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卫生与职业病试题及答案

D.马拉硫磷 E.二嗪哝

104. 为使污染皮肤的西维因加速分解,最好用下列何种溶液清洗皮肤

A. 高锰酸钾液 B. 碱性溶液 C. 有机溶剂 D. 酸性溶液 E. 清水

105. 急性中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一般为

A.≥80% B.70~80% C.50~70% D.30~50% E.<30%

106. 轻度急性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时,首选的解毒方法是

A. 小剂量阿托品加对症治疗

B. 单独大剂量使用阿托品,并达阿托品化 C. 阿托品和氯磷定联合使用 D. 单独使用氯磷定

E. 使用氯磷定加对症治疗

107. 某工作场所地面被棕黄色油状有机磷农药污染,首选的方法应当是

A.硼酸溶液冲洗地面

B.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地面 C.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地面 D.碘加热熏蒸

E.自来水冲洗地面

108. 国内市售混配农药中最常见的主体农药类型是

A.有机磷

B.氨基甲酸脂类 C.有机氯

D.除虫菊脂类 E.脒类

109. 混配农药毒性的联合作用类型大多数呈

A.加强作用 B.协同作用 C.拮抗作用 D.独立作用 E.相加作用

110. 有机磷农药结构通式中代表酸性基团的符号是

A. P B. R1 C. R2 D. Z E. X

111. 有机磷农药结构通式中Z为何种基团或原子时,可直接与胆碱酯酶共价结合

A. 甲氧基 B. 碱性基团 C. 酸性基团 D. 硫原子 E. 氧原子

112. 马拉硫磷在动物体内主要由下列何种酶代谢转化

A. 羧酸酯酶 B. 微粒体混合动能氧化酶 C. 胆碱酯酶 D. 乳酸脱氢酶 E. 以上都不是

113.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分为

A.5级 B.4级 C.3级 D.2级

E.以上都不是

-11-

114. 急性中毒临床症状消失后的治疗观察期应延长的农药是

A. 对硫磷,内吸磷,马拉硫磷 B. 乐果,马拉硫磷,久效磷 C. 对硫磷,内吸磷, 乐果 D. 乐果, 马拉硫磷,内吸磷 E. 久效磷, 马拉硫磷, 对硫磷

115. 急性农药中毒患者在何种情况下应调离接触农药岗位

A. 急性中度中毒 B. 急性重度中毒 C. 有迟发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者 D. 出现中间综合症者 E. 出现胆碱能危象者

116.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急性中毒潜伏期一般比有机磷农药短的主要原因是

A. 氨基甲酸酯类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快

B. 氨基甲酸酯类无需经体内代谢即可与胆碱酯酶作用 C. 有机磷农药与胆碱酯酶的结合过程缓慢 D. 有机磷农药在体内代谢快 E. 以上都不是 117. 不属于有机磷农药的是 ...

A. 马拉硫磷 B. 乐果 C. 敌百虫 D. 西维因 E. 敌敌畏

118.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急性中毒主要临床表现为

A. 皮肤、粘膜刺激和全身症状 B. 肺水肿 C. 中毒性肝炎 D. 中毒性肾炎 E. 毒蕈碱样症状;

119.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急性中毒治疗原则是

A. 给予阿托品 B. 给予复能剂 C. 给予对症治疗 D. 阿托品与复能剂联合使用 E. 以上都不对

120. 喷洒有机磷农药时为减少农药经皮吸收,涂抹皮肤最有效的肥皂类型是

A. 碱性肥皂 B. 酸性肥皂 C. 中性肥皂 D. 营养护肤皂 E. 硫磺皂 121. 不符合农药安全操作规程的做法是 ...

A. 应使用专用容器配药

B. 容器使用后应在河塘里清洗 C. 施药人员应穿长袖衣、长裤 D. 杜绝自行混配农药

E. 一天喷药时间不得超过6h 122. 尘肺诊断的主要临床依据是

A. 职业史

B. 症状与体征 C. 肺功能 D. X线胸片 E. 病理切片

123. 纤维状粉尘一般指纵横径之比

A.<2:1的粉尘 B.>2:1的粉尘 C.>3:1的粉尘 D.>5:1的粉尘 E.>10:1的粉尘

124. 目前,世界范围内接触人数最多的石棉类型是

A. 青石肺

-12-

B. 温石棉 C. 铁石棉 D. 直闪石 E. 透石棉 125. 不属于植物性粉尘的是 ...

A. 木尘 B. 石棉尘 C. 亚麻尘 D. 蔗渣尘 E. 茶尘

126. 决定粉尘对机体作用性质的主要因素是

A. 粉尘的化学成分 B. 接触浓度 C. 接触时间

D. 粉尘的分散度 E. 粉尘的类型

127. 可吸入性粉尘是指

A. 直径>15?m的尘粒 B. 直径<15?m的尘粒

C. 直径在10~15?m的尘粒 D. 直径<5?m的尘粒 E. 直径<1?m的尘粒

128. 决定粉尘粒子在呼吸道阻留部位的主要因素是

A. 尘粒的直径 B. 粉尘的水溶性 C. 粉尘的脂溶性 D. 浓度

E. 尘粒比重

129. 决定吸入粉尘在呼吸道各部位阻留比例的主要因素是

A. 粉尘的溶解性 B. 粉尘的分散度 C. 比重 D. 荷电性

E. 吸入粉尘浓度和暴露时间

130. 污染皮肤后,经日光照射可引起光感性皮炎的粉尘是

A. 沥青粉尘 B. 含铅粉尘 C. 石棉尘 D. 棉尘 E. 蔗渣尘

131. 长期从事矽尘作业所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称

A. 尘肺 B. 矽肺

C. 粉尘沉着症

D. 慢性阻塞性肺病 E. 石英尘肺

132. 矽肺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并发症是

A. 支气管炎 B. 肺结核 C. 肺癌 D. 肺心病 E. 肺气肿

133. “迟发性矽肺”是指

A. 发病潜伏期大于20年的矽肺

B. 脱离矽尘作业若干年后发生的矽肺 C. 接触低浓度粉尘引起的矽肺 D. 接触者晚年发生的矽肺 E. 以上都不是

134. 尘肺综合性预防八字方针中包含二级预防内容的是

A. 教、管 B. 革

C. 水、密、风

-13-

D. 护 E. 查

135. 与尘粒在空气中悬浮稳定性关系最小的因素是粉尘的

A. 形状 B. 浓度 C. 分散度 D. 比重 E. 荷电性

136. 对我国工人健康威胁最大的职业病是

A. 尘肺

B. 职业性哮喘 C. 噪声聋

D. 接触性皮炎 E. 以上都不是

137. 在法定职业病种类与名单中,以下不属于尘肺的是 ...

A. 石墨尘肺 B. 炭黑尘粉 C. 石棉肺 D. 农民肺 E. 水泥肺

138. 矽肺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

A. 矽结节

B. 肺间质纤维化 C. 圆形小阴影 D. 肺泡结构破坏

E. 肺脏体积增大、含气量减少 139. 有关石棉肺病理改变,不正确的是 ...

A. 以肺间质弥漫性胶原纤维增生为主要特征 B. 胸膜受累较常见

C. 组织切片或痰液中可检出其独有的含铁小体

D. 病变后期大体肺切面可见灰白色纤维化索条和网架 E. 胸膜斑的大小和数量与肺内纤维化病变可不一致 140. 石棉肺患者的特征性体征是

A. 呼吸困难 B. 捻发音

C. 痰液中检出石棉小体 D. 肺功能改变

E. X线胸片上的不规则小阴影 141. 矽尘作业指

A. 接触含游离SiO2的粉尘作业 B. 接触含结合型SiO2的粉尘作业

C. 接触含游离SiO210%以上的粉尘作业 D. 接触含游离SiO250%以上的粉尘作业 E. 以上都不是

142. 影响尘肺发病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是 A. 粉尘浓度 B. 粉尘分散度 C. 接尘时间

D. 肺内粉尘蓄积量 E. 以上都不是

143. 直径在0.1~0.5μ之间的尘粒在呼吸道的主要沉积方式是 A. 截留 B. 撞击

C. 重力沉降 D. 静电沉积

E. 布朗运动沉降 144. 错误的矽肺病理类型名称是 ...

A. 细胞结节型 B. 结节型

C. 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型 D. 矽性蛋白沉积型 E. 团块型

-14-

145. 关于结节型矽肺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A. 早期无明显自觉症状 B. 可有咳嗽和一过性胸痛

C. 症状的多少和程度与X胸片表现始终呈平行关系 D. X线影像主要为小阴影 E. 以上都不是

146. 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尘肺应分为 A. 4期 B. 3期 C. 8期 D. 6期

E. 以上都不是

147. 可吸入性纤维指

A. 直径<2?m,长度≥>5?m B. 直径<3?m,长度≥5?m C. 直径<5?m,长度≥10?m D. 直径<3?m,长度≥4?m E. 以上都不是 148. 不属于影响矽肺发病的因素是 ...

A. 游离SiO2含量 B. 游离SiO2类型

C. 游离SiO2纤维的直径和长度 D. 肺内游离SiO2粉尘蓄积量 E. 个体因素

149. 可致肺组织纤维化的石棉纤维长度是 A. 只有>200?m B. 只有>100?m C. 只有>10?m D. 只有<5?m E. 以上都不是

150. 棉尘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 气管痉挛和气道阻塞

B. X线胸片上以圆形小阴影为主 C. X线胸片上以不规则小阴影为主 D. 胸痛

E. 以上都不是

151. 关于棉尘病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描述是 ...

A. 始终表现为工人休息1~2天后,再次上班的第一天才有症状 B. 有气急和胸部紧束感 C. 可有畏寒发热

D. 发病时肺部通气功能下降 E. 以上都不是

152. 湿热作业条件下,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为

A. 加快代谢产热

B. 中枢抑制降低代谢产热 C. 汗液蒸发散热 D. 负辐射散热 E. 热传导散热

153. 高气湿是指相对湿度

A. >30% B. >50% C. >60% D. >80%

E. 以上都不是

154. 反映高温作业者劳动强度和受热程度的最常用的综合指标是

A. 体温 B. 出汗量 C. 心率 D. 血压 E. 排尿量 155. 不符合热适应表现的是 ...

A. 出汗反应快

-1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