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 )

一、培养目标

立足辽宁,面向全国,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人文社科素养和职业道德,掌握软件工程学科基础理论、相关技术和实践方法,具备设计与实现大中型软件系统、管理和改进软件过程、组织协调软件开发团队的能力,能够在软件及相关领域从事软件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等工作,兼备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科生毕业后经过年左右的实际工作,能够达到下列目标:

培养目标:能够运用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综合应用软件工程知识和相关领域知识,研究、设计、开发和维护大中型软件系统,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

培养目标:拥有团队精神、有效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有效地发挥作用,或有能力组织、领导具体应用领域的项目团队;

培养目标:能够适应行业需求和学科发展,拥有职业发展中的持续学习与自我完善能力,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培养目标:具备健康的身心、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影响,在工程实践中能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培养目标: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跨文化)交流能力,了解软件工程专业相关的国际惯例及国际竞争方式,能自主、平等、有效地开展国际合作。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收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

.工程知识:应掌握软件生命周期中涉及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到软件实践中,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

掌握软件工程专业必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且能将其应用于表述软件工程问题; 掌握软件工程专业工程基础理论知识,能选择恰当的模型用于表述复杂软件工程问题; 掌握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知识,且能将其应用于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建模和求解;

理解系统的概念,且能将其应用于复杂软件工程中的系统架构、网络通信、支撑平台等问题。 .问题分析:能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与软件工程相关的基本原理,进行软件系统的分析与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的软件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

.

运用数学、自然科学方法制定分析模型;

运用流程图、类图、图等软件工程方法描述问题;

能正确表达一个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证实方案的合理性;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针对特定系统需求设计解决方案,包括软硬件功能设计、系统架构设计、组件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等,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

掌握软件生命周期要素,了解软件开发过程管理模型,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具有设计符合功能与性能需求、并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的能力。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

具有构建符合特定需求及限制的单元及系统的能力。

.研究:能够基于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能够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计算机软件系统中的关键环节,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搭建实验环境,开展实验研究;

能够理解系统软件的设计思路和基本原理,并具有应用软件技术、科学方法创新性地解决软件工程具体问题的能力;

具有分析与解释数据的能力,包括实施实验并与预期结果进行实验比较;

具有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的能力,包括从实验中呈现结果,并总结结论形成报告; 能够融合专业知识结构,具备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能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

掌握获取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

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 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实践中提高现代工具的应用能力,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软件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软件工程实践和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具有实施软件工程项目的能力,并能应用软件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对实践过程进行评价;

能够评价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当承担的责任。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能够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理解计算机技术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软件工程实践,评价针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职业规范: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能够拥有健康的体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

.

.个人和团队: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协调、表达、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能够理解多角色团队中每个角色的含义,能够在团队中做好自己承担的角色;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主动与其他成员沟通、合作、开展工作;

能够根据团队整体需求去组织、协调团队成员间关系,初步具备参与管理团队、协调工作的能力。 .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具备一定的社交技巧,能够使用技术语言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沟通与表达,能够就与本专业相关的当前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想法;

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和组织能力,具备初步的工程技术文档写作能力;

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能够使用合适的管理方法与经济决策方法管理项目计划和预算及确保工作进度;

能够发现质量标准、应用目标、操作流程的变化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并采取恰当的措施。 .终身学习: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对于自我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认识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积极跟踪职业的发展需求,能够制定并实施符合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

三、主干学科

软件工程

四、学制

四年

五、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六、核心课程

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概论、操作系统、网络及其计算、软件工程概论

七、课程和环节的总体框架图

.课程统计 教学环节 公共基础课 必修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必修课 素质拓展教育课(必修) 选修课 实践环节 专业选修课 素质拓展教育课(公选)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总学分 学分比例 总学时 — 学时比例 —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