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学复习资料

古典文献学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一、填空

1、(物质载体)是文献的躯壳,(记录符号)是文献的骨骼,(知识信息)是文献的灵魂,三者相互依托,共同构成了文献。

2、宋代刻本的字体,多采用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的楷体。 3、纵观整个元代的刻书特点,大致可用八个字概括,即(黑口 )、(赵字)、(无讳)、(多简 )。 4、私刻本大致可以分为(坊刻本)、(私宅刻本)、( 家刻本)、(自刻本)等几类。 5、古典目录最主要的内容,有(篇目)、(解题)、(书序)等。

6、在《四库全书》中,有关官制一类的书,被编排在(史)部,有关山川一类的书,被编排在(史)部,有关琴棋书画方面的书,被编排在(子 )部。

7、《别录》二十卷,是(刘向)所著,《七略》七卷,是(刘歆)所著。 8、中国古典文献与现代文献的划分,以公元( 1911 )年为界。 9、张之洞认为,善本必须是(足本)、(精本)、(旧本)。

10、作为研究文献的一门学问,文献学的范畴大致涉及(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典藏学)等四个学科的内容。

11、《通典》的作者是(杜佑),《通志》的作者是(郑樵),《文献通考》的作者是(马端临 )。 12、在四部分类中,地理类划归在(史)部,农家类划归在(子)部 ,楚辞类划归在(集)部,《孟子》一书,应到(经)部去查找。

13、文献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物质载体)、(记录符号)、(知识信息)。

14、线装书中,书叶左右边栏以外锥眼订线的地方叫(书脑),书叶装订缝合处与书口相对的侧面,称为(书背),书翻阅的地方叫(书口),书籍最外层,起保护书的作用的称为(书皮)。书的最下端称为(书根),书的最上端称(书头),位于副叶后面,印有书名、撰书者姓名和刊刻地点等的,(内封面)。

15、解题目录因取材内容和撰写方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综述体)、(辑录体)、(传注体)三种类型。

16、在四部分类中,地理类划归在(史)部,农家类划归在(子)部,楚辞类划归在(集)部,《孟子》一书,应到(经)部去查找。

17、儒家的十三经是(《易 经》)、(《尚书》)、(《诗经》)、(《周礼》)、(《礼记》)、(《仪礼》)、(《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伦语》)、(《孝经》)、(《尔雅》)、(《孟子》)。

18写出下列书的著者或编撰者:《别录》(刘向)、《七略》(刘歆)、《汉书·艺文志》(班固)、《录鬼簿》(钟嗣成)、《百川书志》(高儒)、《郑堂读书志》(周中孚)、

《中国目录学史》(姚名达)

★二、判断题(只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据《隋书》卷四九《牛弘传》载,隋朝的牛弘,曾提出了书之损毁的“十厄”。( × ) 巾箱本,指古时可以装在头巾里和小箱子里的书。( × ) 3、局本,指清代各省官书局所刻印的书本。( √ )

4、宋代刻本的字体,多为颜体、柳体、欧体。( √ )

5、《百川书志》的显著特点之一是著录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等文学作品。( √ ) 6,理校,是运用推理的方法进行校勘,这是校勘的最主要的方法。( × ) 7、《古今图书集成》编纂于清代乾隆年间。( × ) 8、旋风装这一装帧形式,盛行于北宋。( √ )

9、在《四库全书》中,艺术类的书被划归在子部。( √ ) 10、在《四库全书》中,韵书被安排在经部。( √ )

11从内容上看,书坊所刻的书遍及四部,明显偏重于子部,集部之书。( √ ) 12、晋代葛洪的《遐览篇》是道教最早的目录。( √ ) 13、元代的雕版材料,多为木板,但有的也采用铜版。( × )

14、清代周中孚的《郑堂读书记》所录多为《四库全书总目》未收之书。( √ )

15、对校,就是采用他书引文或加以推理来发现并改正书面材料错误的一种校勘方法。( ×16、在《四库全书》中,音韵方面的书一般归入集部。( × ) 17、《通志·艺文略》的作者是宋代的郑樵。( √ )

18、《中经新簿》所分的四部,其顺序是经、子、史、集。( √ ) 19、铁琴铜剑楼的创始人是杨绍和。( × )

20、殿本,指的是清代武英殿所刻印的书本。( √ )

21、在四部分类中,阐述工匠营造法式的书被归入到子部。( × ) 22、辽代所刻的书都不避讳。( × )

23、现存最古的史籍专科目录是宋代高似孙的《史略》。( √ )

24、李充修订的《晋元帝四部书目》,是按经史子集安排四部次序的。( √ ) 25、古籍文字颠倒,有的出自无心,有的则是古人有意颠倒。( √ ) 26、和刻本指日本雕刻或收藏的汉文古书本。( × ) 27、在纸书的装帧形式中,旋风装是最早出现的。( × )

28、监刻本是官刻本的一种,指历代国子监雕刻印刷的书。( √) 29、篇目、解题、书序是目录书构成的三个主要部分( √ )。 30、巾箱本,指古时可以装在头巾和小箱子里的书本。( × ) 三、选择题

1、汉民族古典文献现存应不下于(B)种。 A 五万 B 十万 C三十万 D 五十万

线装书中,版面中心不刻正文的那一行叫做(B)。 A 鱼尾 B版心 C象鼻 D书耳 《四部丛刊》的主要编者是(C)。 A 丁

申 B张元济 C傅增湘 D黄丕

烈下列正史中,最早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的艺文志或经籍志出自(B) A汉书B 隋书C 旧唐书 D 新唐书 最早编写私人藏书目录的,是(B). A 王俭 B任昉C阮孝绪D许善心

元代的刻书地区,以福建的建阳和山西的(D)最盛。 A运城 B太原 C临汾 D平水

) 书坊刻本中有不少通俗文学作品,如杭州瓦子街张家书铺刊刻的(A),就是现存宋人平话小说中最早的刻本。

A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B全相三国志平话 C太平御览 D册府元龟 《书目答问》的补正者是(B)。

A 张之洞 B 范希曾 C傅增湘 D叶德辉 《卢照邻集》是按照著者的(A)命名的。 A 姓名 B 字 C 号 D 籍贯 《文献通考》的编撰者是(C)。

A 郑 樵 B 杜 佑 C 马端临 D 章学诚 纸书的装帧形式,先后有(C)等。

A 卷轴、梵夹、旋风、蝴蝶 B 旋风、梵夹、卷轴、经折 C 卷轴、旋风、经折、梵夹 D 旋风、卷轴、经折、包背 雕版印书始于(D),到五代后,这一技术已被广泛运用。 A 秦代 B 汉代 C隋代 D 唐代

13、明代私人藏书,以嘉靖年间宁波的(D)最为有名,其天一阁收藏图书有七万卷。 A 毛晋 B冯梦龙 C熊大木 D 范钦

《徐霞客游记》十二卷,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归于(B)。 A 经部 B 史部 C子部 D集部 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图书目录,是(B). A 别录 B 七略 C七志 D七林

在中国历史上,(D)是文献的最主要的载体。 A 甲骨 B布帛 C木 D纸 我国最早的一部目录汇编是(A)。 A 别录 B七略 C汉书﹒艺文志 D七志

正史中,最早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的艺文志或经籍志出自(B) A汉书 B隋书C旧唐书D 新唐书

清代的铁琴铜剑楼,是著名的的书楼,其主人是(D)。 A 范钦 B陆心源 C丁申D瞿绍基 《涵芬楼烬余图书》的编撰者是(B) A 黄丕烈 B张元济C刘承干D傅增湘 开创了史志记一代著作先例的是(C) A 《旧唐书。经籍志》 B 《宋史。艺文志》 C 《明史。艺文志》 D 《清史稿。艺文志》 《大唐内典录》十卷,是唐初僧人(D)所撰。 A 道安 B僧祐 C费长房 D道宣

《李太白集》是按照著者的(B)命名的。 A 名 B字 C号 D籍贯

著名医学书《伤寒论注》被归入(C)。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名词解释

1、 文献:原始意义:典籍的书面记载、文字资料及贤人贤才的言论和他们世代口耳相传的见闻、记录资料等。传统意义:具有历史价值活与某一学科有关且具有科学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即历代保存的各种典籍和文书档案。

文献学:研究文献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文献的编纂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