “我的妹妹是个很顽皮的孩子”,小作者就举出了这样一个例子:

“我的橡皮泥用完了,叫妹妹帮我拿一下。小妹,帮我把楼下的橡皮泥拿上来。却传来妹妹的回答:‘啊,什么呀?’‘帮我把楼下的橡皮泥拿来?’‘啊,你说什么呀?我还没听清楚。’‘帮我——把橡皮泥——拿来——’‘啊。什么呀?你再说一遍——’我知道妹妹不给我拿了,只好自己去拿了”。

像我们要写一把刀锋利,有的同学就写“他的刀很锋利”,这样写,就不具体,锋利到什么程度呢?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举些例子来说明了:只见他拿刀去砍碗口粗的大树,大树应声而下;他又拿刀去斩筷子粗的铁丝,顿时铁丝一分为二。再看看刀刃,完好无损。这当中没有写出“锋利”这个词,但是谁看了这些话,谁就知道这刀锋利,文章也就显得具体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