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水资源规划及利用复习知识点

河海大学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资料 一、

水资源特点:流动性,可再生性,多用途性,公共性,利与害的两重性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满足几个部门的需要,并且将除水害和兴水利结合起来统筹解决,这种开发水资源的方式,称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防洪与兴利矛盾:疏浚河道有利于防洪、航运等,但降低了河水位,可能不利于自流灌溉引水;若筑堰抬高水位引水灌溉,又可能不利于泄洪,但却降低了水电站的水头,使所发电能减少。 二

1水资源评价的涵义与任务

水资源评价是对某一地区或流域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开发利用条件、开发利用现状和供需发展趋势作出的分析估价。它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水资源的基础工作,为水利规划提供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 水资源评价的内容:

水资源评价的背景与基础 水资源数量评价 水资源质量评价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 水资源综合评价 2、中国水资源评价分区

10个一级区——按流域水系划分,以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

80个二级区——一级区以下划分二级区,基本保持河流水系完整性; 3、水平年、典型年和系列法 ? 水平年

基准年:为现状情况,又称现状水平年,是指进行水资源评价工作的现状情况,以某一年为标准——力求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近期水平年:为近期情况,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5~10年——要求有一定的精度——供需分析时应进行平衡的调整

中期水平年:为远景情况,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15~20年——精度要差一些——供需分析时也可不作调整平衡

远期水平年: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30~50年——精度将会更差一些——仅侧重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宏观分析 ? 典型年法

典型年法又称代表年法

首先根据对已有水文气象资料进行频率分析的成果,确定平水年和枯水年等不同典型年的雨情和水情,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各水平年的水资源供需情况进行分析 我国规定,平水年保证率P=50%,枯水年保证率P=75%,特枯水年保证率P=90%(或95%) 典型年选择

一般选水利年或水文年,合理确定年总水量和年内分配

同一年各分区的保证频率不同时——上、中、下游或各分区的协调 降雨和径流的频率不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确定:供水主要靠河川径流、而且有较强水库调蓄能力的情况,也应按径流系列选择;河川径流供水相对较少且调节能力差的区域,应按降雨系列选择 ? 系列法 系列法,又称为水资源供需平衡动态模拟法——根据所选的水文气象系列,通过逐年逐时段

计算,进行未来的水资源供需分析

一次历史系列法 历史系列循回组合法 随机系列模拟法 4、水文三要素:降水、径流与蒸发 5、主要水均衡参数 ? 给水度

给水度随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加而加大 ? 降雨入渗补给系数

降雨入渗补给系数有随埋深h加大而减小的趋势 ? 潜水蒸发系数

? 渠系渗漏与灌溉入渗补给系数 6、水质标准

按功能高低将水质划分为五类:

?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 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

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

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7、水资源总量计算公式(重复水资源量D) 水资源综合评价方法

定义降水扣去作物、土壤及水面直接利用和消耗后的全部水量为总水资源量

W?P?SE W?RS?WE?WC?WG W?R?WE?WC

P——降水量;

SE——植物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