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数学问题情景设置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创新提高等环节,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交流这个环节中,容易流于形式,学生参与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不高,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导演”小组的合作学习,而另一部分则充当“懒虫”——不愿思考,不愿发言。怎样让“懒虫”动起来呢?我认为如果能巧妙地创设问题情景,使问题情景具有生活化、趣味性、开放性、挑战性,那么一定会激起每一个学生参与合作探究的激情,让合作交流的环节达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教学意境,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结合自己在七年级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一谈我的几点做法。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1、巧设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奇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颖、独特的趣味性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在这一趣味情景的驱使下,积极主动地参加小组合作交流。
(1)借助数学游戏、儿歌的形式导入课题。例如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在引入新课时我引用了一个学生耳熟能详的儿歌: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 …… ……
老师刚刚说完两只青蛙,同学们就自己往下数起来了,轻松解决问题一:6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几声扑通眺下水? 8只青蛙……这时老师再提出第二个问题:你能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的通用歌词吗?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早就被调动起来,小组讨论非常热烈。
(2)借助数学典故、自编小故事的形式导入课题。例如在学习《同类项》时,可以由学生非常易懂的一个小故事引入新课:小明来到一家超市要买东西,他说:“我要1块橡皮,2枝铅笔,3个本子,还要4枝铅笔,2块橡皮,再要6个本子”,老板一边嘟囔着说:“怎么颠三倒四的……”,一边把一堆乱七八糟的文具摆在小明的面前。对这个故事,你有什么看法?带着对问题的好奇心,学生很快就七嘴八舌地展开了讨论,明白了分类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
这种方式引入同类项以及合并同类项的课题,比直接从同类项的概念入手学习要好多了。
2、巧设开放性问题,树立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由于开放性问题具有宽松的解题环境和多样性的答案,可以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变得更加广阔,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有展示个人能力的大舞台,同时每一个学生在这个大舞台上可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小组合作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可以在学生熟悉的环境中设置开放性问题。
(1)从实际生活的角度设计开放性问题。例如在学习《代数式》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实际意义,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请根据你的实际生活经验,对代数式a(1+15%)给出一个实际背景的解释。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开放性问题。可以适当放宽课本原题的条件,也可以把原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通过这种方式把学生熟悉的问题设置成开放性问题。例如:在学习《线段的度量和比较》这一节课时,可以将课本中的 “加油站问题”巧妙地设置成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如图,有两条公路m和n,在这两条公路上有4个 车站A,B,C,D,现需要在这两条公路上建一个加油 站M,要求使A,B,C,D站的各辆汽车到加油站M的 总路程最短, 加油站M应建在何处?
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发现,课本中的原题条件是车站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而现在这4个车站在两条直线上,它们的位置关系是不确定的,即这个题目的条件具有开放性。受课本中原题的启发,学生们跃跃欲试,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兴奋的发散思维也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学生经过合作探究后自由地展示出各种可能的情况,不仅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而且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变得激情四射。
3、巧设挑战性问题,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决心
在教学设计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设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如果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会不感兴趣,合作学习也容易流于形式;反之,学生会有“老虎啃天无处下口”的感觉。因此,可以采用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的方式来巧设问题,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有展示自己风采的大舞台。
例如:在学习《函数的初步认识》时,将课本中的“温度问题”按照从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方式创设多个问题,使每个问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富有挑战性。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使用摄氏温度(℃),但美、英等国的天气预报仍然使用华氏温度(℉)。华氏温度y(℉)与摄氏温度x(℃)有如下的对应关系:
_ m_ o_ nx(℃) y(℉) 0 32 10 50 20 68 30 86 40 104 50 122 (1)在上述表格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你能说明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规律吗?
(3)你能否根据上面发现的规律写出60℃,100℃,-10℃,-50℃对应的华
氏温度?
(4)你能否写出一个y与x的关系式?
(5)华氏温度的值与对应的摄氏温度的值有相同的可能吗?
其中前面3个课本上的原题比较容易,对于大多数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为了激发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一步研究数学问题的潜能,培养学生参与合作探究的欲望,我又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两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有了前面简单问题的成功解决,学生们会兴奋地投入到对下一个困难的“攻城拔寨”中来,使得小组合作探究变得顺理成章,同时让每一个学生有了发挥自我风采的大舞台。
4、巧设生活化问题,增强学生合作探究的动力
数学教学中应当努力创设源于学生生活的现实情境。好的“现实情境”应当是学生熟悉的,并且有利于引向数学本质的、合理的情境。通过这种现实情境可以使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是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增强了学生参与合作探究的动力。
(1)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设置生活化问题。在学习《数值估算》时,为了说明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可以利用课本中的“折纸问题”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外,还可以举例“百万富翁”问题:在新闻里,你经常会听到百万富翁,亿万富翁。你知道他们非常富有,但是他们到底有多富有呢?理解一百万这个概念的一个方法是,看看自己要花几天能够数完一百万?
难道“百万富翁”与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也有联系?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与好奇很快参与到小组合作探究中来,积极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假设数一个数需要1秒钟,那么数到一百万就要数到1000000秒钟。要想知道几天能数完一百万,就必须知道一天有多少秒钟,经过估算可知一天共有:60×60×24=3600×24≈4000×20=80000秒,那么我们可以估计需要的天数为:1000000÷80000=12.5天,这说明从1数到一百万需要12天左右的时间,而且意味着不吃饭、不睡觉、不做任何事情————除了数数。
(2)根据数学知识的相关背景和实际意义设置生活化问题。在学习《有理数乘法》时,对于乘法的实际意义,尤其是两个负数相乘的实际意义,学生理解比较困难,除了教材中提供的情境问题外,还可以设计一些温度变化问题、水位变化问题等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例子引入新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学生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