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三理综第一次模拟考试(西城一模,化学部分)新

2013年西城区高考化学一模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P 31 Fe 56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蔗糖可作调味剂 B.铁粉可作抗氧化剂 C.碳酸氢钠可作抗酸药 D.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HF稳定性比HCl强 B.Mg失电子能力比Ca弱

C.NaCl与NH4Cl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D.等物质的量的C2H6和H2O2含电子数相同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发生皂化反应能生成甘油 B.蔗糖水解前后均可发生银镜反应 C.由只能形成一种二肽

D.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发生盐析 9.利用右图实验装置,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① ② ③ 实验结论 A 浓醋酸 CaCO3 B 浓硫酸 蔗糖 C H2O D 盐酸

电石 Na2CO3 C6H5ONa 酸性:醋酸>碳酸>苯酚 溴水 KMnO4 Na2SiO3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乙炔具有还原性 非金属性:Cl>C>Si 10.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加热、蒸干、灼烧至质量不变,最终能得到纯净物的是 A.向AlCl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

B.向NaI和NaBr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

C.向含1 mol NaHCO3溶液中,加入1 mol Na2O2粉末 D.向含1 mol Na2CO3溶液中,加入含1 mol HCl的盐酸 11.浓度均为0.1 mol/L Na2CO3 和NaHCO3两种溶液各25 mL,分别加入25 mL 0.1 mol/L NaOH溶液,依次形成混合溶液①和②,①和②中各指定离子的浓度大小关系不正确的是

A.①中离子浓度:c(OH—)>c(CO32—) B.c(Na+):①>② C.②中离子浓度:c(OH—)>c(HCO3—) D.c(CO32—):①=②

12.已知:CO(g)+H2O(g) CO2(g)+H2(g) ?H=– 41 kJ/mol

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同的两个恒温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 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编号 ① ②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CO H2O CO2 H2 1 0 4 0 0 1 0 4 达平衡过程体系 能量的变化 放出热量:32.8 kJ 热量变化:Q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容器①中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80%

B.容器①中CO的转化率等于容器②中CO2的转化率

- 1 -

C.平衡时,两容器中CO2的浓度相等 D.容器①中CO反应速率等于H2O的反应速率

- 2 -

25.(14分)硫酸是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可作脱水剂、吸水剂、氧化剂和催化剂等。 (1)工业制硫酸铜的方法很多。

① 方法一、用浓硫酸和铜制取硫酸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此法的最大缺点是_______。

② 方法二、用稀硫酸、铜和氧化铁制取硫酸铜,生产的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稀硫酸、铜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向混合溶液中通入热空气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由滤液得到无水硫酸铜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

(2)氨法脱硫技术可吸收硫酸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同时制得硫酸铵。主要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 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 有数据表明,吸收塔中溶液的pH在5.5~6.0之间,生产效率较高。当控制一定流量的尾气时,调节溶液的pH的方法是_______。 26.(14分)工业上用硫碘开路循环联产氢气和硫酸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在膜反应器中发生反应:2HI(g)H2(g)+I2(g) ?H>0。若在一定条件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HI(g),n(H2)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 该温度下,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_,若升高温度,K值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 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使用膜反应器及时分离出H2的目的是_______。

(3)电渗析装置如下图所示:

- 3 -

① 结合电极反应式解释阴极区HIx转化为HI的原理是_______。 ② 该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上述工艺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 27.(14分)甲、乙两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硝酸与铁反应的产物。

文献记载:I.在浓硝酸和活泼金属反应过程中,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其生成的产物有+4、+2、﹣3价等氮的化合物。 II.FeSO4+NOFe(NO)SO4(棕色) ?H<0 。 III.NO2和NO都能被KMnO4氧化吸收。 甲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CO2,关闭弹簧夹。 实验现象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浓硝酸无明显现象。 缓慢滴入烧瓶中,关闭活塞。 加热烧瓶,反应开始后停止加热。 ①A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逐渐变浅; B中溶液变棕色; C中溶液紫色变浅。 ②反应停止后,A中无固体剩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入浓硝酸加热前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2)检验是否生成﹣3价氮的化合物,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

(3)甲取少量B中溶液,加热,实验现象是_______。请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

- 4 -

甲依据该现象得出的结论是A中有NO生成。

(4)乙认为甲得出A中有NO生成的证据不足。为获取充足的证据,乙仍采用该装置和操作进行对照实验,乙作出的改变是_______,证明有NO生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5)证明A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和Fe3+,选择的药品是(填序号)_______。 a.铁粉 b.溴水 c.鉄氰化钾溶液 d.硫氰化钾溶液 28.(16分)重要的精细化学品M和N,常用作交联剂、涂料、杀虫剂等,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iii N的结构简式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2)X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3)C和甲醇反应的产物可以聚合形成有机玻璃。该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E能发生消去反应

b.1 molM中含有4 mol酯基 c.X与Y是同系物

d.G不存在顺反异构体

(6)由Y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7)Z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2013年西城区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4 题号 答案 6 D 7 C 8 A 9 B 10 B 11 D 12 C 25.(14分,每空2分) △ (1)①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产生有污染的气体 ②Fe2O3+6H+==2Fe3++3H2O、2Fe3++Cu==2Fe2++Cu2+ (或Fe2O3+Cu+6H+==3H2O+2Fe2++Cu2+)

- 5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