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写作中“中式英语”现象浅析-最新教育文档

初中英语写作中“中式英语”现象浅析

“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李文中,1993)。“中式英语”是中国学生经常犯的典型错误,尤其在初中生中非常常见。尽管教师一再纠正,学生仍然一再犯错。因此,对学生出现的“中式英语”进行分析很有必要。 一、“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分析

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而中国英语学习者恰恰缺少这样的语言环境。除了在学校的英语课堂上,中学生们很少有机会说英语、用英语。

同时,我们的英语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长期以来,重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考试分数的提高,而对其英语能力的提高、英语思维的培养却不够重视。

此外,我们的学生从小生活在汉语文化中,接受汉语教育,形成的是汉语思维。甚至可以说,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汉语思维根深蒂固。这就加剧了“中式英语”形成的必然性,我们很难避免。

因此,中国的中学生们在使用英语交流时,很容易且很自然地将汉语式语句架构套用在英语中,从而表达出不规范的英语,即“中式英语”。

二、“中式英语”的典型错误分析 (一)词汇误用 1.搭配错误

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往往只是简单地以为一个英文单词对应某个中文单词,因此只是死记单词的中文意思,忽略了单词的用法。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也不假思索地根据中文意思进行搭配,这就很容易造成失误,甚至笑话。 3.误用词性

英语的句子表达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句子各成分由不同词性的词构成。但由于学生词性的意识比较薄弱,在写作时很容易只把注意力放在词义上,而忽略了词性,造成错误。 4.想象出的词汇

英文中很多词汇都有专有的表达,而学生受词汇量的影响,在找不到英文单词表达某个意思时,常常结合自己已学的词汇或者熟悉的构词法来组合、想象出这些词汇,造成错误。 (二)句法问题 1.语序不恰当

在写作中,学生们常习惯按中文的语序翻译英文句子,然而中英文的句子语序又存在差异,这就容易出现错误。 2.句式结构错误

许多学生由于受汉语思维的干扰,加上自身英语句式掌握不过关,在英语写作时也不注意英语句法,常常出现一些句法结构

错误。

3.语态错误

汉语中,我们习惯用主动语态来表达,被动语态很少用,而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频率较高。因此,基于汉语和英语对于语态使用的频率的差别,学生在语态方面也很容易出错。 4.直译出的句式

英语中很多表达跟汉语是无法一一对应的,而有些学生不了解这个特点,在写作时常常将汉语直译成英语,而不关注一些习惯词组搭配、句型特点,因此造成错误。 (三)表达不地道

有些学生的英语作文,虽然没有语法方面的错误,但是读起来觉得表达生硬,不够流畅、不够地道,有明显的“中式英语”的痕迹。一个典型的“中式英语”表达的例子:

“Tinamarriedwithadoctor.”此句中的“with”其实是多余的,地道的表达应为“Tinamarriedadoctor.”学生出现这种错误,原因就在于对“marry”一词掌握不熟练。汉语中,我们说“和某人结婚”,而英语中,其实“marrysb.”已经包含“和某人结婚”的意思。如果再加上一个“with”,反而画蛇添足。这个例子就体现了由母语迁移而造成的“中式英语”。 可见,如果一味按照汉语思维翻译,没有考虑到用语环境及不同的思维表达方式,错误就在所难免了。 三、“中式英语”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扩大词汇量,并打好语法基础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石,在扩大词汇量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并了解词汇适用的语境,不能单纯记忆其中文意思。在词汇教学中,因尽量用英语解释单词,让学生更准确理解单词的意思。在语法学习上,对英语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的熟悉和运用至关重要。 (二)培养英语思维

很多学生说英语、写英语时,都要先通过汉语进行理解,然后再转换成英语。不可否认,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但这也是造成“中式英语”的主要原因。要真正掌握规范的英语就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感”。

形成英语思维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训练,而且需要从多方面努力,需要丰富的语言环境。在口语方面,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比如通过复述故事、角色替换、情景对话、采访汇报等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乐在其中,从而增强语感。在听力方面,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原汁原味的听力材料,并鼓励学生课外多听英文的原版材料,如英语新闻、歌曲,多看英文电影,在轻松、愉悦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往往能更感兴趣,也能吸收更多“营养”。在阅读方面,同样也应引导学生多读英文书报,感受最纯正的英文表达。 (三)文化输入

英语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文化交际和传播。只有学生对西方的社会习俗、历史背景、社会心态等文化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在使用英语时才有可能减少或避免一些因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错误”。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我们经常说“读写结合”,在课文的讲解过程中,老师们除了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语言特色等,最好能引导学生将英语与汉语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学生会逐渐了解西方人的写作习惯和表达特点,意识到中西方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语言差异,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窦玮.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成因及规避策略[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2]高春红.略谈如何避免中式英语――从funny Chinglish说起[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3]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年04期.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