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之化学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级),心理咨询师(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这些无疑是在为她在职场中可以赢得更多的加分,这促使我也有了自己为工作准备的计划。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必须简历起自己核心竞争力,此外也得有自己的专业的科研能力。培养自己的学习主动性,是我们作为研究生必不可少的。覃懿达师兄也给我们讲述了一些关于职场方面的经验,尤其积累面试的经验对我们个人有很大的帮助,他推荐我们多参加“青年成就”的活动,可以获得很多有关职业的信息。再者,我们必须从现在起着手写自己的简历,为自己那些空白的条条框框而奋斗。也强调了,英语六级的成绩对我们将来找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门槛。

职业规划,对于研一的我们并不陌生,却又不是很熟知。由于大四的生活中多数时间在忙于考研,对于职业的规划,我没有任何的头绪。而这次的报告,又给我上了一次沉重的教育课。他,高级培训师,24岁的背后却是总监的头衔。这无疑让我震惊了许久。我也有过自己的理想和曾经对自己未来工作的各种憧憬,却行动打败了自己的想法。《谁的青春不迷茫》,我也迷茫过,至今都是。从他口中讲述的经历,让我认识到:一个成功人所经历的不是甜头,而更多的是苦头。当我们想要放弃的那一瞬间,只要我们狠下心坚持下来了,机会就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对于入职,我们要正确的站好自己的“队”,要做跟着老板走,做公司的正能量而非负能量。当我们刚刚步入工作的岗位时,多数年轻的我们都会陷入很久的迷茫期和郁闷期,感觉做什么都不顺,更多的感觉公司不能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也发现公司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果我们选择辞职走人,那么将要降临到我们头上的机会就一溜烟的消失了—出现问题不可怕,当我们用心解决问题之后,我们看到的就是机会。也是因为这些存在的问题,让公司看到了我们的价值。从而,我们的辛苦让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在公司里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职业目标。除了这些,作为公司的一员,我们要做好自己的角色,当角色出现问题的时候,也是最艰难的时候。公司就像一个局一样,在这个局里,我们和公司就是彼此相互利用的关系,公司利用我们为它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我们利用公司得到我们理想的职位和阅历。尽管是一些通俗易懂的语句,却让我对自己的未来的职业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自己喜欢的职位,多读书给自己多一些坚持下去的理由而非轻易放弃的念头。即使我迷茫着,但我仍在努力的学习着。

【篇三: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沈 阳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学 术 报 告 心 得 体 会

专 业:电气工程 姓 名:杜玉峰 学 号:2013307 导师姓名:

数控技术的发展与未来制造 报告人: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温大为经理

时间:2014年5月5日 地点:教学楼a-212

主办单位:电气工程学院

报告主要从数控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发展特点,未来数控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方面介绍。

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数控技术发展的现状,目前国外数控系统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如下:①新一代数控系统向pc化和开放式体系结构方向发展。②驱动装置向交流、数字化方向发展。③增强通信功能,向网络化发展。④数控系统在控制性能上向智能化发展。国外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机床公司有很多,在报告中重点介绍了几家公司的产品,包括日本山崎马扎克公司开发出的2种可使用长镗杆切削工件的复合加工机床,上海法道机床有限公司组装生产的美国法道

vmc4020c机床,德马吉(dmg)公司生产的ctx 310 eco通用车床。 我国数控技术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经历了初期的封闭式开发阶段,“六五”、“七五”期间的消化吸收、引进技术阶段,“八五”期间建立国产化体系阶段,“九五”期间产业化阶段,现已基本掌握了现代数控技术,建立了数控开发、生产基地,培养了一批数控专业人才,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数控产业。目前,较具规模的企业有广州数控、航天数控、华中数控等,生产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型、普及型数控系统。经半个世纪的发展,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有了较大的提高,逐渐被用户认可,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但是由于系统技术含量低,产生的附加值少,不具备与进口系统进行全面抗衡的能力,只在低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还不能为我国数控产业起到支撑的作用,与国外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在现代制造系统中,数控技术是关键技术,它集

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柔性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世界各国制造业广泛采用数控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工业发达国家还将数控技术及数控装备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资,不仅大力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而且在“高精尖”数控关键技术和装备方面对我国实行封锁和限制政策。因此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其技术范围覆盖很多领域:①机械制造技术;②信息处理、加工、传输技术;③自动控制技术;④伺服驱动技术;⑤传感器技术;⑥软件技术等。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其主要研究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速、高精度化;

高速切削加工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改善加工质量,所以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便成为机床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各国相继推出了许多主轴转速10 000 r/rain至60 000 r/min以上的加工中心和数控铣床。高速切削加工正与硬切削加工、于切削和准干切削加工以及超精密切削加工相结合;正从铣削向车、钻、镗等其他工艺扩展;正向较大切削负荷方向发展。

高速加工对机床和功能部件的要求是:主轴功能部件的速度应能达到12 000~40 000 r/min;工作台最高进给速度应达到40~60 m/min;加速度达到lg;

高刚性的机械部件结构;高稳定、高刚度、冷却良好的高速主轴;精确的热补偿系统;高速处理能力的控制系统(具有nurbs插补功能和预处理能力的控制系统)。

2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

2l世纪的数控装备将是具有一定智能化的系统,智能化的内容包括在数控系统中的各个方面:为追求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方面的智能化,如加工过程的自适应控制,工艺参数自动生成;为提高驱动性能及使用连接方便的智能化,如前馈控制、电动机参数的自适应运算、自动识别负载、自动选定模型、自整定等;简化编程、简化操作方面的智能化,如智能化的自动编程、specid repons综述能化的人机界面等;还有智能诊断、智能监控方面的内容、方便系统的诊断及维修等。数控装备的网络化将极大地满足生产线、制造系统、制造企

业对信息集成的需求,也是实现新的制造模式如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全球制造的基础单元。 3环保化;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在机床制造过程中不产生对环境的污染,也要求在机床的使用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在这种形势下,装备制造领域对机床提出了无冷却液、无润滑液、无气味的环保要求,机床的排屑、除尘等装置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上述绿色加工工艺愈来愈受到机械制造业的重视。目前在欧洲的大批量机械加工中,已有10%一15%的加工实行了干切削或准干切削。美国harding的quest系列车床、德国hueller的高速加工中心均采用了干切削技术;日本原洲公司加工中心采用了液氮冷却技术;日本富士公司的数控车床采用了冷风冷却技术。 4采用五轴联动加工和复合快速力;

采用五轴联动对三维曲面零件的加工,可用刀具最佳几何形状进行切削,不仅粗糙度好,而且效率也大幅度提高。一般认为,1台五轴联动机床的效率可以等于2台三轴联动机床,特别是使用立方氮化硼等超硬材料铣刀进行高速铣削淬硬钢工件时,五轴联动加工可比三轴联动加工发挥更高的效益。但过去因五轴联动数控系统、主机结构复杂等原因,其价格要比三轴联动数控机床高出数倍,加之编程技术难度较大,制约了五轴联动机床的发展。

当前由于电主轴的出现,使得实现五轴联动加工的复合主轴头结构大为简化,其制造难度和成本大幅度降低,数控系统的价格差距缩小,因此促进了复合主轴头类型五轴联动机床和复合加工机床(含五面加工机床)的发展。

5重视新技术标准、规范的建立;

开放式数控系统有更好的通用性、柔性、适应性、扩展性,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等国纷纷实施战略发展计划,并进行开放式体系结构数控系统规范(omac、osaca、osec)的研究和制定,世界3个最大的经济体在短期内进行了几乎相同的科学计划和规范的制定,预示了数控技术的一个新的变革时期的来l临。我国在2000年也开始进行中国的onc数控系统的规范框架的研究和制定。

step—nc的出现可能是数控技术领域的一次革命,对于数控技术的发展乃至整个制造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step—nc提出一种崭新的制造理念,传统的制造理念中,nc加工程序都集中在单个计算机上。而在新标准下,nc程序可以分散在互联网上,这正是数

控技术开放式、网络化发展的方向。其次,step—nc数控系统还可大大减少加工图纸(约75%)、加工程序编制时间(约35%)和加工时间(约50%)。

对我国数控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考:我国是制造大国,在世界产业转移中要尽量接受前端而不是后端的转移,要掌握先进制造核心技术,否则在新一

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中,我国制造业将进一步“空芯”。我们以资源、环境、市场为代价,交换得到的可能仅仅是世界新经济格局中的国际“加工中心”和“组装中心”,而非掌握核心技术的制造中心的地位,这样将会严重影Ⅱ向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进程。我们应站在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来重视数控技术和产业问题,首先从社会安全看,因为制造业是我国就业人口最多的行业,制造业发展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还可缓解我国就业的压力,保障社会的稳定。 现代船舶电力推进技术

题 目:现代船舶电力推进技术 报告人:王晓兵

时 间:2014年10月22日15:00时 地 点:高压实验室5楼报告厅

报告主要介绍了各种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船舶推进方式是船舶科技工作者们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传统的船舶推进方式是利用原动机直接推进。而船舶电力推进则是一种由原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经变频器把满足要求的电流送到推进电动机,从而驱动螺旋桨的推进方式。它具有体积重量小、布置灵活、安全可靠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环保效果好等特点,深受各国造船业的青睐。王晓兵高级工程师从动力源、推进器和关键技术三个方面,全面总结了现代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现状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 一、动力源

动力源是指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中用来产生电源的能源。目前,采用最为广泛的是柴油和汽油。另外,一些所谓的清洁能源也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报告对现代船舶电力推进系统采用的动力源及具有潜力的未来动力源作一介绍:

1.柴油和汽油 目前,大多数船舶的电力推进系统采用的动力源都是柴油和汽油。但是,众所周知,船舶的柴油或汽油引擎在使用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泄漏,加上柴油或汽油引擎所排放的废气,会直接污染空气及江海、湖泊等水域,从而阻碍了我国生态环境的健康

可持续发展。据统计,我国现有的柴油机、汽轮机船均没有满足国际海事组织的环保规定。

2.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存在于燃料与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由于燃料电池是直接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中间不经过燃烧过程,因此其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约在45%~60%)的特点,从而co2和有害气体sox、nox及噪音排放大幅度降低,无机械振动,具有很好的环保价值。另外,燃料电池还具有结构紧凑、运行质量高等优点。燃料电池的这些优点决定了燃料电池将是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十分具有潜力的动力源之一。 3.液化天然气 全液化天然气驱动船舶与烧液体燃料的船舶相比可以大量减少废气排放。其中二氧化碳排放将减少约20%,氮氧化物排放将减少约90%,颗粒排放可以忽略不计,硫含量为零。因此,液化天然气也是船舶电力推进动力源的重要选择。

4.太阳能、风能和波浪能 太阳能、风能和波浪能是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的清洁能源。其储量丰富,获取简便。所以,它们也将是未来极具潜力的动力源之一。 二、推进器

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中,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或者性能要求,采用的推进器也有所不同,主要有轴桨推进、管道式推进、方位角推进、吊舱式推进、喷水推进和磁流体推进等。

轴桨推进一般应用在穿梭油轮等船舶中,它是采用水平的变速电机齿轮箱直接驱动螺旋桨。管道式推进结构一般有两种,即马达垂直安装并通过l型齿轮传动和马达水平安装并通过z型齿轮传动。管道式推进的推进方式分为变速恒螺距推进和恒速变螺距推进。方位角推进则是利用旋转机构在任何方向上产生推进输出。在方位角推进系统中,马达一般也是垂直安装来驱动l型齿轮传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