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复习题

一、单选

1.公共政策的主体 ( B )

A,就是国家行政机关 B,包括各种具有法定权威性的公共部门 C,包括利益集团和政党 D,全体公民

2.对公共政策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制度是 .( A ) A,决策制度 B,议会制度 C,选举制度 D,政党制度 3.传统的政策决策往往较多地依赖.( D )

A,政治系统自身因 B,智囊团 C,理性原则 D,领导人的个人直觉和预见能力

4. 利益集团一般代表了 ( B )

A,\大众\的利益 B,集团成员的利益 C,\弱势群体\的利益 D,政策决策者的利益

5.设计政策方案时应该 ( C )

A,不遗漏任何可能的方案 B,只要找到少量的方案就行了 C,达到\满意\的程度 D,以上选项均错 6.政策评估过程也是一个 ( D )

A,辩护过程 B,展示过程 C,整合过程 D,反馈过程

7. 是国家机关的总称,是统治阶级为实现自身意志和利益而建立起来的纵横交错的组织网络。( A )

A. 国家机构B.行政机关C.立法机关D.司法机关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 D ) A.选举B.监督C.罢免D.立法

9.下列行为中,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 ( B )

A.学生要求学校减免学费 B. 农民要求政府减轻负担C. 工人要求工厂增加工资D. 公众要求传媒关注生态环境 10.政策分析需要 ( A )

A,多元的评估标准 B,简单的评估标准 C,唯一的评估标准 D,以上选项均错 11.设计政策方案需要 ( A )

A,让更多类型的方案进入视野 B,简化方案

C,统一方案的类型 D,考虑所有可能的方案 12.政策分析的步骤是. ( A )

A,灵活的 B,不变的 C,必须严格遵循的 D,可以完全忽略的 14.市场与政府最大的区别在于 ( B )

A,市场缺乏独立决策的能力 B,市场相对缺乏强制 C,市场没有约束和限制 D,市场总是带来效率

15.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的研究前期重点是( A ) A.政策的制定 C.政策的监控B.政策的执行 D.政策的评估

17.国家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履行其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因此公共政策在总体上是( B )的体现。

A.阶级压迫 C.集体智慧 B.国家意志 D.公共利益 18.下列属于强制性工具的是( C )。

A.市场 B.志愿者组织 C.公共企业D.补贴

19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 B ) A.勒纳 B.拉斯韦尔 C.德洛尔 D.马克思

20 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的研究前期重点是( A ) A.政策的制定 B.政策的执行 C.政策的监控 D.政策的评估

21 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研究后期的重点是( B ) A.政策的制定 B.政策的执行 C.政策的监控 D.政策的评估

22当且仅当存在一种可以确认的客观情势,出现强烈的公众诉求,形成明显的政策需要时,______才会最终完成。( A ) A、政策问题 B、政策执行 C、政策评估 D、政策监督

23.社会或公共问题只有在被提上政策议程的情况下,才成为 ( C ) A、政府问题 B、国家问题 C、公共政策问题 D、执政党问题

24.从评估组织活动形式上看,公共政策评估可分为( A )

A、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 B、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C、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 D、执行评估和非执行评估

25.从评估机构在政策活动中的地位来看,公共政策评估可分为( B ) A、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 B、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C、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 D、执行评估和非执行评估 26.邓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构想是______的范例。( A ) A、政策变通 B、政策创新 C、理想化政策模型 D、政策执行再决策

27.公共政策一旦____,便意味着它取得了政治系统的承认,获得了 正式的公共性和权威性。( B ) A、可行 B、合法化 C、合理化 D、系统化

28.参与政策规划的主体通常是多元的,但起主导作用的是( A ) A、政府 B、立法机关 C、公众 D、司法机关

29.政府议程指的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又被称为 ( D )

A、政策议程 B、行政议程 C、公众议程 D、正式议程 30.象征性议程的问题多集中于 ( B ) A、经济领域 B、价值领域 C、学术领域 D、政治领域

31.公共政策问题得到认定之后,政策制定者首先要考虑的是( C ) A、拟定政策方案 B、选择政策方案 C、确定政策目标 D、评估政策方案

32.公共政策是为______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 C ) A 企业 B 社会组织 C 政府 D 个人

33. 国家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履行其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因此公共政

策在总体上是________的体现。( B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