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盒的注射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58)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控制盒的注射模具设计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1.1题目背景与研究意义 我国塑料模工业从起步到现在,历经半个多世纪,有了很大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尤其是塑料模具发展速度将高于其它模具,在模具行业中的比例将逐步提高。本设计题目涉及目标均为工程实际零件,通过对塑件的实际测绘,完成基本参数,然后运用《塑料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等知识。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塑料模具的发展是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 在我国, 起步较晚, 但发展很快, 特别是最近几年,无论在质量、技术和制造能力上都有很大发展, 取得了很大成绩[6]。国外的模具种类繁多, 常用的就有几十种.就模具的重量而育, 最大的宜80 吨, 最小的只有几克. 按模具类别统计. 以1982年日本模具生产构成比为例, 其中冷冲棋占38.2 % ,注塑模具占34 %压铸模占91% ,玻瑞棋、橡胶5.4%其它模具占13.9 % . 据日本通产省机械部门统计, 共生产模具98万套, 其中冲模的产值占40.5 % , 注塑模具占38 % 。近年来, 美国、前苏联和德国等国的模具工业发展的趋势与日本大体相似[7]。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 2.1主要内容 本设计是工程实际零件——电器控制线路板固定盒本体元件为模具设计适用对象,用于控制线路板的固定,该零件两边有侧向划槽,必须用考虑到侧抽芯机构才能

完成,因此需要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模具结构设计:确定模具的设计方案,进行整体设计;主要部件设计计算及校核并绘制塑料件零件图与模具装配图:编写设计说明书。塑件二维图如图1所示: 图1 控制盒的二维图 2.2研究方法及路线 在充分了解了塑件的结构特点后,需要查阅和收集资料,对方案的设计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研究,然后考虑能否实现该模具的设计制造,并保证高效率的生产,还要明确塑件的生产批量、成型方法和技术经济目标,在满足塑件使用性能要求,保证塑件质量的前提下按最经济的原则选择成型方法。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去工厂参观注塑模的生产过程的理解及借鉴前人在此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完成此零件的模具设计。 2.3拟采用的研究方案 方案一:采用活动镶块和斜导柱进行侧抽芯,浇注系统采用两板式直浇口; 方案二:采用哈夫块,斜导柱进行侧抽芯,浇注系统选用侧浇口; 方案三:采用活动镶块和斜导柱进行侧抽芯,浇注系统采用两板式测浇口; 由于零件内部结构比较复杂,体积较大,所以采用方案一。 3.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前期已开展工作 3.1重点及难点 本模具设计的塑料件内部形状较复杂,其重点是设计出结构合理的抽芯机构,本课题的一个难点是考虑生产效率和成本设计一模多腔的行腔结构。 3.2前期已开展工作 (1)已充分查阅了资料,对注塑模具设计的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 (2)已对塑件结构特点有了详细的了解,并测绘了3D图; (3)已初步确定模具类型及结构,已总结出了一套合理的方案。 4.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按周次填写)

(1)查阅和收集资料 ; 第1周(2013.11.8-11.15) (2)塑件结构分析与测绘,确定设计方案; 第2周(2013.11.16-11.23) (3)用AUTO CAD和PRO/E测绘塑件图,完成开题报告;第3-4周(2013.11.24-12.9) (4)明确注塑模具设计思路,设计方案与框架确定;第5-6周(2013.12.10-12.24) (5)分析塑件包括方案设计,结构分析 ; 第7周(2013.12.25-2014.1.2) (6)确定注塑机的选择,确定方案,完成中期报告; 第8周(2014.2.15-2.22) (7)用AUTO CAD和PRO/E绘制零件图; 第9-10周(2014.3.23-4.2) (8)用AUTO CAD和PRO/E绘制装配图 ; 第11-12周(2014.4.3-4.17) (9)论文评阅,准备答辩; 第13周(2014.4.28-5.4) (10)完成论文撰写与装订和图纸的打印; 第14周(2014.5.5-5.12) (11)打印并交主审教师审阅,论文答辩。 第15周(2014.5.13-5.20) 指导教师意见(对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