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现代基因概念:基因是DNA分子上带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区段;基因由重组子、突变子序列构成:重组子是DNA重组的最小可交换单位,突变子是基因突变的最小单位,重组子和突变子都是一个核苷酸对或碱基对(bp);基因决定某一性状表现,可以包含多个功能单位(顺反子)。

可以说,现代基因概念保留了功能单位的解释,而抛弃了最小结构单位的说法。 46、分离规律的实质:

从本质上说明控制性状的遗传物质是以基因存在,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双、在配子中成单,具有高度的独立性;

在减数分裂的配子形成过程中,成对基因在杂种细胞中彼此互不干扰、独立分离,通过基因重组在子代中继续表现自作用。 独立分配规律的实质:

控制两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布在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发生分离,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连锁遗传规律的实质:

连锁遗传的相对性状是由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控制,具有连锁关系,在形成配子时倾向于连在一起传递;交换型配子是由于非姊妹染色单体间交换形成的。

49、以不育个体S(rr)为母本,分别与五种可育型杂交: ♀ ♂ F1 S(rr)不育×S(RR)可育",S(Rr)可育 S(rr)不育×S(Rr)可育",S(rr)不育 S(rr)不育×N(Rr)可育",S(Rr)可育 S(rr)不育×N(RR)可育",S(Rr)可育 S(rr)不育×N(rr)可育",S(rr)不育 可将各种杂交组合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 S(rr)×N(rr) ", S(rr)中,F1表现不育。

N(rr)个体具有保持母本不育性在世代中稳定的能力,称为保持系(B)。 S(rr)个体由于能够被N(rr)个体所保持,其后代全部为稳定不育的个体,称为不育系(A)。

② S(rr)×N(RR)或S(RR) ",S(Rr)中,F1全部正常可育。 N(RR)或S(RR)个体具有恢复育性的能力,称为恢复系(R)。 ③ S(rr)×N(Rr)或S(Rr) ", S(Rr) + S(rr)中,F1表现育性分离。 N(Rr)或S(Rr) + S(rr)具有杂合的恢复能力,称恢复性杂合体。 50、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如果没有其它因素干扰,则各代基因频率能保持不变;在任何一个大群体内,不论原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如何,只要经过一代的随机交配就可达到平衡。

51、证明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可设计两种实验进行直接证明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1)肺炎双球菌定向转化试验:

有毒ⅢS型(65℃杀死)→小鼠成活→无细菌 无毒ⅡR型→小鼠成活→重现ⅡR型 有毒ⅢS型→小鼠死亡→重现ⅢS型

ⅡR型+有毒ⅢS型(65℃) →小鼠→死亡→重现ⅢS型

将III S型细菌的DNA提取物与II R型细菌混合在一起,在离体培养的条件下,也成功地使少数II R型细菌定向转化为III S型细菌。该提取物不受蛋白酶、多糖酶和核糖核酸酶的影响,而只能为DNA酶所破坏。所以可确认导致转化的物质是DNA。

(2)噬菌体的侵染与繁殖试验

T2噬菌体的DNA在大肠杆菌内,不仅能够利用大肠杆菌合成DNA的材料来复制自己的DNA,而且能够利用大肠肝菌合成蛋白质的材料,来合成其蛋白质外壳和尾部,因而形成完整的新生的噬菌体。

32

P和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因为P是DNA的组分,但不

见于蛋白质;而S是蛋白质的组分,但不见于DNA。然后用标记的T2噬菌体(32P或35S)分别感染大肠杆菌,经10分钟后,用搅拌器甩掉附着于细胞外面的噬菌体外壳。发现在第一种情况下,基本上全部放射活性见于细菌内而不被甩掉并可传递给子代。在第二种情况下,放射性活性大部分见于被甩掉的外壳中,细菌内只有较低的放射性活性,且不能传递给子代。 52、有互补作用----ab非等位,为两个顺反子

无互补作用--- -ab等位,为一个顺反子 53、基因学说主要内容:

① 种质(基因)是连续的遗传物质;

② 基因是染色体上的遗传单位,有很高稳定性,能自我复制和发生变异; ③ 在个体发育中,基因在一定条件下,控制着一定的代谢过程,表现相应的遗传特性和特征;

④ 生物进化,主要是基因及其突变等。

这是对孟德尔遗传学说的重大发展,也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巨大成就。 54、回交虽然和自交纯合率的公式相同,但在基因纯合的内容和进度上则有重要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自交情况下纯合不定向,事先不能控制;

回交情况下纯合定向,事先可控制(纯合为轮回亲本)。 (2) 自交后代的纯合率是各种纯合基因型的累加值(如

AaBb AAbb,aaBB,AABB,aabb),而回交后代的纯合率是轮回亲本一种基因型的数值。所以自交后代某一种基因型的纯合率为: x%=( )n( )n

可见在基因纯合的进度上,回交大大高于自交。 55、两个顺反子:1 3 5 6,2 4 56、5¢——ATGGGCTACTCG——3¢ DNA (1) 3¢——TACCCGATGAGC——5¢ DNA (2) 3¢——UACCCGAUGAGC——5¢ mRNA (3) 5¢——CGA GUA GCC CAU——3¢

N — Arg—Val —Ala —His — C 多肽链

57、答:①顺反子就是一个基因。 ② 顺反实验的结论是:如两个位点可以互补,则两个位点不属于一个顺反子;如两个位点不可以互补,则两个位点属于一个顺反子; ③顺反子的概念是:基因仅是一个遗传的功能单位;而经典的基因概念是:基因既是个遗传的功能单位,也是遗传的突变单位和重组单位。 58、答:性状的变异有连续的和不连续的两种,表现不连续的变异的性状称为质量性状,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称为数量性状。

数量性状特征:遗传基础是微效多基因系统控制,遗传关系复杂(0.5分);呈连续性变异(0.5分);数量性状的表现容易受环境影响(0.5分);主要是生产、生长性状(0.5分);在群体的水平用生物统计的方法研究数量性状(0.5分)。 质量性状特征:遗传基础是少数主基因控制的,遗传关系较简单(0.5分);呈不连续变异(0.5分);质量性状的表现对环境不敏感(0.5分);主要是品种特征外貌特征等性状(0.5分);在家庭的水平通过系谱分析、概率论方法研究质量性状(0.5分)。

59、F+指含有F因子且F因子游离于宿主染色体外的细菌;

F-指不含有F因子的细菌;Hfr指F因子已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的菌株;F?指带有宿主染色体基因的F因子。

其中F′、F+ 和Hfr均可接合F-菌株,只是F′带有原来宿主的染色体基因,可高效转移所带宿主的染色体基因,并使F-菌株变为F+菌株;Hfr可高效转移宿主的染色体基因组,但很难让F-菌株变为F+菌株;F+转移宿主的染色体基因的频率最低,但能使F-菌株变为F+菌株。

60、答:(1)烟草自交不亲和:复等位基因造成相同基因型个体自交不亲和。(2分)

(2)三倍体西瓜无籽;同源三倍体联会染色体不均衡分离形成不育配子。(2分) (3)小麦×黑麦的杂种F1(含4个染色体组ABDR)不育;异源四倍体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形成不育的配子(生殖隔离)(2分)

(4) 玉米的雄性不育。细胞质育性基因与细胞核育性基因互作造成质核互作雄性不育。(2分)

遗传学试卷十试卷及答案

简述题:

1、谈谈基因概念的发展。

2、接合是细菌获取外源遗传物质的重要方式,请叙述其特点(注意:必须列出

F+×F-、Hfr×F-和F’×F-三种接合方式的特点)。

3、举例说明为什么遗传漂变是进化的主要动力之一,其包括哪些主要类型?

4、试述连锁遗传与独立遗传的表现特征及其细胞学基础。 5、请阐述基因是如何控制性状表达的。

6、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DNA合成过程有何不同?(10分)

7、简述在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中,结合在不同部位的调控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可能方式。

8、简单说明有那些方法可以得到所需要的基因。

9、试述分子遗传学及经典遗传学对基因概念的理解,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

6、解答:(1)原核生物DNA的复制是单起点的,而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复制则为多起点的;

(2)真核生物DNA合成所需的RNA引物及后随链上合成的―冈崎片段‖的长度比原核生物要短:在原核生物中引物的长度约为10-60个核苷酸,―冈崎片段‖的长度为1000-2000个核苷酸;而在真核生物中引物的长度只有10个核苷酸,而―冈崎片段‖的长度约为原核生物的十分之一,只有100-150 核苷酸。 (3)有二种不同的DNA聚合酶分别控制前导链和后随链的合成。

在原核生物中有DNA聚合酶I、II和III等三种聚合酶,并由聚合酶III同时控制二条链的合成。

而在真核生物中共有α、β、γ、δ和ε等五种DNA聚合酶。聚合酶α和δ是DNA合成的主要酶,由聚合酶α控制不连续的后随链的合成,而聚合酶δ则控制前导链的合成,所以其二条链的合成是在二种不同的DNA聚合酶的控制下完成。聚合酶 β可能与DNA修复有关,而γ则是线粒体中发现的唯一一种DNA聚合酶。

(4)染色体端体的复制: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大多数为环状,而真核生染色体为线状。 7、

真核生物 细菌 遗传物质的传递 通过受精 接合,性导, 重组过程 在完整的二倍性 合子中进行 重组结果 形成两种交互 的重组体 部分二倍体中进行 只有一种重组体,相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