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8.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侵犯了学生的[ ] A.隐私权 B.名誉权 C.人格尊严权 D.受教育权
9.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是[ ] A.社会、知识和儿童
B.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C.政治、经济和文化 D.知识、能力和需要
10.“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1.在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12.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 ] A.班主任工作
B.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C.党支部、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 D.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从系统论出发,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______。
14.按照实施教育的不同社会空间划分,教育学包括:社会教育学、学校教育学和_____等。
15.20世纪上半叶,与赫尔巴特教育学形成对峙,对世界各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影响最大,并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教育家是_____。
*16.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由那些有着共同爱好、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学生群体表现出来的。这表明学生文化具有明显的_____。 *17.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是因为个体身心发展具有_____性。
1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素质)与外部环境(如社会发展水平)在_____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19.教育目的能引导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制约受教育者的发展进程,这说明教育目的具有_____作用。
*20.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包括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对_____的研究等三个方面。
*21.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_____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佳发展的原则。
6
22.教学是一种特殊的_____过程,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23.确定学校德育内容的依据包括教育的方法和德育目标,_____,时代特征。
*24.班集体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_____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教育载体。 25.继《教育法》、《教师法》之后,我国于1995年12月颁布了《_____》,对准备进入教师队伍从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人员作出了职业资格的要求。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27.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包括哪几个方面? *28.简述一堂综合课的结构。 四、论述题。
29.以往,教完生字后,张老师都让学生将每个生字抄写10遍,准备第二天听写,可学生生字听写的成绩总是不理想。张老师想,肯定是抄得还不够,于是便将要求提高到每个生字抄20遍甚至30遍,但学生的听写成绩仍然没有提高。这时,张老师才意识到:重复抄写并不是掌握生字的有效办法。经过认真思考,她想出了一个应对的法子,并向学生宣布了自己的“新规定”:学生可以免做抄写作业,但要保证自己第二天生字听写能够“过关”。这样一来,学生记忆生字的方法可多了:除了抄写外,采用了口读、手写、心记“三管”齐下的方法,还有的同学将生字做成卡片,随时随地记忆??结果,学生的听写成绩有了较大程度提高。
试从学生的本质属性以及师生关系的理论来评析张老师的“新规定”。
30.小明喜欢睡懒觉,因而上学经常迟到。经过班主任的教育,他已有所好转,连续两个星期不迟到了。可是最近天气一转冷,他又开始赖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