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粘结预应力平板施工工法

无粘结预应力平板施工工法

工法编号:RJGF(闽)—S5—2010 完成单位: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郑立敏 赖金耀 李 寰

1 前 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地价不断攀升,各建筑物对空间利用率发挥至极,无粘结预应力平板施工技术为建筑物提供灵活多变的平面布局,为提高建筑物使用功能和有效面积创造了条件。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无粘结筋可以如同非预应力筋一样,按设计要求铺放在模板内,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再张拉锚固,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没有粘结,张拉力全靠锚具传到构件混凝土。与有粘结预应力相比,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需要预留孔道、穿筋、灌浆等复杂、繁琐的工序,施工方便,且容易弯成多跨、曲线形状等,适用于各种预应力的结构形式,特别适宜无粘结预应力平板结构体系。通过若干项目的施工实践,整理了本工法。

2 特点

2.0.1 提供使用灵活的空间,为发展大跨度、大柱距、大开间楼盖体系创造了条件;同时能有效降低楼层高度,与同类建筑工程的梁板结构相比,每层可节约层高50cm左右,在建筑物总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建筑物的层数和建筑面积。

2.0.2 无粘结钢筋的配置与外荷弯矩图形相适应,可充分发挥预应力的强度,并更好地控制挠度和裂缝,做到不渗漏。可以作为汽车车库的自防水屋面而不需要增加其他防水措施;同时,利用足够的预压应力以抵消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可以加大建筑物的伸缩缝设置距离或取消伸缩缝。采用现浇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平板的高层建筑,不设伸缩缝的建筑长度最大可达140m。

2.0.3 预应力筋的铺设与非预应力筋同时进行,可按受力需要随意设计成各种曲线形式,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短;设备管道与电气管线在楼板下可通行无阻,减少建筑、结构、设备的布置矛盾。

2.0.4 无粘结筋采用挤压涂层工艺,张拉设备系列化、轻便化,施工机械化程度高,质量可靠,具备商品供应能力;不需预留孔道,不必灌浆,施工简便,操作容易,可节省大量材料、时间和资金。

1

3 适用范围

多层、高层大柱距板柱结构或大开间板墙结构的现浇平板,单向实心板跨度可达10 m~11m,跨高比约为45;双向实心板为(10~11)m×(10~11)m,跨高比约为40~45。

4 工艺原理

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由7-Φs5高强钢丝组成钢丝束或用7-Φs5高强钢丝扭结而成的钢铰线,通过防锈、防腐润滑油脂等涂层包裹塑料套管而构成的新型预应力筋。它与施加预应力的混凝土之间没有粘结力,可以永久地相对滑动,预应力全部由两端的锚具传递。这种预应力筋的涂层材料要求化学稳定性高,对周围材料如混凝土、钢材和包裹材料不起化学反应;防腐性能好,润滑性能好,摩阻力小。对外包层材料要求具有足够的韧性,抗磨性强,对周围材料无侵蚀作用。这种结构施工较简便,可把无粘结预应力筋同非预应力筋一道按设计曲线铺设在模板内,待混凝土浇筑并达到强度后,张拉无粘结筋并锚固,借助两端锚具,达到对结构产生预应力效果。由于预应力全部由锚具传递,故此种结构的锚具至少应能发挥预应力钢材实际极限强度的95%且不超过预期的变形。施工后必须用混凝土或砂浆妥加保护,以保证其防腐蚀及防火要求。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预应力筋的下料、制束→支底板模板、侧模→铺放非预应力筋底层筋→固定定位钢筋→铺放无粘结预应力筋→安装电线管→铺放非预应力面层筋→安装固定端承压板、张拉端、穴模→隐蔽工程验收→混凝土浇筑及养护→安装锚具、张拉无粘结筋→锚固及拆除设备→切除多余外露筋→锚具防腐处理→端部细石混凝土封堵。

5.2 操作要点

5.2.1 施工准备

无预应力筋进场后,应及时核查筋的规格、尺寸和数量,逐根检查筋的外包裹层质量及端部配件。经检查无误后,编号分类堆放。对包裹层破损的无粘结筋,用塑料胶条修补。 5.2.2 预应力筋的下料、制束

1 下料时,在放线盘上放预应力筋,在平整的场地上按下料长度在场地两端设置标记、定长下料,切断前先将预应力筋拉直理顺,用砂轮切割机切割,要求端头断面整齐。

2 固定端采用P型挤压锚,下料后即可在挤压机上成型。首先除去预应力筋端部毛刺,装上承压板,旋进钢丝衬套,要旋紧密排,放入挤压机,操纵油泵挤压,挤压过程中预应力

2

筋应顶紧、扶正、对中,挤压过程一次完成,不得中途停顿,注意观察压力表最大数值,有不正常现象应停止挤压,检查挤压机,排除故障后再继续操作。定期检查锚固头外径,若模具磨损严重锚固头不合格,应及时更换,以确保锚固头质量。挤压过程中,尚应保持挤压锚固头内表面的清洁。

3 下完料后应按规格、品种成盘或顺直地分开堆放在通风干燥处,较长束可盘成直径1.7m左右的圆盘,若长度类别较多,可在端部作编号标识,以免误用。无粘结预应力筋露天堆放时,不得直接与地面接触,并应采取覆盖措施。 5.2.3 固定定位钢筋

采用Φ12钢筋制成马凳作为固定预应力筋的定位钢筋。非预应力底层筋安装完经检查合格后,沿预应力筋铺设方向每隔1000mm设置标高控制点,将马凳筋按预应力筋的设计标高安装并固定牢固,确保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曲率。跨中处可不设马凳,直接绑扎在非预应力底层筋上。

5.2.4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放和定位

1 布筋形式

一般情况下,板的预应力筋布束可根据计算内力配置成曲线形状,多为抛物线。 双向平板无粘结预应力筋为双向多波曲线,各点矢高不同,含出现两个方向的无粘结预应力筋交错相压现象。为避免施工时各束配筋互相穿插而引起预应力筋部分区域矢高不符合设计要求,须在施工前编制好配筋的铺放顺序,以便施工。原则上应将两个方向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按顺序分组放置,尽量减少两个方向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相互穿插铺放。

2 铺放定位

1)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就位固定——在无粘结预应力筋按规定长度下料,并制作单端张拉束固定端后,即可将无粘结预应力筋安装到板内非预应力钢筋上。无粘结筋预应力的铺设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曲线形状就位,与定位钢筋固定牢固,特别注意控制反弯点处的标高以保证各段曲线的矢高。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高度允许偏差为±5mm,水平位置允许偏差为±20mm。

2)平板中的无粘结预应力筋遇到孔洞时,在平面内需作出某些偏移,为了避免因无粘结预应力筋弯曲产生的侧向力作用而出现的裂缝,无粘结预应力筋离开孔边要有一定的距离(不小于l5Omm),并以足够大的曲率半径平缓绕过板中的孔洞,同时在孔洞边配置适当的构造钢筋予以加强。

3)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标识——为避免客户在二次装修时凿打砼楼板而损伤无粘结预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