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试卷在总体上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重视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也关注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突出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注重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关注了对获取数学信息能力以及“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的考查;特别是重视几何推理书写及计算量的增大为我们以后的教学起了较好的导向作用。 1、重视双基,突出重点知识考查

整张试卷考查双基意图明显,填空题第1-9题,选择题第11-14题,解答题17、18、20、21题等属基础题,占总分的60%左右。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既注意全面性,又突出重点,在试卷中,四边形、图形的对称和变换等主干知识进行了侧重考查。 2、重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考查数学应用能力

如第19题是具有生活背景的实际问题。试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考查中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感,考查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数学模型的能力,培养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 3、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初中数学中常见的整体思想、分类讨论、探索开放等数学思想方法,在试卷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试卷第16、17(4)、23题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第17题主要体现了整体思想;第22、24题以结论开放的形式考查学生探究能力;第25题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探索。

二、主要失分及原因分析

1、主要失分情况:失分较严重的题有:第10题,学生阅读能力较差;第14题,基本概念不清;选择题中第16题:得分率仅8﹪,

1 / 3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分类不完整;第17题中的第(4)小题,绝对值的化解存在很大的问题,大都学生都漏解;第19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较差;第23题:分类正确的仅4﹪,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要分类,也有些不明确分类的标准,还有的画不出钝角三角形时的图形。第24题探究出正确结论的仅12﹪,反映出学生对轴对称的性质掌握不到位,第25题能正确验证猜想结果的仅14﹪,对于猜想题中所给材料能观察归纳出规律,但有很多学生因为不知道怎样验证而失分。 2、主要失分原因:

(1)、考前复习时间过短,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复习,未能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整合和梳理。

(2)、平时讲解的习题起点过低,导致学生缺乏应有的应变能力,提优补差工作落实不到位。

(3)、分类、探究能力较差,如三角形高的两种分类形式;探究2个角之间的关系时直接写出结论而没有说明理由;猜想结果正确但如何验证却不知所为。 三、改进措施:

针对试卷中的情况,本备课组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打算在下阶段的工作中作以下改进:

1、立足课本,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的本质,并能灵活运用。对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耐心指导他们将知识内容落实到位,让其每节课都有一点收获,真正将补差工作落到实处。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精讲多练,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2、加强基本方法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归纳一些常见题型的一般方法,以便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触类旁通。

3、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及综合解

2 / 3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决问题的能力。

4、强化过程意识,注意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重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让学生展开思维,弄清楚其背景和来源,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同时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结论和过程并重。

5、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力求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去分析问题,要精心备课,积极创设问题情景,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探究、类比、推广、归纳总结,努力促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进行转变。

6、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学生认真审题、规范解题的习惯。如审题时可划出关键字句,在图形中作标记等。

7、重视对试题、教材的研究,多分析中考试卷的命题方向,常见题型进行针对性训练,对学生进行一些解题技巧方面的指导。

古城中学 史学斌

二〇一二年五月

3 /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