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思考题

公共经济学思考题

1、何为公共经济学?其研究对象?

答:公共经济学,又称公共部门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公共部门——亦称政府部门经济活动的科学。公共部门经济学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规律性。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即政府及其附属物。所谓政府是国民经济中唯一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在特定区域内行使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实体。公共经济学中对公共部门,也即政府的含义分成四个层次,中央政府、广义政府、统一公共部门、广义公共部门。简而言之,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行为、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和经济行为。 2、何为基尼系数?划分标准?

AG?A?B洛伦茨曲线是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曲线。

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茨曲线计算出来的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当A=0时,基尼系数=0,洛伦茨曲线与绝对平等线重合,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当B=0时,基尼系数=1,洛伦茨曲线与绝对不平等线重合,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而实际的基尼系数总是大于0而小于1。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按照国际通用标准(5个),基尼系数 <0.2表示绝对平均,

在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在0.3-0.4之间,表示基本合理;在0.4-0.5之间,表示差距较大;在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3、何为恩格尔系数?划分标准?

答:恩格尔系数是用来衡量一国收入状况富裕程度的指标,是用食品支

1

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来衡量。是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的一个规律:即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这就是恩格尔定律。

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个划分标准(6个层次),即:恩格尔系数

大于60%绝对贫穷 50%-60%为勉强度日 40%-50%为基本温饱 30%-40%为全面小康 20%-30%为基本富裕 20%以下为极其富裕 4、试论政府微观干预经济的理由。5个

答:公共物品的需求(基础设施、国家机器);垄断的存在;外部性的产生(环境);信息不对称;收入差距存在。 5、我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的思路。

答:规制与竞争并存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两者的有机结合决定着一个经济体的效率和福利水平。关于竞争和规制制度的选择,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对应于非常贫穷的阶段,此阶段以保持规制为宜;第二个阶段对应于发展中阶段,此阶段规制与竞争并存;第三个阶段对应于发达阶段,此阶段更多的选择竞争政策。 6、试述宏观干预经济的目标。

答:经济增长(稳步健康提高生活水平,我国现在已经是中高速增长);物价稳定(切身相关生活质量->政府稳定->更能体现经济增长的效果);充分就业(成年后需要就业场所、劳动价值,不等于没有失业);国际收支平衡(顺差、逆差);经济总量平衡(生产多少消费多少,防止资

2

金的积压)。

7、货币主义学派反对凯恩斯“相机抉择”的 原因。

答: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等措施,相机实行扩张性或紧缩性财政政策,以消除经济的周期波动,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货币学派认为,这种机制不仅无效,而且会导致经济生活不稳定,原因如下:第一,政府的财政政策过于迟缓,无法适应经济形势瞬息万变的需要;第二,财政政策效应具有时滞性,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第三,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和自然失业率的存在,也影响财政政策作用的发挥。 8、何为制度?

答: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一般的说,是决定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制度分正式制约和非正式制约。制度的功能有四个:实现了合作,降低了交易成本,减少了外部性,提供激励机制。

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制度变迁的特征。

答:经济体制是一个社会一定时期关于资源占有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的系统化的制度安排。

从实质上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制度的重建过程,即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取代适应计划经济的制度安排的过程。 (1)制度变迁需求的内生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不是一个“外生”的,由战略或政策的明智度所决定的政府行为,而是我国社会经济过程中国的内生需求,政府本身也不过是经济与社会体系中制度变迁的一个内在的、特殊的利益主体。

(2)制度变迁供给的滞后性。认识和组织时滞;发明时滞;菜单选择时滞;起动时滞。

(3)制度变迁目标的动态性。“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一开始就具有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