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模拟题及解析第六套

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模拟题及解析第六套

第一题

小梅是一名3岁女童,父母均无稳定工作,靠在夜市卖烧烤赚钱,回家很晚,且没有固定的时间。因为母亲生意繁忙,小梅三个月就断了奶,平时和母亲沟通时间较少。小梅主要是由奶奶带大的。和其他孩子相比,小梅不合群,而且不爱吃饭,睡觉没有规律,经常哭闹。

【问题】

1.儿童社会工作具有什么特点?

2.请你以儿童社会工作者的身份,运用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简要分析小梅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社会工作者介入的策略。

第二题

1995年5月出生的李可,初中未毕业就被勒令退学,目前处于无业状态。李可出生后不久,母亲就由于无法忍受父亲的种种恶习离家出走,后父亲又因犯罪入狱。从李可4岁开始就由体弱多病的爷爷奶奶照顾,每月仅靠政府的低保补助勉强度日。由于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管教,而且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的环境,李可不爱学习,经常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混在一起。他整日沉溺于网吧,并学会了抽烟、赌博、小偷小摸等不良行为。父亲出狱之后对他也漠不关心,没有承担起监护和照顾儿子的责任。不久前,李可在所谓的朋友的指使下参与了一起聚众斗殴事件,差点被抓进拘留所。爷爷奶奶对此焦急万分但对于李可的管教又有心无力。

【问题】

1.上述案例中,李可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如果你是一名社区青少年事务所的社会工作者,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第三题

任静,女,27岁。四个月前,任静生了一个可爱的宝宝,但不幸的是,宝宝患有先天性疾病,其丈夫为此而遗弃了她们母子,他从孩子出生时候起不但没出一分钱,还拿走了孩子的出生证、全家的户口本、亲友送给孩子的红包。到现在,孩子的户口还没上。为了早日给孩子上户口,任静提出协议离婚,要求是孩子改姓,姓任静的姓,不要丈夫出一分钱的抚养费,但她嫁过来时的5万元嫁妆要还给自己。其丈夫却坚持不还任静的嫁妆钱,还要先离婚,再给孩子改姓。所以,一直没有协商成功。现在任静准备向法院提出诉讼离婚,但不知该如何着手。

【问题】

1.请解释妇女社会工作的涵义?

2.上述案例中,案主任静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3.针对案主任静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第四题

吕彬今年l5岁,初二学生。吕彬的父亲是某大型私企干部,母亲是某事业单位领导,他们都没有时间管教儿子。吕彬7岁时,父母因感情不和而离异,他被判给了父亲。吕彬家境富裕,目前跟随爷爷奶奶居住在一个高档社区,爷爷奶奶对孙子极为宠爱。爸爸自己也有一套房子,还有一辆高档汽车。吕彬爱好打篮球,喜欢玩网络游戏,学习成绩不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较差,经常破坏学校公物,已被学校记过四次。最近,吕彬的父亲接到学校班主任老师的电话,如果吕彬再被学校记过,将会面临被开除的危险。吕彬的父亲、爷爷和奶奶都不知道该对吕彬采取什么方法,班主任老师对他也束手无策,学校教导主任建议他们向学校社会工作者求助。

【问题】

1.作为学校社会工作者,在个案工作中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2.请根据上述案例,分析吕彬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针对吕彬面临的问题,学校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第五题

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增加,新增就业岗位的限制,再加上经济危机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在毕业时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而贫困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更不占优势,不仅要考虑找工作的成本,还缺乏信心以及相关就业信息,于是出现了很多毕业即失业的情况。

【问题】

假设你是一名学校社会工作者,请针对贫困大学生的情况,拟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第一题答案

1.儿童社会工作具有以下四项特点:

(1)儿童社会工作的开展,要立足于社会的经济、文化、法律等客观背景。超越这些客观现实,理想主义的儿童社会工作,会大大影响实际的服务效果。立足于客观现实,也要注意不拘泥于固有的知识和经验,无视社会的发展,同样会使这项助人自助的专业活动效果大减。

(2)儿童社会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特定对象的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之上。之所以儿童社会工作成为较独立的一种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就是由于其所服务的对象有其自身特定的需求,以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儿童有别于其他人群,同时也使儿童社会工作有别于其他的社会工作领域。

(3)儿童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社会工作的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是开展所有专业活动所离不开的专业要素,在儿童社会工作领域中,并不因其实务领域的特定性,而对这些专业要素有所排斥,相反体现得更加明显和清楚。

(4)儿童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及自助的服务活动。社会工作的专业宗旨为“助人自助”,而在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表述中将其阐述为“助人及自助”,是充分地考虑到儿童这一特定服务对象的特征,儿童处于生理上的成长阶段,同时其认知能力和社会经验也处于发展期,在儿童早期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中重点是“助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自助的能力不断提高,专业服务的重点也相应地过渡到“助人自助”。

2.儿童的需要主要包括生存的需要、爱的需要、学习的需要、游戏的需要、社会化的需要、被保护的需要等。

小梅3岁,这一年龄段属于幼儿期,这一阶段幼儿的问题是分离焦虑,处于儿童早期的儿童会出现恐惧;害怕环境中出现陌生物体或新事物或新面孔;害怕黑暗;害怕睡觉。外界环境影响的作用逐渐显现,一些个体开始出现行为及心理偏差,比如过度依赖、说谎、攻击性行为等。这一阶段的主要资源是父母和家庭。父母的资源包括他们对儿童的接纳能力及感受,以及他们在儿童发展上的知识。

按照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在1.5~3岁期间,主要冲突是自主与羞耻、怀疑的冲突。 根据以上理论,小梅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从需要层面来看,小梅生存的需要和被保护的需要都被满足,可学习的需要、游戏的需要、爱的需要以及社会化的需要没有被充分满足。

(2)从小梅的生长阶段面临的问题考虑,小梅的问题也包括断奶较早,和母亲接触时间太少,导致小梅有严重的分离焦虑,所以她会出现经常哭闹,害怕睡觉,不爱吃饭,不合群等行为,可能会有恐惧感受出现。小梅的父母缺少必要的关于儿童发展阶段的知识,所以缺少对小梅的关爱。

按照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小梅在这一阶段不合群、经常哭闹,说明她的冲突还是比较强烈的。

针对小梅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介入:

(1)和小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3岁的儿童已具有简单的思维方式和能够进行交流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社会平作者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对她进行支持、鼓励。

(2)向小梅的父母介绍儿童发展方面的知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给予小梅充足的爱,为小梅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成长环境。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