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教案+反思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教学内容】

教科书 P94~106 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2. 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 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文章和开展活动,感受师生情、同学情。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不久以后,我们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带着依依不舍的深情,跨入新的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临近毕业,让我们一起感受师生情、同学情,回忆往事,永久珍藏。 二、活动建议

1. 填写时间轴:借助时间轴来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记录值得我们细细回味的点点滴滴。可以把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填写在相应的时间点上,还可以把照片贴在旁边。

2. 分享难忘回忆:选取时间轴上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同学分享,如令人难忘的集体活动,舍不得的人,有特别意义的物品,或者一两个关于成长的关键词…… 3. 制作成长纪念册:一起回忆了小学生活之后,用心制作一本具有特殊意义的

成长纪念册,珍藏这段难忘的成长记忆。 三、阅读材料 (一)《老师领进门》

1. 请同学们自由练读文章,把不懂的或者有疑问的地方圈出来。 2. 老师范读,学生们注意查漏补缺。老师解决疑难问题。 3. 学生们分段朗读,再次感悟。 4. 老师介绍背景。

(这篇文章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作品,是一篇回忆录。) 5. 默读课文,这篇文章讲了什么?

(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6. 文章是通过什么事例来叙述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的?

(文章重点写了田老师教一首小诗,他以诗为内容,编了一段故事,娓娓动听的讲述,让孩子“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在作者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7. 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文末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用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启蒙教育。)

8. 总结:文章用深情的回忆、具体的事例说明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好”,一个优秀老师的形象跃然纸上。叙述生动,行文简洁,是本文的特色。 (二)《作文上的红双圈》 1. 通读文章,解决字词问题。 2. 这篇文章讲了什么?

(语文老师对作者的肯定,《补考》作文的成功,让作者打开了文学创作的大门。)

3. 文章想表达什么?

(有时候,成功就来自于一点小小的鼓励。文章以小见大,从一篇作文上的红

双圈,赞颂老师对自己人生的引领作用。) 4. 再读体会,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成长故事倾诉出来。 (三)如何制作成长纪念册。 1. 收集、筛选成长材料。

(1)选出最能反映你小学生活的、有代表性的资料。如:有纪念意义的照片,与成长相关的习作、书法、美术作品等,各种获奖证书、奖牌,老师寄语…… (2)快速浏览收集到的资料,筛选出可以用来制作成长纪念册的内容。 2. 根据需要给收集的资料分类。

(1)编年体。可以把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一年一年地展示出来。 (2)栏目式。可以按照不同的栏目把内容分成几个部分。 (3)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从其他角度进行分类。 3. 编排成长纪念册。

一般来说,成长纪念册分为封面、扉页、正文等几个部分。怎样编排成长纪念册呢?

(1)给成长纪念册取一个贴切的名字,设计个性化的封面。

(2)扉页为“卷首语”或“成长感言”,可以自己写,也可以请老师或家长写。 (3)正文内容按照一定顺序编排,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每张照片配以简短、有趣的文字介绍,每个部分加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4)对现有资料进行修改、加工整合。 四、课堂小结

岁月的风铃在摇落中轻响 , 滴滴答答的指针在响声中流逝 , 花开花落 , 岁月匆匆。转眼间 , 六年的小学生涯即将结束,回想昨天 , 还有我们嬉戏打闹的身影 , 那份懵懂与期盼。回顾自己的小学生活,看看自己的成长轨迹。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上节课我们回忆了小学往事,制作了成长手册,回顾了自己六年来的学习生活。在毕业之前,我们要珍惜与同学、与老师在一起的时光,为自己的小学生活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