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2806+医学免疫学(专业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医学免疫学》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2806)

一、考试性质

该考试大纲是为同济医学院招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皮肤病与性病学、感染病学等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而制订的,即专业基础课入学考试。 二、考试的对象

参加当年全国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满分为100分)

1、基础知识 约60-70% 2、综合能力 约20-30%

(四)题型比例

1. 名词解释 约 30-40% 2. 简答题 约 60-70% 四、评价目标及内容

《医学免疫学》入学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免疫学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原理的掌握和其在临床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教材:龚非力主编的《医学免疫学》(本科生教材)科学出版社(第3版,2012)

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第一章 医学免疫学绪论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免疫学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2. 熟悉免疫、免疫学概念

3. 了解免疫学发展史及免疫学在医学生物学中的重要地位 二、学习的内容和要点

1. 免疫的概念

2.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免疫学在未来医学中的作用与地位 4. 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第二章 抗原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抗原、半抗原、载体、抗原表位的概念。 2. 掌握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3. 熟悉抗原的种类。 4. 熟悉影响抗原应答的因素。 5. 了解超抗原、佐剂。 二、学习的内容和要点

1. 抗原的概念和抗原的两大特性:抗原的免疫原性和抗原的反应原性。 2.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包括抗原本身的因素和机体的因素。

3. 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抗原决定基的概念; B细胞决定基(表位),T细胞决定基(表位)的概念和特点;交叉反应的概念、机制和意义。 4. 人工结合抗原的反应原性以及天然蛋白质的反应原性。

5. 抗原分类的基本概念,胸腺依赖抗原和胸腺非依赖抗原,抗原的其他分类方法 6. 其他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佐剂、超抗原和丝裂原)的种类和作用机制

第三章 免疫效应分子之一:抗体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抗体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功能。 2. 掌握单克隆抗体的基本概念。 3. 熟悉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及功能。 4.了解独特型的概念.

5.了解抗体的异质性、制备。 6.了解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概念。 二、学习的内容和要点

1. 抗体(免疫球蛋白)的基本概念

2.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和恒定区、功能区、J链和分泌成份,酶解片段等。

3. 抗体的异质性,独特型的概念。

4.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功能:特异结合抗原、活化补体、结合Fc受休、通过胎盘等。 5. 五类免疫球蛋白分子的特点

6. 单克隆抗体的基本概念,其优点和生产技术。 7. 抗体的制备: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 8. 免疫球蛋白分子超家族的概念和种类。

第四章 免疫效应分子之二:补体系统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补体系统的基本概念、命名和成份,补体系统激活的三条途径。掌握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2. 熟悉补体受体种类,作用及分布

3. 了解补体激活过程的调节,如C1抑制物,C4结合蛋白、I因子,H因子等。 二、学习的内容和要点

1. 补体系统的基本概念、命名和成份。

2. 补体系统激活的三条途径的激活物质、激活过程。

3. 三条激活途径的主要不同点。 4. 补体的性质、补体合成的部位。

5. 补体激活过程的调节,体液中重要补体灭活物质如C1抑制物,C4结合蛋白、I因子,H因子等的调节作用。 6. 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第五章 免疫效应分子之三:细胞因子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细胞因子概念和命名 2. 掌握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3. 熟悉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4. 了解细胞因子受体 二、学习的内容和要点

1. 细胞因子的概念。 2.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3. 细胞因子的分类。 4. 细胞因子的受体。

第六章 免疫细胞膜分子之一:CD分子与粘附分子

一、目的和要求

(一)白细胞分化抗原(CD) 1. 掌握CD的概念

2. 熟悉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CD分子 (二)粘附分子(AM) 1. 掌握粘附分子概念和分类

2. 熟悉在免疫应答中产生重要作用的粘附分子 3. 了解粘附分子的重要生理和病理作用 二、学习的内容和要点

1. 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功能。 2. CD的概念、功能。

3. 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CD分子。 4. 黏附分子的概念、功能。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