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心纯。

1.师引导:小娃偷采白莲,真的不会被发现吗?你们从哪儿知道的?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3.学生汇报交流。

(1)小娃忘记了隐藏自己的行踪,满池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一道波痕。

(2)理解:不解——不懂得,不明白,不知道。 (3)认识浮萍。

①导学:浮萍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②看,这就是浮萍,它是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先指着画面让学生理解,再出示浮萍的图片。)

当小船慢慢驶来,浮萍……(做手势)

(5)可是小娃哪里知道,小船划出的波痕已经暴露了他偷采白莲的事。多么纯真质朴的孩子呀!

(6)看到浮萍开了,你会怎么想?(替小娃担心、着急。) (7)指导学生读出这种心情。(自读、指2—3名学生读、齐读。) 4.猜诗人的行为、心理:

(1)诗中不仅藏着一幅幅美丽的、有趣的画面,还藏着一个人呢?你们猜,他是谁?

(2)你猜白居易此时正在岸边干什么?(窥视、偷笑。) (3)我来采访一下:请问白老先生,您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

6 / 11

地乐?

(4)指导朗读。 感情朗读,背诵全诗

1.指导学生想象古诗的内容,练习背诵。 2.检查背诵。

3.师引导:诗中的小娃多可爱呀,你能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吗?(学生改编故事,交流。)

4.小结:其实,像这首诗一样,写儿童有趣故事的诗还有很多,比如《四时田园杂兴》《村居》《宿新市徐公店》等,课后大家可以找来读一读。

指导写字

1.先让学生观察“采”的字形,引导学生分析。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写。(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

4.展评学生写的字。

第二课时

一、以诗引诗,创设情境

1.(出示配乐课件:吟咏春天。)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春晓》《咏柳》。

2.交流:我们刚才背诵的诗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诗。)

7 / 11

3.教师引导:大自然的美景总是令人陶醉。从古至今,不知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赞美它。(出示配乐课件:夏天情。)师导言:生机盎然的春天过去,姹紫嫣红的夏天来了,你们看到了什么? 4.导入新课,揭题。 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万物是那么和谐。南宋诗人杨万里被这个美丽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写下了一首名为“小池”的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文题目:小池。)

5.学生读课文题目,教师介绍作者。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教师导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池塘呢?我们一起来有滋有味地读读吧! 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诗歌,勾画难认难记的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可以读给同桌听,也可以读给老师听。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3)自由朗读古诗,要把诗歌读得字正腔圆。

2.指名朗读古诗,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的过程中相机出示“泉”“流”“爱”“柔”“荷”“露”“角”的生字卡片,巩固字音,交流识字方法,联系诗句或者生活实际理解字义。教师相机指导:

(1)课件出示“泉”的字理图,学生观察后小结:甲骨文字形像水从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样子。本义:泉水。

(2)课件出示“爱”的字理图,学生观察后小结:手捧着东西送给朋友,以此表示友爱、喜爱。相机用“爱”组词并说话。

8 / 11

(3)引导学生用“加一加”或“形声字”的方法识记“流”“柔”“荷”“露”。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记“角”。

3.指导学生将生字带入古诗中,再次朗读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

让我们再回到这个小池塘,去体会它的美。老师再读。 (2)这首古诗听起来很美,你会读吗? (3)请你也这样读一读,读出节奏。 (4)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5)师生对读,同桌对读,男女对读。 (6)师生接力读,全班接力读。 三、深入朗读,体会诗意 (一)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插图: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边看画面边读,说说诗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诗中找出来。(荷花池、泉眼、树荫、荷叶、蜻蜓。)

(二)理解诗意。

1.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相机引导质疑: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怎样理解“爱晴柔”?

(2)指导朗读:一道细流缓缓地从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绿树在阳光的照射下,将树荫投到水面,忽明忽暗。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

9 / 11

怎么读呢?(要读得轻柔、甜美,速度稍慢,饱含不舍之情。)

(3)指导想象:荷叶刚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样了?如果它们会说话,会说些什么?

(4)“早”和“才”诗人用得非常准确、生动。有了这两个字,我们读这两句诗时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学生交流)

(5)引言:多么细微的画面,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①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②配乐读。

2.总结: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构成了小池优美的风景。难怪诗人要把这样的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试着背诵。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小荷渐渐长大,大家想知道它们在盛夏时节的美丽姿态吗?(出示课件:满池的荷花的图片及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大家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五、写字指导

1.学生仔细观察课后田字格中的“无”“树”“爱”“尖”“角”

10 / 11

的字形,思考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得正确、好看,并把自己的建议分享给大家。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补充,重点注意: (1)“无”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2)观察“爱”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注意比例。 (3)“尖”的第一笔是“竖”,“大”要写得舒展。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欣赏评议。 作业设计 背诵这两首诗

在积累一首有关夏天的故事背下来。 画荷花。 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小池 池上 夏天的乐趣

11 / 11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