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指导

低温干燥后作为柱色谱样品。

经2.5%碳酸钠水溶液萃取后的乙醚层,继续用2.5%碳酸钠水溶液120ml分4次萃取,乙醚层经薄层色谱检查,知芦荟大黄素己除去。合并4次碳酸钠萃取液,酸化,得芦荟大黄素沉淀。

(3)经2.5%碳酸钠水溶液萃取后的乙醚层,再以0.5%氢氧化钠水溶液100ml分4次萃取至碱水层无色为止,合并氢氧化钠萃取液,酸化得沉淀,为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混合物。

4、 硅胶柱色谱分离精制大黄素

(1)装柱:取100~200目的硅胶约10g,按干法装柱

(2)加样:将样品溶解于5ml石油醚(沸程60~90℃)-乙酸乙酯(7:3)中,用吸管吸取样品溶液于色谱柱柱床顶端。

(3)洗脱:用石油醚(沸程60~90℃)-乙酸乙酯(7:3)为洗脱剂洗脱,分段收集,每份10ml,用硅胶薄层板跟踪检查(被洗脱的成分先后顺序为: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等)。合并大黄素部分,适当浓缩,放置析晶,过滤,即得纯品大黄素。 5、大黄素的鉴定

(1)在薄层板上用点滴反应检查大黄素对NaOH、MgAc2试液的反应 (2)测定大黄素的熔点。 四、 操作要点

1、本实验多次使用乙醚,因此需注意安全防火,绝对禁止有明火的情况下使用乙醚。 2、采用梯度pH萃取法分离萃取各游离蒽醌成分时,操作不宜过分剧烈振摇,以免乳化,难以分层。

3、硅胶柱色谱整个操作过程硅胶柱表面应保持一定高度的洗脱剂,不使柱面溶液流干。 4、柱色谱洗脱时流速不应太快,以免柱交换来不及达到平衡,影响分离效果。 5、柱色谱时所用的仪器要干燥。 五、 思考题

1、大黄中五种羟基蒽醌化合物的酸性和极性大小应如何排列?为什么? 2、梯度pH萃取法的原理是什么?适用于哪些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 3、试分析薄层色谱图谱中各羟基蒽醌类成分的结构与Rf值的关系。

实验三 槐花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槐花米系豆科槐属植物sophora japonica L的花蕾,自古作为止血药。其中所含主要化学成分为芦丁,亦称芸香苷,药理实验证明芦丁具有减少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为防治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药物。此外,芦丁对于放射线伤害所引起的出血症亦有一定作用。

芦丁广泛存在于植物界,已发现的含芦丁植物至少在70种以上,其中以槐花米和荞麦叶含量较高,可作为提取芦丁的原料。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以芦丁为实例学习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2、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黄酮苷、苷元和糖部分的鉴定方法 3、通过槲皮素的乙酰化反应,要求得到纯品槲皮素五乙酰化物 4、掌握纸色谱和薄层色谱的方法及黄酮类化合物的色谱特点 二、实验原理

1、芦丁可溶于热水,难溶于冷水。其分子结构中具有较多的酚羟基,显弱酸性,在碱中易溶解,而在酸性条件下易析出沉淀。故可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芦丁。

2、利用芦丁可被稀酸水解,生成苷元和糖。通过纸色谱和薄层色谱及苷元的乙酰化衍生物进行鉴定和确认。

OHHOOOOH三、实验方法

OHOHHOOOHOHO槲皮素

OH芸香糖芦丁O1、芦丁的提取 于1000ml烧杯中加入500ml蒸馏水,煮沸2~3min后,称取40g槐花米(粗粉),投入沸水中,直火加热煮沸约5min,在搅拌下小心加入石灰乳调至pH8~9,加热微沸30min后,注意添加水,保持原体积并维持pH8~9,趁热过滤,滤渣再加入200ml水,加石灰乳调pH8~9,煮10min,趁热过滤,合并滤液,稍冷(60~70℃),用浓HCl调至4~5,放置后析出沉淀,抽滤,用水洗3~4次,置空气自然干燥得淡黄色粗制芦丁。

2、芦丁的精制 将芦丁粗品置500ml烧杯中,加适量(约100ml)蒸馏水,再用石灰水调至pH8。加热煮沸数分钟,使充分溶解。趁热抽滤,滤液滴加3mol/L HCl调至pH7,放置

18小时以上,即析出沉淀。减压过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沉淀2~3次。然后用少量乙醇洗1次。抽干,于70~80℃干燥1小时,即得精制芦丁。称重,计算产率,测mp。

3、芦丁的水解 取精制芦丁2g,研细,置于500ml圆底烧瓶中,加2%H2SO4溶液150ml,于直火上加热微沸30min(要补充蒸发掉的水分),析出的黄色沉淀为槲皮素,趁热抽滤,滤液保留作糖部分的鉴定。沉淀经水洗后再用95%乙醇重结晶1次,得黄色针状结晶,于70~80℃以下干燥,即得精制槲皮素。测mp。

4、糖的纸色谱鉴定 取水解母液20ml,用Ba(OH)2的细粉(约2.6g)中和至pH7,滤去生成的BaSO4沉淀(可用滑石粉助滤),滤液浓缩至约1ml,供纸色谱点样用。

样品:水解浓缩液 色谱滤纸:新华一号滤纸 对照品:葡萄糖、鼠李糖水溶液

展开剂:正丁醇-乙酸-水(4:1:5上层)

显色:苯胺-邻苯二甲酸盐试剂喷后105℃烘10min,显棕色和棕红色斑点。 苯胺-邻苯二甲酸的配制:将1.66g苯二甲酸和0.93g的苯胺溶于100ml水饱和的正丁醇中。

5、芦丁、槲皮素的纸色谱和聚酰胺薄层鉴定

样品:自制芦丁、槲皮素的乙醇溶液 色谱滤纸:新华一号滤纸 对照品:芦丁、槲皮素的乙醇溶液

展开剂:(1)正丁醇-乙酸-水(4:1:5上层) (2)15%乙酸水溶液

显色:(1)可见光下观察及紫外灯下观察 (2)经氨气薰后再观察 (3)喷三氯化铝试剂后再观察

聚酰胺薄层的鉴定,用90%乙醇或乙醇-水(7:3)展开,在紫外灯下观察斑点颜色,或采用纸色谱的显色方法。

6、槲皮素五乙酰化物的制备 取槲皮素结晶200mg,置于圆底烧瓶中,加4ml无水吡啶溶解,再加5ml乙酸酐摇匀,接上空气冷凝管,水浴上加热回流30min,放冷。将反应液在搅拌下倾入100ml冰水中,一直搅拌至油滴消失,白色固体沉淀析出为止,抽滤,滤饼用水洗涤,干燥后用95%乙醇重结晶,得针状结晶,测其熔点(文献值为193~195℃)。

四、操作要点

1、提取中加入硼砂,即能调节水溶液的pH,又有与芦丁分子中的邻二酚羟基结合,达到保护芦丁减少氧化的目的。但硼砂价格较贵,工业上用较大量的石灰加少量的硼砂,同样达到提高质量的要求。

2、搅拌下用石灰乳调节pH8~9,既可达到碱溶解芦丁的目的,又可除去槐花米中含有的大量果胶、粘液质、多糖等,使这些成分生成钙盐沉淀不致溶出。但pH不可过高,否则钙离子能与芦丁形成螯合物析出而降低收率。

3、用浓盐酸酸化调pH4~5,pH不宜过低,以免芦丁形成钅羊盐,重新溶解,降低收率。 4、槲皮素五乙酰化衍生物制备中,所有仪器均要干燥。 五、思考题

1、 提取芦丁工艺中影响产量与质量的因素是什么?为什么要加硼砂水沸溶液? 2、 使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的目的?为什么? 3、 芦丁水解不完全时将产生什么结果?

4、 黄酮类化合物有哪些提取方法?芦丁的提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5、 芦丁和槲皮素用不同展开剂系统展开,将出现什么结果?为什么? 6、 芦丁和槲皮素聚酰胺薄层将出现什么结果?为什么? 7、 槲皮素乙酰化衍生物的制备应注意什么?

如何证明芦丁分子中只含有葡萄糖和鼠李糖?如何证明苷元、葡萄糖、鼠李糖的连接位置?

实验四 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我国薯蓣皂苷元资源极为丰富,薯蓣略的八十多种植物中大多含有薯蓣皂苷,其中可用于生产薯蓣皂苷元的植物原料有穿山龙,盾叶薯蓣,山萆解等,用其根茎提取薯蓣皂苷元。

薯蓣皂苷属于甾体皂苷,经水解后可以得到属于甾体结构的薯蓣皂苷元,是合成甾体激素的重要原料。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掌握苷类的酸催化水解方法 2、 掌握甾体皂苷元的提取方法 3、 掌握甾体皂元的检识方法

4、 掌握索氏提取器的应用 二、已知主要成分的理化性质

穿山龙根中含有多种甾体皂苷,其中薯蓣皂苷含量最高。这些皂苷水解后大多能生成薯蓣皂苷元。

1、 薯蓣皂苷

无定形粉末或针状结晶,mp288℃,[α]D-95°。可溶于乙醇、甲醇、醋酸、难溶于乙醚等弱极性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2、 薯蓣皂苷元

白色针状结晶(乙醇),mp204~207℃(丙酮)或202~204,[α]D-129.3°(氯仿)。可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及醋酸中,不溶于水。 三、实验原理

薯蓣皂苷元在植物体内与葡萄糖、鼠李糖结合成薯蓣皂苷,经酸水解生成薯蓣皂苷元和单糖。由于薯蓣皂苷元不溶于水,留存于植物残渣中,所以可用有机溶剂直接从植物原料残渣中连续回流将其提取出来。 四、实验方法

(一)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分离方法 1、苷的酸水解

取穿山龙25g,切成碎片,置500ml圆底烧瓶中,加8%酸水(水-浓硫酸230:20V/V),然后直火加热(石棉网上),回流6小时(开始用小火,以防泡沫冲出)。倒去酸水,加入常水洗涤两次,然后将药渣倒在乳钵内,加固体碳酸钠粉研磨,调pH至中性,常水洗,过滤(用尼龙布),滤渣研碎,低温干燥(不超过80℃),得干燥药渣。

2、薯蓣皂苷元的提取

将上述干燥药渣装入滤纸筒置索氏提取器内,用石油醚(沸程60~90℃)300ml,在水浴上连续回流提取4~6小时,提取液常压回收石油醚至约10~15ml,迅速用吸管转入小锥形瓶中,冷却,析出结晶,抽滤,固体用少量新鲜石油醚洗涤两次,抽干,即得薯蓣皂苷元粗品。干燥,称重,计算得率。 3、精制

将上述粗品用20~30ml 95%乙醇加热溶解(色深时可加1~2%的活性炭脱色),趁热抽滤,滤液放置,析出结晶。滤集结晶,干燥,即得薯蓣皂苷元精品。称重,计算得率,测定熔点

2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