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入文字]
2016 年高二历史下册期末考试综合考试题
作为学生一定要尽快掌握所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接下来历史网为大家整 理了高二历史下册期末考试综合考试题,希望能提高大家的成绩。 一、选择题
1、《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西周时维持这一体系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等级制
D.世袭制
2、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 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 中国古代政治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3、《尚书》多次提到“民主”:如“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意思是说, 上天为民求主,天降大任于成汤,使为民主。对材料中“民主”的正确理解是 A.“民主”是指最高统治者 B.中国的民主早于西方 C.成汤是民主的领导者
D.商朝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4、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公元前 6—5 世纪中国、希腊政治发展的特 点分别是
A.从诸侯国家走向统一/建立起民主政治 B.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C.官僚政治趋于完备/确立三权分立机制 D.专制皇权正式确立/居民参与公民政治
5、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了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
1
[键入文字]
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 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 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 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 秦、唐、元 B. 秦、唐、明 C. 秦、元、清
D. 汉、宋、明
6、时人评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 鸡”。对这番话,下述理解与史实相符的是
A.东汉察举制度的流弊,推举出来的文人及武将多不胜任 B.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考上秀才的寒门子弟才识多平庸 C.宋代科举取士的结果,导致重文轻武,武将怯于外侮 D.明代八股取士的遗毒,造成文人品性不端,武人不能打仗
7、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 的 “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 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 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8、苏州博物馆有两种《百家姓》古籍,姓氏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刻本为: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刻本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A.皇权的独尊 B.宗法制度的强化 C.姓氏文化的丰富 D.文化专制的扩展 9、如右图所示,这一封建王朝 A.实行分封制
B.实行郡县、封国并存制
2
[键入文字]
C.中央集权与地方政权互不干涉 D.处在分裂割据之中
10、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后,探究小组的同学们写了一些历史小论 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略说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轨迹》 B.《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利弊得失浅谈》 C.《试论清代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约》 D.《隋唐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1、《国语?晋语》载:“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 为畎亩之勤。”通过该记载我们可以确信春秋时期 A.农民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 B.牛耕开始使用 C.各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政策 D.社会秩序混乱
12、“民农则重(持重),重则少私义(议),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舍本而事 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反映出作者 ①倡导无为而治 ②维护农民利益 ③主张重农抑商 ④维护社会稳定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3、右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从图中我们能 读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①牛耕在当时得到了推广 ②铸铁业是当时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③东汉绘画技术高超 ④东汉精耕细作技术得到提高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半径很小,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B、绝大多数人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 C、土地是主要的生产资料,居民流动性很小 D、传统农业社会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