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导学案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 姓名 【学习目标】

掌握汉武帝为巩固国家“大一统”在政治、思想、 经济上采取的措施:“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 重点:汉武帝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措施。 难点:“推恩令” 【自主学习】

●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 一、“推恩令”的实施

1.西汉初年,__________势力强大,地方上的豪强也发展起来。这两股势力对抗朝廷。

2.汉武帝采纳__________的“推恩”建议,诸侯王除以_________继承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________。这样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__________。最后找借口削爵、夺地。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西汉初年__________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_________,对抗__________。

2.汉武帝接受__________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__________学说立为正统思想。汉武帝还在长安办_________,以儒家的五经作为教材。 三、盐铁专卖

1.汉武帝把________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___。

2.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_______________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

作用: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________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________时期。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

1.人们为什么习惯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你认为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我国历史上谁的功劳大?谈谈理由?

2.汉武帝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达标检测】(我达标我快乐) 一、选择题

1.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2.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实质是( ) A.剥夺王国的封地

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C.分割王国的封地 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3.为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给汉武帝的建议是( )

A.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D.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

4.汉武帝时,中央设立的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地主及其子弟的官吏是( )

A.锦衣卫 B.刺史 C.太尉 D.节度使

5.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播放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 )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墨家学说

6.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是从哪一位皇帝开始(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高祖 D.汉景帝

7.公元前118年,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A.半两钱 B.五铢钱 C.铲币 D.刀币

8.“贤良对策治春秋,抑黜诸家孔孟求。儒术推明官学校,茂才时逢盛根由。”这首诗歌中的场景开始于( )

A.秦始皇统治时期 B.汉武帝统治时期 C.汉高祖统治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9.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封建帝王。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

A.国家统一 B.外族骚扰 C.中央集权 D.儒家思想 二、非选择题

10.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有什么作用?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 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

2.了解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及影响。了解黄巾起义的概况。 重点:光武中兴,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黄巾起义 难点: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的原因和影响 【自主学习】

●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

一、光武中兴

1、西汉灭亡与东汉建立: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________,西汉灭亡。王莽的施政更加剧了社会动荡,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公元25年,西汉宗室________称帝,定都洛阳,史称________。他就是光武帝。

2、光武中兴:

(1)措施:刘秀多次下令释放________,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________,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_________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2)影响: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_____”。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原因:皇帝年幼,大权旁落。

2、概况:东汉中期以后,形成了________与________交替专权的局面。 3、影响: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 三、黄巾起义 1、原因:

根本原因:由于东汉后期的朝政 ,时局动荡不安 直接原因: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2、过程: 年,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爆发了,腐朽的东汉政权迅速

处于土崩瓦解的

境地,但在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下,最终 。

3、作用: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

1.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回答: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

【达标检测】(我达标我快乐) 一.选择题

二、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三、东汉的首都在( )

A.长安 B.洛阳 C.大泽乡 D.巨鹿

四、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的起义是( ) A.大泽乡起义 B.军阀起义 C.黄巾起义 D.外戚起义 五、“光武中兴”出现在( )

A.西汉中期 B.东汉初期 C.东汉中期 D.东汉末期

六、动摇了东汉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的是( ) A.黄巾起义 B.州牧割据 C.宦官专权 D.光武中兴 七、与大泽乡起义相比,黄巾起义的最大特点是( ) A.有组织、有准备 B.利用迷信发动起义 C.规模更大 D.持续时间长

八、下列关于东汉衰败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黄巾起义的打击 B.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C.自然灾害的频繁 D.外戚和宦官冲交替专权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