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学会自我情绪管理
黄宇静
深圳市福田区金鼎山欣宇儿童中心
摘要:幼儿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情绪积极,情绪反应适度。安定愉快的情绪是幼儿保持身心健康和行为适应的重要条件,而愤怒,恐惧,悲伤等消极情绪可使幼儿身心发展失去平衡,长期郁积还会导致病变。因此,教育儿童学会自我情绪控制与调节,让幼儿保持积极愉快的心境应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帮助幼儿学会自己调节情绪;让幼儿学习和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使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 关键字:幼儿心理健康;尊重;理解;情绪;幼儿;教师;家长; 正文:
幼儿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情绪积极,情绪反应适度。安定愉快的情绪是幼儿保持身心健康和行为适应的重要条件,而愤怒,恐惧,悲伤等消极情绪可使幼儿身心发展失去平衡,长期郁积还会导致病变。因此,教育儿童学会自我情绪控制与调节,让幼儿保持积极愉快的心境应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帮助幼儿学会自己调节情绪;让幼儿学习和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使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
一、尊重幼儿
有的老师一看到孩子愤怒的样子就会很排斥。觉得孩子“没有教养”,在心里上便和孩子成了对立的局面。他们把愤怒情绪的管理简化为两个字:压制。“你怎么能随便打小朋友”!“再哭我就不要你了!”“男子汉动不动就哭,丢人!”这些话不经意间就会从我们的嘴中冒出来。
很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无法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尊重,心里无法感受到爱的温暖,会更加激发孩子的反抗心理,加剧孩子的愤怒情绪。如果我们想让孩子从心里接纳我们,愿意和我们沟通,真正地平息心里的愤怒,我们首先要做到:尊重他们。
二、理解幼儿
“要教育好孩子,先要了解孩子”,这是一句永远经得起推敲的教育箴言。在处理愤怒情绪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幼儿愤怒情绪的原因。
造成学前儿童愤怒的原因有许多,比如:要求得不到满足,心理不平衡,对成人行为的不理解,与小伙伴之间的矛盾,缺乏社会交往经验等。另外,还有一些幼儿自身的原因,如身体上的不适,孩子本身的气质类型,家庭环境等等。我们要认真分析幼儿愤怒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三、疏导幼儿
当孩子产生愤怒情绪时,会对身心造成不利的影响。平息孩子心中的愤怒,是处理愤怒情绪的第一步。
(一)转移注意——让愉快的情绪占领至高点。
其实转移注意力都是一种暂时缓和负面情绪的方法,目的是使你不受负面情绪的掌控,与压抑无关。
情绪的应对:
1、最好是考虑如何不让负面情绪发生。
孩子发脾气不是必然发生的,很多情况下有内在原因,或者父母的方式孩子不易接受而造成的。所以,改变孩子或者改变自己是情绪管理中最重要的。成人的情绪管理也是如此,善于接纳、宣泄和忍耐虽然是需要的,但都不是上策,最好的是改变习惯性思维,使负面情绪不产生。
2、抓好开始。
在上一部分我说过,有了情绪之后,一点儿小事就可能激发更激烈的情绪。所以,此时不是讲理的时候,适当的妥协和变通是必要的。
有一位妈妈告诉我一个事情:妈妈奖励给孩子一元钱,爸爸让孩子自己去拿钱,那里有一个一元的硬币和一个五角的硬币,于是孩子就都想拿走。孩子爸爸不让拿,可是孩子不听,最后孩子爸爸硬从孩子的手里抢过了所有的钱。这样孩子就坐在地上不上学了。爸爸就一直用话语激孩子,说什么迟到了什么的话,结果孩子就倔强地说不上学啦,结果孩子爸爸大打出手,还用皮带抽打了孩子。
这就是一个情绪逐渐升级的例子。孩子想多拿走一个五角钱固然不大好,但是父亲把孩子所有的钱都抢走也是不对的。爸爸没有宽容孩子,做了不理性的事情,导致孩子不高兴。已经有了情绪,父亲不去缓和情绪,反而火上加油,自然让孩子更加生气,变得倔强不讲理;最后演化为打孩子,两败俱伤了。
3、负面情绪很强烈。
此时,孩子已经不理性了。所以,要敬畏情绪的力量,此时更不能用平常的要求来对待他,就不要去讲道理了,更不能用更大的脾气去喝止。适当的宣泄是可以的,但是此时往往不能平和情绪,所以不如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使之情绪较快地缓和。转移注意力针对的是情绪,而不是孩子的要求,只是等他平和下来再去讨论他的要求。
总结一下,情绪管理的重点在于如何使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在负面情绪产生后,当然要接受这个现实,如果可能伤害、影响别人则适度提倡忍耐,如果不舒服可以通过宣泄,转移注意力直接去缓解情绪。
(二)积极引导——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对于中班、大班的孩子而言,注意力转移的方法显得有些稚嫩,我们可以采取积极引导的方法,引导他们理解成人的行为,理解同伴的行为。 “想想看,他为什么会跟你动手?如果别人抢了你的玩具,你心里会怎么样?”当孩子理解了别人的行为,心中愤怒的情绪会消失大半。这种引导,适合于稍大点的孩子。当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了,学会冷静处理了,我们的情绪管理就离成功不远了。 (三)合理发泄——疏通比截流更重要
有时,单单靠转移注意和劝导是无法平息孩子的怒气的,而压制的方法虽然一时有效,但对孩子的身心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孩子的愤怒有时需要发泄。发泄情绪的方法有许多种,重要的是引导孩子用文明的方法来发泄,比如可以通过画画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愤怒。这种方法对学前幼儿的作用非常明显,对大班幼儿来说,通过画儿来表现心中的愤怒无论是对于孩子的情绪管理还是表现能
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另外,娃娃家,表演区都可以有效引导孩子通过情境再现的形式宣泄自己心中的愤怒。
(四)冷处理——不教育也是一种教育
对于任性的情况,如果引导不能起到作用,可适当采用冷处理的方法。在讲明道理之后,置之不理。然而这种冷处理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对孩子身心起到负面的作用,应当慎用。特别是小班孩子,不宜采取这种方法。
纲要指出:要促进幼儿富于个性的成长。每个孩子的情况有所不同,要求教师在管理幼儿园情绪的过程中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针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攻击性强的幼儿可是让他去打沙袋,让他在不干扰别人的情况下发泄自己的愤怒;性格内向的孩子可以运用“游戏治疗”方式加以疏导,这会让他们感觉到很“安全”。
四、环境为重
除了做好愤怒情绪的应急处理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做好以下几点,有效帮助孩子实现情绪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愤怒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当个好老师,为孩子创设温馨的好环境
环境对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纲要中指出,要重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这里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给幼儿创设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要求教师爱孩子,对孩子付出爱。实验证明,一个和谐的安全的心理环境,有助于幼儿对问题做出积极的归因,从而有效避免愤怒情绪的产生。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认为情绪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步发生的,环境因素十分复杂,因此任一情绪体验的产生都可能是由环境中的不同因素引起的。可见环境对人的情绪、情感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而且环境是一个后天的、可调节的因素,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它,尽可能地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其处于积极的情绪之中。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实实在在存在的物体组成的环境;心理环境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态度及情感交流的状态。幼儿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变化。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是满足幼儿需要,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在物质环境的创设上,应做到整洁、美化,并具有科学性。研究发现:素雅整洁的房间,光线明亮、颜色柔和的环境,使人产生恬静、舒畅的心情。相反,阴暗、狭窄、肮脏的环境,给人带来憋气和不快的情绪。
(二)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幼儿的情绪变化
在心理环境的创设上,应做到宽松、愉快,充满激励。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注意该说什么,忌讳说什么,要用饱含爱意、期待、包容的眼光平等地对待每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尊重,从而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
一些小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加方便快捷地发现孩子情绪上的变化。比如区角“心情卡”,每个孩子早上来园时都去插一张心情卡,心情好就插笑脸,心情不好就插哭脸。老师可以及时发现到心情不好的孩子,进行个别疏导。
在家园联系本上,一般都会有情绪这一条。这种对情绪的观察并不是一句空话。及时发现幼儿情绪变化,有时就能防患于未然。
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要求教师不但眼里有孩子,更要心里有孩子。及时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幼儿情绪进一步恶化。
(三)教个好方法,使幼儿学会自我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使幼儿学会情绪管理。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讨论,使他们学会更多情绪管理的方法:小朋友们生过气吗?为什么生气?我们生气的时候应当怎么办?对于中大班幼儿来说,情绪管理并不是天方夜谭。
我曾引导幼儿讨论过个这话题。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很惊喜:“生气的时候可以想一些开心的事,想着想着就不生气了”“我生气的时候,就去做运动,踢球。”“我生气的时候,就把我不开心的事讲给小兔子听,就不生气了!”“我生气的时候,就把生气的事画下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引导及时,孩子们完全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五、家园合作是前提
有人把幼儿教育比作一辆自行车,而家庭和幼儿园就是车上的两个轮子。幼儿教育能不能成功,关键在于家园是否形成了合力。
家庭是幼儿教育的第一个港湾,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可以看到,家庭环境对幼儿情绪的影响是巨大的。家庭环境和谐的幼儿对同伴间的矛盾容易做积极的归因,而家庭环境不和谐的幼儿多会出现脾气暴燥,易怒的情况。家长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也会影响到幼儿的情绪发展。因此,我们要积极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在家及时关注幼儿情绪变化,积极引导幼儿,最终帮助幼儿实现情绪的自我管理。
参考文献 [1]刘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