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二、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三、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及网络图 四、安全管理、文明环境保护体系与措施 五、成本控制措施
六、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备计划 七、施工设备及试验、检测仪器配备 八、施工环境协调及其他措施 九、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一 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 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 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
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主要工程建设内容及总体施工方案
本标段主要建设内容主要为:,田间道路工程,其他工程,混凝土工程。计划工期90日历天,质量要求合格。 一、施工准备
1、施工测量
开工之前根据业主、监理工程师所提供移交的三角网、水准点以及有关测量控制点、线,利用高精度全站仪等测量仪器进行现场恢复和固定线路。其内容包括导线、中线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测和增设,横断面的测量与图绘等,对所有的测量进行记录和成果整理,并将测量成果送监理工程师核查。测量成果经监理工程师核准后,按图纸要求在现场设置路基用地界桩和坡脚、路堑堑顶、截水沟、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用木桩或石灰标明其轮廓,并测绘出土石分界线,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
施工放样时,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导线网、水准点成果资料进行。中桩、导线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设立中线桩位和导线点。放样前,先对导线点进行复测联测,查明导线点末破坏或挪动时,方能进行放样。如需恢复或加密导线点,严格按照I级导线测量方法进行,计算全线统一平差。进行下一站放线时,必须对前一站所放的中桩点进行至少两个点位的复测。在移动测站前,必须对本标段路线起终点线位与高程进行联测,做好与前后标段平面及高程衔接工作。
2、调查与试验
路基施工前,应对路基工程用地范围内的地质、水文、障碍物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对挖方、借土场的填料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以下项目的试验:
①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或液性指数; ②颗粒大小分析试验; ③含水量试验; ④密度试验; ⑤相对密度试验; ⑥土的击实试验;
⑦土的承载比试验(CBR值) ⑧有机质含量和易溶盐含量试验。
调查和试验结果以书面形式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如所调查与试验结果与图纸资料不相符时,应提出解决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否则,路基不得施工。
3、防水、排水
在路基工程施工期间,为防止工程或附近农田建筑物及其它设施受冲刷或造成淤积,结合永久性排水设施修建临时性排水设施,防止施工污水排入农田、耕地或污染自然水源,避免引起淤积、阻塞和冲刷现象的发生。同时,不论挖方或填方作业,在各施工层面设置泄水横坡或纵向排水通道,防止各施工层表面积水和冲刷边坡,降低挖方路基顶面或填方基底含水量,确保其含水量符合规范要求。
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按设计图纸所示的位置和断面尺寸进行施工,开挖出的土石方除可利用料外,其余按弃方处理。
4、场地清理
在施工便道、涵洞和公路开始施工前,采用人工辅助机械,对施工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进行砍伐或移植,砍伐的树木堆放在路基用地之外,并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妥善处理。路基用地和取土用地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并将路基用地范围内坑穴填平、夯实。路基用地范围内原地面以下至少10~30cm内的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应予以清除,并用6t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弃方。
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旧路面、排水结构和其它障碍物等应予以拆除。正在使用的排水结构物,应对其排水做出妥善安排后,才能拆除。对拆除结构可利用的材料,按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点分段或分片存放,对废弃材料,按监理工程师指示妥善处理。对因拆除施工造成的坑穴要回填并压实。
(二)田间道路工程:
1、测量放样:根据道路设计施工图纸及高程控制点的具体位置和坐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对全线中桩进行复测,定出道路中心线,增设中桩,直线段20m,曲线段为10m设一个。依据水准点高程对全线的原地面进行复测,作好记录,并绘制横断面图,地形复杂地段应根据情况适当加桩,然后对每个横断面根据测量结果钉上开挖或回填边线桩。
2、基地清理与处理:根据测量放样,首先清除填筑范围内表层的淤泥、腐殖土、泥炭等不合格土及草皮、树根、建筑垃圾等杂物,根据土质、水文、坡度和填土高度对基底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①基地为松土或耕地时,应先认真压实后再填筑;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的关键质量控制点,压实试验按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填土前进行碾压试验,确定碾压机械、铺土厚度、碾压遍数等,作为施工的依据。
②当路线经过水田、洼地和池塘时,应根据积水和淤泥层等具体情况进行排水疏干、清淤鞥换土、抛石挤淤、晾晒或掺灰等处理措施,经压实后再填路堤。
③受地下水影响的低填方路段,还应考虑在边沟下设置渗沟降排地下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