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桥机安装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架桥机安装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一、安装架桥机可能存在的隐患:高处坠落、起重伤害、机械伤害、其他。 二、预防措施 1、高处坠落:

a:桥面临空处设护栏(钢筋)保护,两幅桥之间设安全网防止人员坠落的可能。 b:为了不发生此类事故,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施工和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由于架桥机最高处有六米的高度,所以进行安装作业的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带和安全帽,并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当扣好吊绳时,待人员上部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后再行起吊。

2、起重伤害:由于是使用吊车进行起吊作业,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物件脱落、钢丝绳断裂、吊车倾覆等事故。为了防止出现此类事故:

参加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吊车要进行过细检查,并在安全地带进行试吊作业,如没有故障即可进入现场进行施工作业;起重必须有专人进行指挥,杜绝多人指挥,违章指挥;吊绳扣好后,人员不撤离、移动缆风绳无专人拖曳不得起吊。

3、机械伤害:事前拆除所有机械电源,严禁带电作业;安全管理人员进行过细检查,电源未拆除不得起吊。 三、安装作业技术要求 1、在桥面上依次按总装图要求组装摆放中支点横移轨道,在桥台上摆放前支点横移轨道,用硬木支垫水平,并保证各轨基础底面差不大于±20mm,纵向间距差不大于±20mm。 要注意的是,组装架桥机应选择在桥面上进行时,直线有效长度不小于50m,组装场地平整,不得有局部凹凸不平现象。

2、在横移轨道上依次吊装摆放前支点、中支点横移台车,然后将前支点、中支点吊至台车上固定,用临时缆绳固定好前支点,中支点用木塞好,保证两支点纵向直线度。 横移轨道下方应用硬木支垫好,轨道铺设应克服桥台或路基横坡,要铺设水平。

3、在前支点、中支点间搭设枕木垛,从前至后组拼引导梁、主导梁单元梁销接引导梁横联和前、后横联,使纵导梁联结成整体。组装时应严格控制水平旁弯小于L/2000(L为两支点间距离),达到精度时方可连接销轴、拧紧螺栓。 组装前应检查各联接部位有无损伤变形情况,各部螺栓和销子有无脱落、丢失、损坏等情况,应注润滑油部位是否已注润滑油或脂等,然后进行组装。

组装时对各联接部位、运动机构有无不整洁,附有杂物情况,应进行认真检查清理干净后进行组装。

4分别将前支点、中支点悬挂自行装置、后支点组装在引导梁、主导梁上成整体。 5按图示位置,将横导梁台车吊置在纵导梁上面的纵移轨上,然后将横导梁落在其上并连接固定好,组装时对所有栓接螺栓上紧上牢,保证受力均匀。

6吊装吊梁行车于横导梁上。安装、布置液压管路、电气控制线路。 四、拆卸作业技术要求 A、桥机拆卸作业安全要求

1、架桥机架梁完毕后,应铺设轨道,将架桥机开到桥头处,实施拆卸作业。

2、拆卸现场应封闭,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进入拆卸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护鞋,在珩架梁以上作业的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3、拆卸前电工应对各条电缆、电线进行标识。机组人员应对液压管件、油缸以及其它需要标识的部件进行标识,以方便拆卸和下次装配。

4、拆卸作业由架桥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组织指挥,依照装配的相反顺序进行。 5、拆卸珩架梁时要用枕木垛支撑,枕木垛搭建要牢固可靠。

6、遇有暂时拆卸不动的螺栓时,应用柴油浸润后拆卸,不准强力击打或用火焰加热后强行拆卸。用火焰加热后拆卸的高强度螺栓必须报废,不准继续使用。

7、拆下的零部件要进行保养处理,分类存放,液压管件的接口要进行密封处理。

1 / 4

架桥机安装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B、架桥机拆除步骤顺序

1、同时收前支点、后支降低导梁于低位并支好。 2、解除动力电源,撤除机上动力,控制电缆。 3、先用吊车拆下前、后吊梁行车及横梁纵移台车。

4、用吊机解除前辅助顶杆,注意吊点位置,防止不平衡情况出现。 5、用风缆将前支点拉紧,拆除主导梁、引导梁横联。

6、采用从后向前拆除方式,当拆除至中支点后,采取单元梁架设搭设枕木垛方法逐节拆除主导梁和后导梁。

7、拆除前,后支点及走行机构。

8、将所有构件归类码放整齐,便于运输装车。 9、清点栓接、销接件及机电元件,不要造成损坏丢失。 五、安装使用拆除安全用电措施

⑴所有电气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乱拉、乱接电线。电工作业时,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酒后不准操作。

⑵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每周一次对漏电开关作漏电动作试验,动作失灵的要及时更换。工地现场各配电箱要编号、上锁。 ⑶非专业电气工作人员,严禁乱动电气设备;专业电工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和规定,严禁违章操作。

⑷施工现场各配电箱必须完好,并经常保持整洁。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漏电及三级配电二级漏电制度。交流电焊机必须有两次空载保护器、两级漏电保护,并作接零保护。 ⑸移动电具软电缆插头不得任意拆除、调换,软电缆不得任意加长截短。

⑹移动照明灯具必须选用防潮防爆灯头,必须采用隔离变压器。电压必须使用24V及以下安全电压。照明路线不得拴在金属脚手架、龙门架或井字架上,严禁在地面上乱拉、乱拖。控制闸刀应配有熔断器和防雨措施。

⑺电工有权拒绝执行违反电气安全操作规程的指令,有权制止违反安全用电的行为。当发生电气工伤或火灾事故,必须按“在调查处理工伤事故时,必须坚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进行查处。

⑻所有露天分配电箱必须采取防风雨措施,所有分配电箱立脚支架必须进行包裙边处理, 电箱内张贴定期检查记录表。

⑼所有电气设备均进行落实责任制管理,做到谁管理,谁负责。 ⑽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维修,如发现电气设备烧坏或绝缘损坏时,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六、使用汽车吊时安全注意事项:

1、工作时,起重臂下严禁站人,转台上不得站人;

2、不准在有人的上空吊运重物,不准在重物上有人时起吊重物;

3、严禁超载作业,不准斜拉斜吊物品,不准抽吊交错挤压物品,严禁起吊埋在地下或冻结在地上的物品;

4、严禁在不使用支腿的情况下进行作业,严禁带载行车; 5、严禁带载伸缩; 6、不准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起重机起吊同一物体;

7、在任何吊重情况下,起升卷扬筒上的钢丝绳不得少于3圈; 8、不得在有荷载的情况下,调整起升机构制动器; 9、重物在空中作较长时间停留时,司机不得离开操纵室;

10、作业场地附近有架空高压线时,起重臂距高压线的距离应不超过有关部门规定; 11、操作应平稳、缓和,严禁猛拉、猛推操纵杆及急剧的转换操作;

12、操作时应经常注意油压表指示的压力,发现异常,应查明原因,及时排除;

13、当实际荷载达到额定荷载的90%时,力限器发生翁鸣警报,应引起高度注意。有下列

2 / 4

架桥机安装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情况时,应停止起重机操作: 超载或物体重量不清时; 重物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可能产生滑落时; 重物棱角处与钢丝绳之间未加衬垫时; 工作场地昏暗,无法识别起吊重物或指挥信号时; 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如制动器失灵、安全装置出现故障钢丝绳损伤等

七、施工人员进行安装和拆卸工作前必须学习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1、 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1)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熟练掌握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

2)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装置,班前班后要注意爱护、保养好工具、设备,保证工具、设备的安全可靠。

3)积极参加安全活动,提出改进安全管理,消除事故隐患的建议。

4)认真学习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及时掌握安全技术交底的相关内容,并实际工作中严格贯彻落实。

5)有权了解施工现场安全状况和危险部位情况,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6)发生工伤事故和未遂事故时,要及时抢救,并保护好事故现场,立即向上级汇报。同时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工作。 2、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凡患有高血压、低血压、严重心脏病、贫血症、癫痫病以及其它不适应高处作业的人员严禁进行高处作业;

2)凡参加高处作业成绩的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穿软底鞋,严禁酒后登高,同时应清除鞋底的泥沙和油垢;

3)脚手板、脚手架、栈道、斜道梯子、吊蓝、挂板等高处作业设备必须搭设稳固、材质优良;

4)严禁使用腐朽板、断裂板、翘头板做脚手板,高空脚手不得有空缺、折断等缺陷,栈道桥、斜道、斜跳板及操作台上需加钉防滑条和安全栏杆,及时清理上面的泥垢、沙石、霜雪; 5)登高作业时不准从模板或脚手架外部攀登,不准用起重机吊运人员;

6)尽量避免上、下层同时垂直作业,否则各层应设置档板,高处作业现场下方严禁有人; 7)严禁向下或向上抛掷工具、材料,严禁在脚手架上进行较大冲击性作业; 8)脚手架和平台上禁止堆放材料,人员不得过于集中,以免因负荷过大而发生事故; 9)六级以上强风、雨雪天气夜间,应停止高处作业,如需作业应由安全和工程技术部门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10)高空临边作业应设置安全防护网或安全栅栏。 3、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1)凡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要严格执行《施工安全十大禁令》和《施工安全用电十大禁令》,遵守安全生产规程、规定。

2)抓生产必须抓安全,施工处主任是工地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明确各人的责任。 3)对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要进行所从事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受交底者须履行签字手续。

4)施工现场的各种专业管理人员、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不得从事施工作业。

5)施工现场要按规定设置质安员,随时监督、检查、跟踪到位,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整改,对违章作业要严肃制止。

6)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在施工工地的主要施工部位、危险区域、

3 / 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