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笔记

《中国哲学史》笔记

第一篇子学时代 第一章绪论

一、哲学之内容 二、哲学之方法 三、哲学中论证之重要 四、哲学与中国之义理之学 五、中国哲学之弱点及其所以 1.

中国哲学家之哲学,比西洋以及印度哲学家之哲学,大有逊色。但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为,非尽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能。1)“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故中国人不十分重视著书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中国哲学家,多讲“内圣外王”之道。内圣:立德;外王:2)

立功。立言乃为最后不得已而为之。3)中国古代由于竹简夯重,著述立言务求简短,往往仅写结论,后人虽不受此限,但亦因仍不改。 2. 3. 4.

中国哲学家多注重于人之是什么,不重视人之有什么。更重视内在圣人,不重视外在知识。 逻辑在中国亦不发达

中国哲学家对于宇宙论之研究,亦甚简略。 六、哲学之统一 七、哲学与哲学家

八、历史与哲学史二者相互影响 九、历史与写的历史两回事

十、叙述式的哲学史与选录式的哲学史 十一、历史是进步的

十二、中国哲学史取材之标准 第二章泛论子学时代 1. 1. 2. 3. 4. 5. 6. 1.

子学时代之开始

中国之文化,至周而初具规模。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而从文哉,呜呼,吾从周”在孔子眼中,周朝的典章制度,实可以“上既往圣,下开来学”。

孔子之前,尚无私人著书立著之事。从前贵族统治,他们是有知识的人,有想法直接就付诸于实施了,无需著书立著。著书立著乃是后来人想实现自己的想法却不得而不得已为之的事情。 孔子一生未作官亦未做他事专以讲学为生,亦是开先河

孔子的思想是有系统的,在此之前,无有。所以,中国哲学史可以自孔子讲起 孔子同时代的没有人可以与孔子的系统的思想和理念

孔子后,墨学杨学兴起所以百年之后的孟子才力推儒学,距杨墨 子学时代哲学发达之原因

自春秋至汉初,在中国历史上,是为一大解放之时代,于其时,政治制度、社会组织、经济制度,皆有根本性的改变。

具体:1.贵族政治之崩坏。

2.贵族政治相连带的经济制度井田制度的崩坏

.

商人阶级亦乘时抢占势力总之,世禄井田制度破坏,庶民解放,营私产,为富豪。次重大变动开始于春秋,完成于汉之中叶。

上古时代哲学之发达,由于当时思想言论之自由,而其思想言论之所以能自由,则因当时为一大解放时代,一大过渡时代也。 2. 1. 2. 3. 4.

子学时代之终结

秦始皇焚书,盖李斯之意,非欲尽灭当时只学说也,只为统一思想。其实秦始皇“第烧民间之书,不烧官府之书,第禁私相授业,可诣博士授业。 儒家哲学,亦在汉初完备。

春秋以后,言论思想极端自由之空气于是亡矣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标志着子学时代终,经学时代始。 四、古代大过渡时期之终结

到汉代中叶,政治上,社会上的新制度,已经逐渐定形。在经济方面,亦是,人逐渐安于新制度。汉朝虽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但对此社会的经济的秩序,未有根本上的触动。 五、古代著述体裁

流动之书,非一人所为,亦非一时代所撰,故难断定。 诸子百家: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农、纵横、杂。九家 第三章孔子以前及其同时之宗教的哲学的思想 1.

鬼神 多神论

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敬鬼神而言之“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论语八佾》大概是存而不论的态度。 2.

术数

宇宙间事物,古人多认为多与人事互相影响。故古人有所谓术数之法,以种种法术,观察宇宙间可令人注意之现象,以预测人之祸福。分为六种:天文、历谱、五行、杂占 3.

于百神之外,又有天、帝 在中国文字中,天有五义。

o 物质之天——天地之天

o 主宰之天——皇天上帝

o 运命之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o 自然之天——自然之运行 o 义理之天——宇宙之最高原理 o 一部分较开明之思想

到春秋时,有一份比较开明的人,渐渐不再相信鬼神即所谓的天道。——至少敬而远之 5.

人之发现

到春秋时,渐渐有人尝试着将各种制度与人相联系,(从前都是相信制度乃是上天安排创造的),易维各种制度皆为人所设,且为人而设。

礼乐刑罚的作用:管教治理天下的作用,初时,文字不发达,以礼乐来作为治理天下,管教庶民之方法。使“百官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使“民不昏乱” 对于祭祀,亦有人本主义的解释——人道鬼事

第四章,孔子及儒家之初起

一、孔子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冯友兰先生的观点: A、

.

? ? ? ?

孔子是中国第一个是学术民众化的,(以六艺教人,或不始于孔子,但以六艺教一般人,实始于孔子) 以教育为职业的 开战国讲学游说之风

创立,或者发扬光大了中国的“士”阶层非农非工非商非官僚之士人阶级。 B、孔子的行为与希腊的智者相仿佛

C、孔子的行为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与苏格拉底之行为以及在西洋历史上的影响相近似。 二、孔子对传统的制度以及信仰的态度 六艺:周公所作,而孔子述之

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其所述者,即周礼也 孔子对于鬼神的见解: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季路问事鬼神,子月: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三:正名主义

孔子以为政治上社会上各种阶级之破坏皆自上始。礼乐征伐,子诸侯出。则十世以后。必有降至“自大夫出”,则五世以后,比陪臣执国命 四、孔子以述为作 五、直仁忠恕 六、义利及性

孔子注重人之性情之自由。认为人之性情之真的流露只须其符合礼,便是至好。人的行为,亦可以因时因地而不同也。即所谓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我则异於是无可无不可”

第五章墨子以及前期墨家

一/关于墨子之考证

墨子生年:BC468-376晚于孔子孔子是卒于BC551-479年 鲁人

一说:墨子源于孔子之学,只是就其方面发挥而已。例如,孔子亦是提倡节用尚俭的“礼与其奢也宁简” 亦有说,墨子之学与宋有关者经考证,墨子是宋之大夫。(俞正燮) 所以:

墨子先在鲁受孔子观点(尚俭、节用、明鬼、尊禹)之影响,后又为宋大夫,又和送人兼爱非攻之教,遂成墨学。

墨子之学说,盖就贫民之观点,以主张周制之反面也。元宵节快乐 二、经经说大取小取六篇的时代 三、墨者为一个有组织的团体 四、墨子哲学为功利主义 五、何为人民之大利 六、兼爱 七、宗教的制裁 八、政治的制裁 九、余论

第六章孟子以及儒家中之孟学

一、孟子之抱负及其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孔子一生的真相为继承文王周公之业,孟子一生之志向为继孔子之业。 二、孟子对于周制之态度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