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期末复习归纳(部分)

一.文艺学

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

2.它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这三个分支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3.他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文艺学同哲学,科学,特别是其他社会科学有着多方面的联系。 5.文艺学有自己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而且几乎与文学的历史一样长。 6.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文艺学开辟的新篇章。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

1.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 2.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是文学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

3.艺术生产论:文学作为人的活动之一,进入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4.文学审美意识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5.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6.人民文学论:关于“人民文学”的内涵,第一,不能将“人民文学”简单地理解为文艺题材问题。第二,也不能简单地把“人民文学”理解为一个认识问题。第三,不能简单地把“人民文学”理解为抽象的概念。

三.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人的本质力量是蕴含在人的本性中,通过一系列的言行来加以体现,贯彻的性质。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就是人的本质通过社会实践而在现实世界中对象化,人又从对象化的世界中反观自己的本质的过程。

四.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在发展上的“不平衡关系”

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论述的重要问题,从根本上说,文学生产随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同时,也要受其他意识形态生产的影响,并且又可以对物质生产等领域产生反作用。但物质生产与文学生产的关系不是一对一的,甚至也不直接关联的,其相互作用往往有着中介环节,所以在发展上可以不同步,这就是所谓的“不平衡关系”。 它的具体表现有两种典型状况:一是某种艺术类型在后来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反而衰落了,如古希腊时高度繁荣的神话,史诗,成为后代不可企及的范本;二是落后的地区,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可能超越经济发达的地区,如19世纪的俄国文学并不比英法文学逊色,但当时的俄国却是欧洲经济的落后地区。

五.文学的含义

简言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形式,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它包含三个不同的含义: 第一,文学的文化含义: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第二,文学的审美含义: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第三,文学的通行含义: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

文学的含义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六.现实型文学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它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并忠实于客观现实生活,直接揭示现实矛盾和人生状态,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反对主观随意性。现实型文学从现实生活实际出发,描写生活里本来就有的事物,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创造材料,反映客观存在,表现作者真切的现实感受。(陈忠实的《白鹿原》,余华的《活着》等。)

七.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做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

八.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1.文学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体能动地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创作主体的能动性创造,从客体的选择到重塑,首先都是按照作家“内在的尺度”即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审美需要/审美目的/审美理想来进行的。不同的作家对....具有不同的....所以....丰富多彩...)

2.文学创造的主体“客体化”是指在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中,主体从选择具体客体开始到重塑具体客体的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也就是说,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改革开放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生活的急速变迁,也引起了作家的热切关注,于是就有了“改革文学”)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