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著名商业街案例分析:规划要点及成功规律总结

商业街按照定位不同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1、综合商业街(专题阅读):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等多功能、多业种、多业态的商业集合体,注重提供消费者所需的综合服务。例如王府井(专题阅读)步行街、纽约第五大街等。

2、主题商业街:集中在一起反映一个主题,并根据这个主题设置衍生类商铺,每个业态均为主题的一个部分,以适应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与差异化的要求。如三里屯酒吧街、香港旺角通菜街(女人街)等。

3、特色小街:具有深厚历史文化或地域风情的商业街区,为消费者提供具有传统特色的商品与服务。例如成都锦里、西安回民街等。 商业街发展趋势

商业街成功的关键因素

商业街规划要素 规划——空间形态

→国内外大多数成功商业街的规划都很好的利用了窄巷、 短街、折线、连廊以及小尺度共享空间,以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

→窄巷容易形成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曲径通幽”的短街不容易让消费者感到紧张和疲劳。

→连廊可以较好的解决二层及二层以上商业的水平交通问题,提升其价值。小尺度共享空间一方面是聚客点,另一方面也是商业街的活力空间。

规划——功能结构

→目前国际通行的商业区结构和业态的分布为:购物占30-35%,餐饮占20-25%,休闲、 娱乐、酒店、服务等占30-40%。

→我国步行商业街(专题阅读)业态结构调查结果,购物普遍占到总业态的50%以上。 →近些年来,商业步行街功能分布中,购物所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规划——尺度(长)

→商业街的长度一般在500-700米较合适,最多为1000-1500米。

→从商业街的发展规律看,非步行街长度可稍长些,步行街必须短些 ,具体长度视功能定位而定。

→专家测试,一般走2500米左右时腿会发酸;走4000米时会感觉到累,走6000米时会筋疲力尽。

→人逛街走“之 ”字型线路,行走距离是直线距离的四倍。

规划——尺度(宽)

→商业街的宽度是能否形成“ 车水马龙”般繁荣景象的重要因素。 →商业街的宽度与整条街的交通组织方式有密切关系。

→经测试,商业街客流密度在每人4平方米时,既不会显得拥挤,又能体现商业街的繁华。

→专家认为,商业街适宜的宽度在20-30米左右,小型步行街在20米左右为宜,特色小街在10米左右。

规划——尺度(高)

→商业街(专题阅读)的高度指街道两旁建筑物向地下延伸和向地上延伸的高度。 →商业街的宽度与两旁建筑物的高度的比值称为商业街的宽高比。 →专家认为商业街的宽高比最适合的比例是1:1,最高不要超过1:2。

→商业街两旁的商铺以2-3层为宜,最高不要超过4层;地下延伸以1层为宜,最高不要超过2层。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